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BoCo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听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58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佩戴时不会意识到佩戴位置且利用了能以能够可靠地听音的方式佩戴的骨传导的听音装置。其解决方法是一种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骨传导驱动器,其将音响电信号转换成振动;框体,其收纳骨传导驱动器;振动输出结构体,其设置于框体,并输出由所述骨传导驱动器转换的振动;以及耳挂部件,其设置于框体,形状不同的多个所述振动输出结构体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框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听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了骨传导的听音装置,所述骨传导通过对骨赋予振动而使其识别声音,特别地,能以涉及佩戴时不会意识到佩戴位置、能够可靠地听音的方式佩戴的听音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作为听音乐或听收音机、电视等的声音的方式,或者作为利用手机无线的对话的方式,广泛使用头戴耳机、耳机这样的佩戴于耳朵而用于听音、音乐的装置(以下称为听音装置。)。例如,在听音装置中,一般的头戴耳机由佩戴于耳孔的装置、覆盖耳朵整体的装置等,它们利用下述构造:将作为电信号输入的音源转换成空气振动,传递至鼓膜,使其振动,通过该鼓膜的振动向脑传递声音的信息并被识别。然而,近年开发了利用了对头盖骨赋予声音的振动、通过骨的振动而使其识别声音的骨传导的听音装置,该听音装置不是如上所述的通过空气振动使鼓膜振动的构造。利用了骨传导的听音装置不需要像头戴耳机、耳机那样插入耳孔而使用,因此,由于插入耳朵中而不会遮蔽周围的声音,因此即使佩戴也是安全的,而且,由于不利用鼓膜的振动,听觉减退的人也可以识别声音,也推进了对助听器等的利用。该利用了骨传导的听音装置将作为电信号输入的音响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将该振动从适当的位置对骨赋予,将振动传递至骨,利用通过该振动传递的骨传导音识别声音,作为所述适当的位置,可列举太阳穴周边、位于被称作乳突的颞骨的后下方的大的突起周边。太阳穴周边即为头盖骨本身,如果使振动部充分地抵接于太阳穴周边,则可以准确地对骨赋予声音的振动,因此,在利用骨传导的听音装置、特别是头戴耳机类型中,广泛采用与该太阳穴抵接的装置。而且,在该类型的利用了骨传导的听音装置中,重要的是使振动部准确地抵接于太阳穴周边,因此,成为以能够挂在耳的上部而使用的臂形状。另一方面,作为对乳突而不是太阳穴周边赋予振动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以“骨传导型音声收听装置及方法”公开的装置,其具有在具有大致英文字母C的形状的外壳内以几乎覆盖收听者的乳突的方式配置有骨传导机构的扬声器的结构(参照图11)。如上所述的对太阳穴周边赋予振动的结构的装置、对乳突赋予振动的结构的装置均不需要塞入耳朵就可以佩戴,如上所述,插入耳朵中而不会阻挡周围的声音,因此,即使佩戴也是安全的,而且即使是听觉减退者,也可以听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2-621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利用了骨传导的听音装置如上所述,可以通过使振动部抵接于适当的位置而进行听音。而且,为了将振动从抵接于适当的位置的振动部传递至骨,必须施加一定程度的抵接压力,因此,需要紧固。这是因为在紧固弱、仅接触的程度下,无法很好的传递振动,难以识别声音。因此,在利用了上述的使振动部抵接于太阳穴周边的骨传导的听音装置中,在结构上设计为在太阳穴周边精确地(pinpoint)使振动部充分地施加压力而抵接,佩戴时,需要注意将该振动部配置于太阳穴周边的适当的位置。另外,在由于不稳定的佩戴导致振动部偏离适当的位置的情况下,必须再次调整为使振动部接触适当的位置。另一方面,图11是现有技术的说明用附图,示出了专利文献1的以覆盖乳突的方式配置振动部的结构的装置,但其设计为:以配设于形成大致英文字母C的形状的外壳a中的骨传导扬声器b对乳突周边充分地施加压力而能够佩戴,因此,佩戴时,需要注意将该扬声器b精确地(pinpoint)配置于乳突周边的适当的位置。因此,乳突的位置并不是统一的,因此,也存在下述问题:需要配置配置振动部并调整接触的位置,必须符合佩戴者的身体特征,制造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多种装置,必须根据使用用途按订单来制造,妨碍利用了骨传导的声音识别装置的普及。然而,以往将利用了骨传导的听音装置用于对听觉减退者、特别鼓膜存在问题、难以将作为电信号输入的音源转换成空气振动并传递至鼓膜进行振动的人弥补听觉减退。然而,近年,利用了骨传导的听音装置由于不塞入耳孔,因此不会阻挡来自周围的声音,安全性高,因此受到瞩目,将其导入手机,听觉健康的人的利用也在增加。然而,若是听觉健康的人,在传递来自骨传导的声音时,由于从耳孔进入的声音同时传递至鼓膜,因此,如果周围存在杂音,则从耳孔进入的杂音与来自骨传导的声音混在一起,源自骨传导的声音被遮蔽,反而存在难以听到的问题。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必须佩带耳塞或用手指塞住耳孔,丧失了利用骨传导的意义。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了骨传导的听音装置,不仅是听觉减退者,听觉健康的人也能够容易且简便地佩戴该听音装置,并且可以充分地听取由骨传导带来的声音。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专利技术了如下所述的装置。(1)一种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骨传导驱动器,其将音响电信号转换成振动;振动输出结构体,其输出由所述骨传导驱动器转换的振动;以及耳挂部件,其配设于收纳所述骨传导驱动器的框体的上方,并以将所述振动输出结构体配设于耳郭的后部与颞部之间的方式卡挂于耳郭的上方,所述振动输出结构体以配设于耳郭的后部与颞部之间,且具备在从所述耳郭的后部的上方至下方的范围内抵接的长度。(2)一种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骨传导驱动器,其将音响电信号转换成振动;框体,其收纳所述骨传导驱动器;振动输出结构体,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框体,并输出由所述骨传导驱动器转换的振动;以及耳挂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框体。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上述的构成、后述的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的构成,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当然就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专利技术效果(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听音装置,由于其具备:骨传导驱动器,其将音响电信号转换成振动;振动输出结构体,其输出由所述骨传导驱动器转换的振动;以及耳挂部件,其配设于收纳所述骨传导驱动器的框体的上方,并以将所述振动输出结构体配设于耳郭的后部与颞部之间的方式卡挂于耳郭的上方,所述振动输出结构体以配设于耳郭的后部与颞部之间,且具备在从所述耳郭的后部的上方至下方的范围内抵接的长度,因此,无论佩戴者的身体的特征、或无论是听觉健康的人还是听觉减退的人,谁在佩戴时都不会意识到佩戴位置,能够简便地佩戴并可靠地听音。另外,由于能够仅将听音装置配设于耳郭的后部与颞部之间佩戴,因此,不会感受到由紧固导致的压力,即使稍微移动也不会偏移,而且小型、轻质,设计性优异,此外,能够容易地佩戴、摘取,佩戴时具有优异的舒适性。此外,由于来自振动输出结构体的振动从颞部传递至头盖骨,从耳郭的后部传递至耳郭整体,使耳孔周边的空气振动,因此,能够同时听到源自骨传导的来自骨的声音与由源自耳孔的空气振动的声音,能够清楚地听取声音。而且,由于是利用了骨传导的听音装置,因此不会封锁耳孔,安全性高,可以用于头戴耳机扩音器、助听器等、能实现噪音强烈的工地中的对话的头盔等各种领域的装置。(2)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听音装置,由于其具备:骨传导驱动器,其将音响电信号转换成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骨传导驱动器,其将音响电信号转换成振动;/n振动输出结构体,其输出由所述骨传导驱动器转换的振动;以及/n耳挂部件,其配设于收纳所述骨传导驱动器的框体的上方,并以将所述振动输出结构体配设于耳郭的后部与颞部之间的方式卡挂于耳郭的上方;/n所述振动输出结构体配设于耳郭的后部与颞部之间,且具备在从所述耳郭的后部的上方至下方的范围内抵接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4 JP 2018-0095611.一种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骨传导驱动器,其将音响电信号转换成振动;
振动输出结构体,其输出由所述骨传导驱动器转换的振动;以及
耳挂部件,其配设于收纳所述骨传导驱动器的框体的上方,并以将所述振动输出结构体配设于耳郭的后部与颞部之间的方式卡挂于耳郭的上方;
所述振动输出结构体配设于耳郭的后部与颞部之间,且具备在从所述耳郭的后部的上方至下方的范围内抵接的长度。


2.一种听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骨传导驱动器,其将音响电信号转换成振动;
框体,其收纳所述骨传导驱动器;
振动输出结构体,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框体,并输出由所述骨传导驱动器转换的振动;以及
耳挂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框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端明
申请(专利权)人:BoC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