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的制造方法。本专利申请要求基于2018年8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58775号的优先权,并且援引所述日本专利申请所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技术介绍
现有已知一种光纤,该光纤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光传输体(也称为玻璃纤维)的外侧设置有由杨氏模量较低的软质树脂构成的初级树脂层,进一步在其外侧设置有由杨氏模量较高的硬质树脂构成的次级树脂层(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专利文献2-5公开了将用于识别光纤种类的识别标记附着在被覆树脂层上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92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4746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731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215447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0099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具有:/n包含芯部和包层部的光传输体、被覆该光传输体的初级树脂层、以及被覆该初级树脂层的次级树脂层,在该次级树脂层的表面上沿着所述光传输体的轴向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光纤识别用的识别标记,/n所述光传输体在波长1550nm处的有效截面积为90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27 JP 2018-1587751.一种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具有:
包含芯部和包层部的光传输体、被覆该光传输体的初级树脂层、以及被覆该初级树脂层的次级树脂层,在该次级树脂层的表面上沿着所述光传输体的轴向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光纤识别用的识别标记,
所述光传输体在波长1550nm处的有效截面积为90μm2以上,所述预定的间隔为100mm以上500mm以下,所述初级树脂层的杨氏模量为0.9MPa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其中,
所述预定的间隔为200mm以上,所述光传输体的有效截面积为100μm2以上170μm2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其中,
所述预定的间隔为200mm以上350mm以下,所述初级树脂层的杨氏模量为0.6MPa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其中,
所述光传输体在波长1550nm处的传输损耗为0.17dB/k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其中,
所述识别标记为单个识别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光纤芯线,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秀树,平野正晃,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