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72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该结构包括固定光缆光纤的连接器一体式本体、铆压束环、尾套,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上设有金属环,铆压束环为通孔的圆柱腔体,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与光缆光纤固定后,通过铆压束环的圆柱腔体将光缆的外被和凯夫拉线一起压紧连接在金属件上,尾套设有与铆压束环配合的束环腔体,尾套通过束环腔体套连在铆压束环的外壁上。本结构在散件部件上减少了“热缩管”部件,降低了人员操作时发生热缩不良的概率及报废损失,采用一体式铆压结构设计,整个连接器只有一个固定点,降低了产品多固定点时发生异常的概率及报废损失,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直接的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光纤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从1G-10G-40G-100G的不断发展,高速率时代已经到来,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对产品质量及产品特性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大多数数据中心对于光纤跳线的使用率高达70%,也因此面临巨大挑战,例如对光纤跳线连接器的弯曲、抗拉、在线负载传输等长期稳定的传输损耗特性要求,对于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目前现有产品结构为铆压加热缩两种分断式固定进行加工,使用热缩管铝件部分将凯夫拉线与连接器进行压接固定,热缩管加热将光缆外被与连接器进行固定连接,这些加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连接器加工工序繁琐先铆压再热缩分段作业分段周转,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投入大、直接增加产品的加工成本;2、热缩工序对温度、时间、距离等要求非常高,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距离太近都会导致热缩过程芯线被缩死现象损耗发生异常;3、热缩工序对温度、时间、距离等要求非常高,温度过低、时间过短、距离太远都会导致热缩不紧现象发生光缆外被松动拉力不符合等现象;4、此结构压接方式在光缆弯曲时连接器内部芯线会直接接触到散件金属部分,易发生光纤受损及传输损耗不稳定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产品结构生产效率低,热缩工艺会出现损耗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包括固定光缆光纤的连接器一体式本体、铆压束环、尾套,所述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上设有金属件,所述铆压束环为通孔的圆柱腔体,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与光缆光纤固定后,通过铆压束环的圆柱腔体将光缆的外被和凯夫拉线一起压紧连接在金属件上,所述尾套设有与铆压束环配合的束环腔体,所述尾套通过束环腔体套连在铆压束环的外壁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压束环靠近尾套的一端设有向圆柱腔体轴性收拢的斜台,所述尾套的束环腔体通过斜台滑入铆压束环的外壁并包裹套连在铆压束环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套包括包裹铆压束环的束环端部、包裹光缆光纤的光缆端部,所述束环端部为圆柱腔体结构,所述光缆端部为圆锥腔体结构,所述束环端部和光缆端部拼接并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缆端部为镂空式网状内腔锥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的表面设有粗糙的多线条纹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的表面设有滚花状纹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为铜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在散件部件上减少了“热缩管”部件,降低了人员操作时发生热缩不良的概率及报废损失,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直接的降低了产品的成本;采用一体式铆压结构设计,整个连接器只有一个固定点,降低了产品多固定点时发生异常的概率及报废损失,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直接的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压接方式直接将光缆外被及凯夫拉线一起压紧连接在连接器本体的铜件上,在产品的机械特性方面有效的增加了产品的抗拉强度,及产品的抗弯曲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连接器一体式本体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铆压束环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中尾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LC型光纤连接器是一种提供了高生产效率、高质量特性、新结构设计方式的LC型光纤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固定光缆光纤的连接器一体式本体1、铆压束环2、尾套3,连接器一体式本体1上设有金属件4,铆压束环2为通孔的圆柱腔体,连接器一体式本体1与光缆光纤固定后,通过铆压束环2的圆柱腔体将光缆的外被和凯夫拉线一起压紧连接在金属件4上,尾套3设有与铆压束环2配合的束环腔体31,尾套3通过束环腔体5套连在铆压束环2的外壁上。如图3所示,金属件4的表面设有粗糙的多线条纹路,该纹路优选为滚花状纹路,金属件4优选为铜件。连接器一体式本体1的铜件表面成滚花状,用于保护光缆和增强光缆的抗弯性能。安装时,先将铆压束环2推到连接器一体式本体1的滚花状铜件上,再使用专用孔径铆压治具将铆压束环2紧紧地压接在连接器一体式本体1的滚花状铜件上。本技术LC型光纤连接器,压接设计方式为一体式压接,即没有热缩管部件,连接器一体式本体1与光缆光纤固定后,使用铆压束环2将光缆外被和凯夫拉线一起压紧连接在连接器一体式本体1的铜件上,然后将尾套3套在铆压束环2上,在光纤跳线受外力影响弯曲时连接器内部芯线会受到光缆外被的保护不会直接接触压接件金属部分,保证了产品特性在传输过程损耗的稳定性能。如图2所示,铆压束环2靠近尾套3的一端设有向圆柱腔体轴性收拢的斜台21,尾套3的束环腔体31通过斜台21滑入铆压束环2的外壁并包裹套连在铆压束环2上。铆压束环2一端设有与金属件4配合的圆柱腔体,用于压紧在金属件4上并固定;其另一端可以为圆柱腔体,尾套3直接套在圆柱腔体上滑入铆压束环2的外壁,也可以为向圆柱腔体轴性收拢的斜台21,斜台21有助于尾套3在安装时,容易挤进去铆压束环2的外壁,起到一个导轨台的作用。如图5所示,尾套3包括包裹铆压束环2的束环端部32、包裹光缆光纤的光缆端部33,束环端部32为圆柱腔体结构,光缆端部33为圆锥腔体结构,束环端部32和光缆端部33拼接并连通,光缆端部33为镂空式网状内腔锥形结构。束环端部32涉及为圆柱腔体结构为了与铆压束环2的结构配合连接,束环腔体31位于束环端部32,便于套连在铆压束环2上并压紧固定;光缆端部33用于包裹光缆光纤,其尾部逐渐收拢形成圆锥腔体结构,也便于缩小尾套的体积,同时尾套3镂空式网状内腔锥形结构的设计,有效防止套入铆压束环过紧导致断纤不良现象,使光纤连接器具备高强度抗弯曲特性。本技术LC型光纤连接器,散件结构上去除了热缩管部分,减少了因温度、时间、距离等因素造成产品出现芯线热缩死,例如传输损耗变大、不稳定等现象,光缆外被未热缩紧松动等不良。在生产加工过程减少了热缩管的热缩工序,由原设计多工序多人工作业方式改善为单工序单人工作业方式,本技术LC型光纤连接器既减少了产品加工周转工序、又降低了生产设备及人力成本的投入、直接降低了产品的加工成本。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光缆光纤的连接器一体式本体、铆压束环、尾套,所述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上设有金属件,所述铆压束环为通孔的圆柱腔体,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与光缆光纤固定后,通过铆压束环的圆柱腔体将光缆的外被和凯夫拉线一起压紧连接在金属件上,所述尾套设有与铆压束环配合的束环腔体,所述尾套通过束环腔体套连在铆压束环的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光缆光纤的连接器一体式本体、铆压束环、尾套,所述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上设有金属件,所述铆压束环为通孔的圆柱腔体,连接器一体式本体与光缆光纤固定后,通过铆压束环的圆柱腔体将光缆的外被和凯夫拉线一起压紧连接在金属件上,所述尾套设有与铆压束环配合的束环腔体,所述尾套通过束环腔体套连在铆压束环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束环靠近尾套的一端设有向圆柱腔体轴性收拢的斜台,所述尾套的束环腔体通过斜台滑入铆压束环的外壁并包裹套连在铆压束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生
申请(专利权)人:新富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