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监测用地震监测系统
本申请涉及工程监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监测用地震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地震监测技术是通过观测、分析由压裂、注水等石油工程作业时导致岩石破裂或断错所产生的地震信号,监测地下岩石破裂、裂缝空间展布的地球物理技术。目前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在邻井(或压裂井)下放入一组电极,对压裂过程中裂缝张开形成的地震事件进行接收,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来确定地震的震源在空间的分布,用震源分布图可以解释压裂的缝高、缝长和方位。但是,在电极实际下放的过程中,由于多个电极之间通过光缆串联,导致电极容易因晃动等因素与监测井的内壁发生碰撞,造成电极的损坏,影响电极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监测用地震监测系统,其具有减少对碰撞对电极产生的损坏,进而减少了对电极的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的效果。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程监测用地震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通过电缆串联的电极,所述电极外侧套设有保护套筒,多个所述保护套筒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监测用地震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通过电缆(11)串联的电极(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外侧套设有保护套筒(2),多个所述保护套筒(2)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筒(2)的内壁上固设有用于对电极(1)起缓冲作用的弹片(22),所述弹片(22)沿保护套筒(2)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电极(1)能于保护套筒(2)顶端移动至保护套筒(2)外侧;/n所述保护套筒(2)外侧通过弹性组件(7)弹性连接有缓冲板(6),所述缓冲板(6)沿保护套筒(2)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组件(7)能对缓冲板(6)施加背向保护套筒(2)的作用力;/n观测井外侧设置有用于下放和提升保护套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监测用地震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通过电缆(11)串联的电极(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外侧套设有保护套筒(2),多个所述保护套筒(2)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筒(2)的内壁上固设有用于对电极(1)起缓冲作用的弹片(22),所述弹片(22)沿保护套筒(2)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电极(1)能于保护套筒(2)顶端移动至保护套筒(2)外侧;
所述保护套筒(2)外侧通过弹性组件(7)弹性连接有缓冲板(6),所述缓冲板(6)沿保护套筒(2)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组件(7)能对缓冲板(6)施加背向保护套筒(2)的作用力;
观测井外侧设置有用于下放和提升保护套筒(2)的动力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监测用地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片(221),两个所述弧形片(221)相背的两端固设于保护套筒(2)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弧形片(221)相对的两端设置为弧形片(221)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监测用地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221)背向保护套筒(2)内壁的侧壁上固设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监测用地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包括铰接于保护套筒(2)上的内连杆(71)和铰接于缓冲板(6)内侧的外连杆(72),所述内连杆(71)和外连杆(72)相互铰接,所述内连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久,王雨,王立佳,张学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平谷区水利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