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53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高弹性联轴器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主动端与从动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监测装置包括主动端感应元件和主动端传感器,从动端感应元件和从动端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主动端感应元件和从动端感应元件分别设置在高弹性联轴器的主动端和从动端的外表面上。主动端传感器和从动端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主动端感应元件和从动端感应元件的径向外侧,并且能够分别基于主动端感应元件和从动端感应元件的运动产生信号。控制装置与主动端传感器和从动端传感器电连接,并且根据主动端传感器和从动端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计算主动端和从动端之间的扭转角。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监测装置能够精确地测量弹性元件的扭转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高弹性联轴器是传动系统中的常用部件,通常包括弹性元件、膜片组件以及其他金属元件。利用弹性元件,高弹性联轴器可以补偿由其相连的机器各自的轴线间的径向位移、轴向位移和角向位移,从而保证扭转的传递。已知的是,当高弹性联轴器在负载作用下运行时,其弹性元件会发生弹性变形。当变形量超过弹性元件的可逆形变上限时,弹性元件会由于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等原因而失效,则高弹性联轴器就会损坏。另一方面,如果弹性元件表面的温升过快,或其表面绝对温度过高,弹性元件也会由于发生塑性变形或热老化等原因而失效,则高弹性联轴器同样会损坏。因此,高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元件的扭转角和温度能够反映其运行状况。换句话说,监测扭转角、温度这些主要性能参数对于判断高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元件的运行状况是十分重要的。出于以上原因,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元件以监测其扭转角和温度的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所述高弹性联轴器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主动端与所述从动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主动端感应元件,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主动端的外表面上;从动端感应元件,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从动端的外表面上;主动端传感器,所述主动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的径向外侧,并且能够基于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的运动产生信号;从动端传感器,所述从动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的径向外侧,并且能够基于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的运动产生信号;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电连接,并且根据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计算所述主动端和所述从动端之间的扭转角。优选地,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在关于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中心轴线的径向上设置在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外表面的外侧,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平行于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在所述安装槽中可移动。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外表面的距离可调节。优选地,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且与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元件的位置对应,用于测量所述弹性元件的表面温度;以及附加温度传感器,所述附加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用于测量环境温度。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多个子弹性元件,多个所述子弹性元件在平行于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并列布置,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子弹性元件的位置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基于所述扭转角、所述弹性元件的表面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的差值和/或所述弹性元件的表面温度相对于所述环境温度的变化速率而报警。优选地,多个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沿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中心轴线的周向在所述主动端的外表面上等间距地布置,多个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沿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中心轴线的周向在所述从动端的外表面上等间距地布置。优选地,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构造为相对于所述主动端的外表面向外凸出的磁性构件,所述主动端传感器是霍尔传感器。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构造为相对于所述从动端的外表面向外凸出的磁性构件,所述从动端传感器是霍尔传感器。优选地,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元件是橡胶弹性元件。根据本技术的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能够监测高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元件的扭转角和温度两者,从而能够提高监控高弹性联轴器的运行状况的准确性。并且,通过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在线监测,从而实时地监测高弹性联轴器的运行状况,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非正常工作状况。此外,本技术的监测装置对于高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元件尤为适用,并且准确性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节约人力和物力,从而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中的扭转角感应元件应用于图1中的高弹性联轴器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监测装置中的控制装置执行的监测扭转角和温度的示例性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监测装置110:主动端感应元件112:从动端感应元件114:主动端传感器116:从动端传感器118:控制装置120:安装支架122:安装槽124:温度传感器126:附加温度传感器130:处理器132:显示器134:输入界面200:高弹性联轴器210:主动端220:从动端212:主动端法兰222:从动端法兰230:弹性元件232:子弹性元件240:膜片构件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弹性联轴器200的监测装置100,下文也称为监测装置100。高弹性联轴器200通常用于在传动系统中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并在二者之间传递扭矩。也就是说,如图1和图2所示,高弹性联轴器200包括主动端210和从动端220,扭矩从主动端210被传递到从动端220。特别地,主动端210与从动端220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230,弹性元件230可以通过变形来缓冲传递扭矩时的冲击,或补偿主动端210与从动端220之间的径向位移、轴向位移和角向位移。由于在负载作用下,弹性元件230可能在扭转角过大、绝对温度过高或温度升高过快的情况下发生失效,从而影响高弹性联轴器200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技术的监测装置100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监测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所述高弹性联轴器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主动端与所述从动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n主动端感应元件,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主动端的外表面上;/n从动端感应元件,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从动端的外表面上;/n主动端传感器,所述主动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的径向外侧,并且能够基于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的运动产生信号;/n从动端传感器,所述从动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的径向外侧,并且能够基于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的运动产生信号;以及/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电连接,并且根据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计算所述主动端和所述从动端之间的扭转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弹性联轴器的监测装置,所述高弹性联轴器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主动端与所述从动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主动端感应元件,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主动端的外表面上;
从动端感应元件,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从动端的外表面上;
主动端传感器,所述主动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的径向外侧,并且能够基于所述主动端感应元件的运动产生信号;
从动端传感器,所述从动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的径向外侧,并且能够基于所述从动端感应元件的运动产生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电连接,并且根据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计算所述主动端和所述从动端之间的扭转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在关于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中心轴线的径向上设置在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外表面的外侧,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平行于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主动端传感器和所述从动端传感器在所述安装槽中可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所述高弹性联轴器的外表面的距离可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星陆传荣何永慧李松山刘国花董鹏孔曼军许航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