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41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6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测距尺,所述测距尺包括具有刻度的测距尺本体和用于供人手操纵的操纵件,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并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形成为能够供所述测距尺本体穿过的第一开放端,所述测距尺本体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操纵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并与所述测距尺本体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快速地测量车辆离地间隙,并且,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的离地间隙是指车辆底盘与支撑平面之间的距离,用于表征汽车无碰撞地越过石块、树桩等障碍物的能力,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是衡量车辆通过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消费者选择车辆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自动化检测系统来测量车辆通过性的各项数据,得到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这样的自动化检测系统通常由位置传感器、计算机、摄像头以及灯光等构成,零部件数量多尺寸大,需要较大的场地用于安装测量系统,并且要求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测量流程复杂耗时长,测量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制造成本低,并且操作方便可以快速地测量车辆离地间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测距尺,所述测距尺包括具有刻度的测距尺本体和用于供人手操纵的操纵件,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并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测距尺(2),所述测距尺(2)包括具有刻度的测距尺本体(21)和用于供人手操纵的操纵件(22),所述壳体(1)内部中空并形成容纳腔(111),所述容纳腔(111)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容纳腔(111)的一端形成为能够供所述测距尺本体(21)穿过的第一开放端(112),所述测距尺本体(2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11)内,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凹槽(114),所述凹槽(114)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容纳腔(111)连通,所述操纵件(22)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114)并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测距尺(2),所述测距尺(2)包括具有刻度的测距尺本体(21)和用于供人手操纵的操纵件(22),所述壳体(1)内部中空并形成容纳腔(111),所述容纳腔(111)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容纳腔(111)的一端形成为能够供所述测距尺本体(21)穿过的第一开放端(112),所述测距尺本体(2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11)内,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凹槽(114),所述凹槽(114)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容纳腔(111)连通,所述操纵件(22)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114)并与所述测距尺(2)本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尺本体(21)包括主体部(211)、以及形成在所述主体部(211)上的延伸部(212),所述主体部(211)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212)沿所述壳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容纳腔(111)具有所述壳体(1)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主体部(211)远离所述延伸部(212)的一侧与所述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抵顶,所述延伸部(212)远离所述主体部(211)的一侧与所述两个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抵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11)与所述延伸部(212)构成L形,且所述延伸部(212)形成在所述主体部(211)远离所述第一开放端(11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尺(2)本体上形成有通孔(213),所述操纵件(22)形成为L形且包括沿所述壳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部(221)和沿所述壳体(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操纵部(222),所述连接部(221)穿过所述通孔(213)并夹持在所述测距尺本体(21)和所述容纳腔(111)的内表面之间,所述操纵部(222)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离地间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1)包括沿所述壳体(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部分(1111)、第二部分(1112)和第三部分(1113),所述第一部分(1111)的厚度和所述第三部分(1113)的厚度均大于所述第二部分(1112)的厚度,以使所述容纳腔(111)的横截面形成为“凹”字形,所述凹槽(114)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伟金贤镇陈鸿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