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及其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375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及其组件,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壳体、隔板和矿渣输送管;壳体安装在支架上;壳体内被两块隔板沿轴向分割为进料段、换热段和出料段;进料段的壳体顶部设有矿渣进口、出料段的壳体底部设有矿渣出口;矿渣输送管有结构相同的两根以上,矿渣输送管均位于壳体内的换热段、且两端分别与两块隔板上的安装孔对接连通;壳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矿渣输送管之间的空间形成密闭的水腔,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每根矿渣输送管内均设有带有输送轴,进料段和换热段的输送轴上设有螺旋输送叶片。上述装置提高了矿渣热量的利用率,加强了矿渣的冷却效果;有效避免了堵塞的问题,确保了矿渣输送的通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及其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及其组件,属于矿渣冷却领域。
技术介绍
硫酸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冶金、石化、食品等行业应用广泛。我国拥有丰富的硫铁矿资源,目前采用硫铁矿制酸仍然是国内工业制硫酸的主要方法。硫铁矿制酸过程中,沸腾炉排出的矿渣温度在800~900℃,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矿渣与水直接接触的方式来冷却矿渣,不仅无法回收矿渣的余热,同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冷却后的废水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冷渣机的不断改进,也有采用渣道与水道的分离的设计,尽管解决了废水处理的问题,但存在换热效率低、渣道容易堵塞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及其组件,不仅使得矿渣的预热得到了回收利用,解决了废水处理的问题,且提高了换热效率,避免了堵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壳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矿渣输送管;壳体安装在支架上;壳体为两端封端的圆柱筒状结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壳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矿渣输送管;壳体安装在支架上;/n壳体为两端封端的圆柱筒状结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设在壳体内轴向两端,并将壳体沿轴向分割为进料段、换热段和出料段;第一隔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孔,第二隔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数量相等、位置相对,第一安装孔与其相对的第二安装孔组成安装孔对;进料段对应的壳体顶部设有矿渣进口、出料段对应的壳体底部设有矿渣出口;/n矿渣输送管有结构相同的两根以上,矿渣输送管的数量与安装孔对的数量相等、一一对应,矿渣输送管均位于壳体内的换热段,矿渣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壳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矿渣输送管;壳体安装在支架上;
壳体为两端封端的圆柱筒状结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设在壳体内轴向两端,并将壳体沿轴向分割为进料段、换热段和出料段;第一隔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孔,第二隔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数量相等、位置相对,第一安装孔与其相对的第二安装孔组成安装孔对;进料段对应的壳体顶部设有矿渣进口、出料段对应的壳体底部设有矿渣出口;
矿渣输送管有结构相同的两根以上,矿渣输送管的数量与安装孔对的数量相等、一一对应,矿渣输送管均位于壳体内的换热段,矿渣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对接;壳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矿渣输送管之间的空间形成密闭的水腔,水腔与进料段相邻的一端为进水端、与出料段相邻的一端为出水端,水腔进水端对应的壳体上设有进水口,水腔出水端对应的壳体上设有出水口;
每根矿渣输送管内均设有输送轴,输送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两端端部、并通过位于壳体外的电机驱动转动,进料段和换热段的输送轴上设有螺旋输送叶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矿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轴向与水平方向呈15~45°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冬沈悦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高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