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承金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交流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321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交流稳压器,它包括:由具有多个抽头且其中一个抽头与交流输入一端相连的变压器5和一组串联在交流输入另一端与变压器5抽头之间的开关元件6c所构成的主回路,一组由放大器U↓[8]构成且其输出与所述开关元件6c的控制线相连的驱动器6b以及稳压电源1,所述变压器5的两个抽头作为交流稳压输出,其特征是所述的全自动交流稳压器还包括: a)一个连接于采样电压(由变压器5输出)与双向选通器6a之间的采样电路9,该采样电路实质上是由用其输入端与采样电压相连的两只放大器U↓[2]-U↓[3]构成的比较器; b)一个连接在采样电路9与驱动器6b之间的由多个触发器组成的双向选通器6a。(*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流稳压器,特别是一种利用开关元件对多抽头变压器的抽头进行选通,使输出的交流电压保持稳定的全自动交流稳压器。现有技术中,全自动交流稳压器有各种类型,较为典型的一种是名称为“1KW可控硅交流稳压电源”(《电子报》93年第5期)的交流稳压器,该交流稳压器由一个具有多个抽头的自耦变压器(5),多个其一端与所述自耦变压器(5)的抽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一端相连的开关元件(4),对交流输入进行采样的采样电路(2’),根据采样电路(2’)提供的信号去控制所述开关元件(4)的开闭状态以调节交流输出的控制电路(3’),以及提供工作电压的稳压电源(1)构成,该交流稳压器可以用于需要对交流电源进行稳压的场合,但不足之处是(1)、当稳压范围宽、稳压精度要求较高时,由于采样电路(2’)的状态较多,使控制电路(3’),采样电路(2’)结构复杂;(2)、由于采样取自交流输入,当交流输入为某些值时,采样电路将处在各状态之间的临界点——不稳定状态,输出交流电压将来回连续跳变。本技术之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输出电压不会发生来回跳变现象,稳压范围较宽、精度较高且结构较为简单的全自动交流稳压器。本技术目的可以这样实现一种全自动交流稳压器,它包括由具有多个抽头且其中一个抽头与交流输入一端相连的变压器(5)和一组串联在交流输入另一端与变压器(5)抽头之间的开关元件(6c)所构成的主回路,一组由放大器U8构成且其输出与所述开关元件(6c)的控制线相连的驱动器(6b),以及稳压电源(1);所述变压器(5)的两个抽头作为交流稳压输出,所述的全自动交流稳压器还包括a)一个连接于采样电压(由变压器5输出)与双向选通器(6a)之间的采电路(9),该采样电路实质上是由用其输入端与采样电压相连的两只放大器U2-U3构成的比较器;b)一个连接在采样电路(9)与驱动器(6b)之间的由多个触发器组成的双向选通器(6a)。采样电路(9)用于对变压器(5)的交流输出高于、低于或处于稳定范围时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并向选通器(6a)输送相应的控制信号,选通器(6a)根据该信号去控制驱动器(6b)中相应的放大器U8,使变压器(5)的交流输出下调、上调或保持。采用如上的方案后,由于采样电路采用变压器输出端采样,采样电压高低随变压器(5)的交流输出变化,采样电路(9)、双向选通器(6a)、驱动器(6b)、开关元件(6c)构成对变压器(5)交流输出进行调节的闭环调节系统。采样电路的状态由输出交流电压决定,输入的交流电压不参与控制,无论输入为稳压范围内的任何值,输出不会出现不稳定状态——连续来回跳变;通过只有两个输出信号端表示三个输出状态的采样电路可以对多个选通点(变压器抽头)进行选通控制,使整个线路结构变得十分简单且调压范围较宽。由于采样电路(9)中的状态较少(只有三种状态),设定状态的可调原件少(只有电位器R4-R5两个),故调试时极为简单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本技术有如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路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电路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具体实例1。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例2。图5为本技术采用译码器的实施方案。图6为图3~图5中开关元件J的接线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便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5——具有多个抽头的耦变压器。4——分别和自耦变压器(5)中抽头相连的开关元件。3’——控制电路。2’——采样电路。1——稳压电源。图2中采样电路(9)将自耦变压器(5)的输出实况比较后提供给双向选通器(6a),由双向选通器中触发器的输出通过驱动器(6b)与开关元件(6c)的控制线相连,控制开关元件(6c)选通相应的变压器抽头,使输出保持稳定。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其中比较器采用LM339,以可逆计数器U7(CD40193构成)和由电阻R8——R9,电容C3构成的复位电路组成双向选通器(6a),为避免可逆计数器U7减至零时再减数据出错,它的最高位输出Qk通过反向器U11与置数端 相连;置数数据端D0——DK-1与地相连;DK与稳压电源相连,电阻R8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和电阻R9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接稳压电源,电阻R9另一端接U7的复位端Cr。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此例中双向选通器(6a)由用CD4516构成的可逆计数器和复位电路组成,其计数端CP与计数脉冲形成器(8)中运算放大器U1输出相连,它的加减控制端M和采样电路(9)的输出控制端b相连,其保持控制端 和采样电路(9)的输出控制信号端a相连,其输出Q0——Qk-1分别和驱动器(6a)中放大器U8的输入顺序相连。为避免可逆计数器U7减至零时再减数据出错,它的最高位输出QK与置数端LP相连,它的置数数据端D0——DK-1和地相连,DK端和稳压电源相连;电阻R8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和电阻R9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接稳压电源,电阻R9另一端接U7的复位端Cr。计数脉冲形成器(8)用于提供计数脉冲,它由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R2,电容C1构成;电阻R1跨接在二极管D1负端与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之间,U1负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2负输入端相连,电容C1跨接在U1的正输入与负输入之间,电阻R1跨接在稳压电源与U1输出之间。在该例中为使采样电路(9)所输出的控制信号更加稳定,所述的采样电路(9)中还可以设置一个瞬间采样电路(7),它由作为记忆元件的双D触发器U6构成,双D触发器U6的数据输入端D1和D2分别与采样电路(9)的输出控制信号端a和b相连,其S1和S2端、R1和R2端均接地,它们的计数端CP1和CP2与计数脉冲形成器(8)中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相连,它们的输出端Q2和Q1分别与本例中双向选通器(6a)的M和 端相连。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开关元件(6c)由一组排列成倒宝塔形阵列的继电器J组成。排布时,第一排继电器的数量为自耦变压器(5)抽头数的一半,第二排的继电器数量为第一排继电器数量的一半。以下类推,最后一排继电器的数量为一个。处于第一排的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顺序与自耦变压器(5)的抽头1°、3°、5°……分别相连,而其常开触点顺序与自耦变压器的抽2°、4°、6°……分别相连,外于第二排中的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顺序与前一排继电器中的第1个、第3个、第5个……(由右至左)继电器的公共端相连,而它们的常开触点顺序与前一排继电器中的第二个、第四个……继电器的公共端相连;……最后一排的一个继电器除其常开常闭触点按前述方法与前排继电器相连外,其公共端与交流输入的另一端相连。驱动器(6b)中放大器输出(由右至左)顺序与构成倒宝塔形阵列的继电器中的第一排继电器,第二排继电器……的线圈一端分别相连;所有继电器线圈另一端接电源。由于这种倒宝塔形继电器阵列结构对自耦变压器(5)的选通点(各抽头处)与直接控制继电器的驱动器(6b)的二进制输入数据一一对应,当驱动器(6b)的输入数据为O(0…00)时所有继电器不吸合,这时选通自耦变压器(5)抽头1°,当驱动器(6a)输入数据为1(0…01)时,仅第一排继电器吸合,选通自耦变压器(5)抽头2°,……当驱动器(6b)输入数据为n-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金
申请(专利权)人:吴承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