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静摩擦的直线压电传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驱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静摩擦的直线压电传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压电传动装置是一种基于压电效应和超声振动的作动器,因其相应速度快、精度高、无极调速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但是,因其功率较小的原因,导致其使用过程中只能作为微小型部件的传动件。因此,如何增大压电传动机构的功率、如何进一步提高输出推力及负载力成了压电作动器进一步拓宽应用范围、提高装置性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静摩擦的直线压电传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静摩擦的直线压电传动装置,包含壳体、第一至第三直线轴承、输出轴、第一至第八安装座、以及第一至第八压电驱动模块;所述输出轴在两端均设有用于和外部相连的连接键;所述壳体为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包含第一端壁、第二端壁和侧壁,且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设有固定板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静摩擦的直线压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第一至第三直线轴承、输出轴、第一至第八安装座、以及第一至第八压电驱动模块;/n所述输出轴在两端均设有用于和外部相连的连接键;/n所述壳体为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包含第一端壁、第二端壁和侧壁,且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设有固定板、将壳体内的空腔等分为两个腔体;/n所述第一端壁、第二端壁、固定板的中心分别和所述第一至第三直线轴承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一至第三直线轴承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端壁、第二端壁、固定板中心的安装孔中;/n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一至第三直线轴承和所述壳体相连,能够相对壳体自由滑动;/n所述第一至第四安装座周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静摩擦的直线压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第一至第三直线轴承、输出轴、第一至第八安装座、以及第一至第八压电驱动模块;
所述输出轴在两端均设有用于和外部相连的连接键;
所述壳体为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包含第一端壁、第二端壁和侧壁,且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设有固定板、将壳体内的空腔等分为两个腔体;
所述第一端壁、第二端壁、固定板的中心分别和所述第一至第三直线轴承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一至第三直线轴承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端壁、第二端壁、固定板中心的安装孔中;
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一至第三直线轴承和所述壳体相连,能够相对壳体自由滑动;
所述第一至第四安装座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壁、固定板之间侧壁的内壁上,所述第五至第八安装座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第二端壁之间侧壁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至第八压电驱动模块均包含第一压电驱动单元和第二压电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压电驱动单元和第二压电驱动单元结构相同,均包含第一柔性铰链、压电促动器、第二柔性铰链和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包含连接部和摩擦部,其中,所述摩擦部为和所述输出轴侧壁相匹配的弧面、用于抵住输出轴侧壁并通过静摩擦带动输出轴滑动;所述连接部一端和所述摩擦部相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柔性铰链的一端相连;所述压电促动器一端和所述第二柔性铰链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柔性铰链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第二柔性铰链均用于弯曲转向、以保证摩擦块和输出轴间不发生滑动摩擦;
所述第一至第八压电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至第八安装座上,其中,第一压电驱动单元、第二压电驱动单元中第一柔性铰链的另一端均和其对应的安装座固连,第一压电驱动单元、第二压电驱动单元中摩擦块的摩擦部均和输出轴同轴设置且间距为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l1;第一压电驱动单元、第二压电驱动单元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路生,王亮,高禹,金家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