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23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新风模块包括多个轴流风机,所述多个轴流风机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可以实现向前方出风,且出风顺畅,新风量大,可以有效地降低新风出风的风阻,从而可以有效地延长新风的送风距离,提高换新速度,进而可以在室内更好的循环,且新风出风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装置通常设置在空调器室内机的侧面,受空调器室内机的长度、高度、宽度等空间尺寸的限制,新风装置通常不能设计得过大,从而新风量和噪声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现有的大多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装置采用前向离心风道向空调器室内机的顶部出风,受安装高度的影响,空调器室内机的顶部距离天花板较近,容易导致新风出风受阻,难以在室内产生较好的循环,从而影响新风在室内的送风距离和换新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量大、出风顺畅、噪声低并且新风出风效率更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新风模块包括多个轴流风机,所述多个轴流风机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机体的前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新风模块包括多个轴流风机以及多个轴流风机设在至少一个出风口处,可以实现向前方出风,且出风顺畅,新风量大,可以有效地降低新风出风的风阻,从而可以有效地延长新风的送风距离,提高换新速度,进而可以在室内更好的循环,且新风出风效率更高。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机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风腔组件,所述风腔组件内限定出风道,所述风腔组件上形成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轴流风机分别设在多个所述开口处,多个所述出风口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开口与所述风道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腔组件包括:第一风腔板,所述第一风腔板上形成有多个所述开口;第二风腔板,所述第二风腔板设在所述第一风腔板的后方;围板,所述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风腔板和所述第二风腔板的边缘之间,所述围板、所述第一风腔板和所述第二风腔板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开口处设有向前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前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所述延伸部内限定出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风道和所述出风口均连通,所述轴流风机设在所述出风风道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腔组件沿所述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风腔组件为扁平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腔组件的上游设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竖向放置且沿前后方向布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净化组件位于所述机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进一步包括:多组第一导风板组,多组所述第一导风板组分别设在多个所述出风口处,每组所述第一导风板组包括多个第一导风板,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左右彼此间隔开地设在对应的所述出风口处,每个所述第一导风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可左右摆动;多组第二导风板组,多组所述第二导风板组分别设在多个所述出风口处,每组所述第二导风板组包括多个第二导风板,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上下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并且与对应的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导风板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可上下摆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导风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轴流风机并联连接。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新风模块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新风模块的俯视图。附图标记:空调器室内机10;机体1;前表面11;出风口111;新风模块2;轴流风机21;风腔组件22,风道23;第一风腔板221;第二风腔板222;围板223;延伸部224;开口225,出风风道226;净化组件24;新风管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空调器室内机10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空调器室内机10为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空调器室内机10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空调器室内机,而不限于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10可以为单冷机,也可以为冷暖机。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体1和新风模块2。具体而言,参照图1,机体1的前表面11形成有至少一个出风口111,这里,“前表面11”指的是机体1的面向用户的一侧表面。参考图1和图3,新风模块2设在机体1上。新风模块2适于将室外空气净化后导入室内,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新风模块2包括多个轴流风机21,多个轴流风机21设在至少一个出风口111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中,机体1的前表面11可以仅形成有一个出风口111,此时,多个轴流风机21可以均设置在这一个出风口111处。当至少一个轴流风机21工作时,由于通过新风模块2的新风可以在轴流风机21的作用下流经轴流风机21并从出风口111送入室内,同时,周围的空气还可以在轴流风机21的带动下向出风口111流动,从而增大了空调器室内机10的新风出风量,且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所述机体的前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出风口;/n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新风模块包括多个轴流风机,所述多个轴流风机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的前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出风口;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新风模块包括多个轴流风机,所述多个轴流风机设在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机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风腔组件,所述风腔组件内限定出风道,所述风腔组件上形成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轴流风机分别设在多个所述开口处,多个所述出风口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开口与所述风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组件包括:
第一风腔板,所述第一风腔板上形成有多个所述开口;
第二风腔板,所述第二风腔板设在所述第一风腔板的后方;
围板,所述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风腔板和所述第二风腔板的边缘之间,所述围板、所述第一风腔板和所述第二风腔板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开口处设有向前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前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所述延伸部内限定出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风道和所述出风口均连通,所述轴流风机设在所述出风风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美娜李本卫王伟戈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