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02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和风道结构,风道结构设置在壳体内,风道结构具有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用于朝向壳体外部的不同方向出风;风道结构为多个,相邻两个风道结构的第一出风口在竖直方向间隔开,相邻两个风道结构的第二出风口在竖直方向间隔开。采用该方案,在水平方向朝向不同方向出风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避免了空调风直吹用户,造成用户不舒适的问题;而且,由于在竖直方向分布有不同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因此多个出风口可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分别出风,提高了房间内不同高度位置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因此该方案优化了现有的空调器的送风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送风形式的家用立柜式空调,包括上风口送风,中间长条形风口送风等送风形式。送风形式的技术进步提升了空调的制冷、制热舒适性效果,为用户带来更加愉悦的体验感。但现有的空调器仍然存在空调风直吹用户,造成用户不舒适,房间不同高度上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空调器进一步优化,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以优化空调器的送风方式,提升用户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风道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结构具有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朝向所述壳体外部的不同方向出风;所述风道结构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风道结构的第一出风口在竖直方向间隔开,相邻两个所述风道结构的第二出风口在竖直方向间隔开。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叶,所述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叶用于对至少一个所述风道结构送风。进一步地,所述风叶为离心风叶。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风道结构在竖直方向间隔开,所述风叶为多个,多个所述风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风道结构内。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结构包括进风腔、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风叶设置在所述进风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朝向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朝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对称面,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于所述对称面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所述第一导风结构用于调整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风的方向;第二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导风结构用于调整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的风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内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绕第一水平轴线可摆动地设置;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内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绕第二水平轴线可摆动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结构具有进风口,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内,所述风道结构的进风口朝向所述换热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和风道结构,风道结构设置在壳体内,风道结构具有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用于朝向壳体外部的不同方向出风;风道结构为多个,相邻两个风道结构的第一出风口在竖直方向间隔开,相邻两个风道结构的第二出风口在竖直方向间隔开。采用该方案,由于风道结构具有在水平方向朝向不同方向出风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这样可代替现有的空调器的正面朝向用户直吹风的方式,避免了空调风直吹用户,造成用户不舒适的问题;而且,由于在竖直方向分布有不同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因此多个出风口可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分别出风,提高了房间内不同高度位置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因此该方案优化了现有的空调器的送风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送风方向示意图一;图4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送风方向示意图二。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20、风道结构;21、第一出风口;22、第二出风口;23、进风腔;24、第一风道;25、第二风道;30、风叶;40、第一导风结构;50、第二导风结构;60、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10;风道结构20,设置在壳体10内,风道结构20具有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用于朝向壳体10外部的不同方向出风;风道结构20为多个,相邻两个风道结构20的第一出风口21在竖直方向间隔开,相邻两个风道结构20的第二出风口22在竖直方向间隔开。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上述方案也可以理解为,空调器的壳体10具有正对用户的正面,第一出风口21的朝向和正面之间具有夹角,第二出风口22的朝向和正面之间具有夹角。采用该方案,由于风道结构20具有在水平方向朝向不同方向出风的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这样可代替现有的空调器的正面朝向用户直吹风的方式,避免了空调风直吹用户,造成用户不舒适的问题;而且,由于在竖直方向分布有不同的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因此多个出风口可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分别出风,提高了房间内不同高度位置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因此该方案优化了现有的空调器的送风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风叶30,风叶30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内,风叶30用于对至少一个风道结构20送风。这样风叶30可加快风道结构20的出风。其中,多个风道结构20可以连通,这样通过一个风叶30可对不同的风道结构20送风。或者,多个风道结构20各自独立,分别通过不同的风叶30送风。具体地,风叶30为离心风叶。采用离心风叶,便于实现送风方向从进风到出风的方向改变,便于实现风道结构20内的风从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同时输出。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风道结构20在竖直方向间隔开,风叶30为多个,多个风叶3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风道结构20内。这样使用多个风叶30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出风量。进一步地,风道结构20包括进风腔23、第一风道24和第二风道25,第一风道24和第二风道25均与进风腔23连通,第一风道24的出口为第一出风口21,第二风道25的出口为第二出风口22,风叶30设置在进风腔23内。通过风叶30的转动可以使外部的气体进入进风腔23,然后从进风腔23分流至第一风道24和第二风道25输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24和第二风道25均为弧形,第一出风口21的朝向和第二出风口22的朝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对气流进行引导,而且,这样既避免了风从正面直吹,又可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提高换热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n风道结构(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风道结构(20)具有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用于朝向所述壳体(10)外部的不同方向出风;/n所述风道结构(20)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风道结构(20)的第一出风口(21)在竖直方向间隔开,相邻两个所述风道结构(20)的第二出风口(22)在竖直方向间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风道结构(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风道结构(20)具有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用于朝向所述壳体(10)外部的不同方向出风;
所述风道结构(20)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风道结构(20)的第一出风口(21)在竖直方向间隔开,相邻两个所述风道结构(20)的第二出风口(22)在竖直方向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风叶(30),所述风叶(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风叶(30)用于对至少一个所述风道结构(20)送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30)为离心风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风道结构(20)在竖直方向间隔开,所述风叶(30)为多个,多个所述风叶(3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风道结构(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20)包括进风腔(23)、第一风道(24)和第二风道(25),所述第一风道(24)和所述第二风道(25)均与所述进风腔(23)连通,所述第一风道(24)的出口为所述第一出风口(21),所述第二风道(25)的出口为所述第二出风口(22),所述风叶(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雷明于瑞梁玉林邹云辉黄志辉张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