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22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29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柔性结构,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边缘固定,与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推送机构,被配置为间歇地将柔性结构向第一出风口推送,以对流向第一出风口的气流产生间歇性推送力,使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时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本申请通过推送机构将柔性结构向第一出风口推送,使得气流经过第一出风口时,在器壁粘滞力和外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形成涡流状态的风环。推送机构间歇性推送柔性结构,气流经过第一出风口后可以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风环具有非常好的直线率,可以长时间保持形状,延长了送风距离,且风环使人体感到舒适,能够避免对人体产生冲击感和温差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
,例如涉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器送风在制冷时,出风温度约为18-22度之间,若直接送达人体时,与人体表面及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过大,人体很难快速适应较大温度变化,短期使用舒适度较差,长期使用会产生健康问题。为了提升送风舒适度,有的空调器对送风方式进行了改进,包括射流引风、微孔结构、各类导风板、上下出风等,均为保证热交换气体在从空调器器送出并到达人体时,没有冲击感和温差感,即“无风感”送风。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空调器虽然出风柔和,但并不能兼顾送风距离,导致大空间温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空调器出风柔和与送风距离不能兼顾的技术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柔性结构,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边缘固定,与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推送机构,被配置为间歇地将柔性结构向第一出风口推送,以对流向第一出风口的气流产生间歇性推送力,使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时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推送机构将柔性结构向第一出风口推送,使得气流经过第一出风口时,贴近第一出风口的外层气流由于受到器壁粘滞力的作用,速度减慢,与内层气流产生了速度差,气流向空调器外侧流动还受到外部空气的压力,在器壁粘滞力和外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气流形成涡流状态的风环。推送机构间歇性推送柔性结构,气流经过第一出风口后可以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风环具有非常好的直线率,可以长时间保持形状,延长了送风距离,且风环使人体感到舒适,能够避免对人体产生冲击感和温差感。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侧视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局部侧视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图6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侧视图;图8是图7的主视图;图9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局部侧视图;图10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10、容置空间;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第三出风口;2、气流驱动机构;20、柔性结构;21、推送机构;210、驱动部;211、推板;3、第一风道;31、第一段;32、第二段;320、扩径部;4、换热器;51、第一风机;52、第二风机;6、风环;7、第二风道;70、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侧视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局部侧视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1,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1;柔性结构20,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且边缘固定,与第一出风口11相对设置;推送机构21,被配置为间歇地将柔性结构20向第一出风口11推送,以对流向第一出风口11的气流产生间歇性推送力,使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11时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柔性结构20与第一出风口11相对设置,推送机构21将柔性结构20向第一出风口11推送,产生向第一出风口11流动的气流,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1流出的过程中,贴近第一出风口11的外层气流由于受到器壁粘滞力的作用,速度减慢,与内层气流产生了速度差,同时,气流流向第一出风口11的外部时还受到外部空气的压力,在器壁粘滞力和外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气流形成涡流状态的风环6,如图3、4所示。推送机构21间歇性推送柔性结构20,气流经过第一出风口11后可以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可选地,柔性结构20和推送机构21组成气流驱动机构2。气流驱动机构2通过驱动气流,使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11形成风环。风环具有非常好的直线率,可以长时间保持形状,延长了送风距离,还可以精确直达目标点位置。并且,风环与人体的皮肤接触,相比以往直线型的气流撞击人体皮肤,更加柔和,能够避免产生冲击感和温差感,使人体感到舒适。可选地,空调器为柜式空调、挂式空调或窗机。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1流出后,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使空调器的送风距离延长,且形成无风感送风。可选地,空调器为柜式空调,第一出风口11设置于柜式空调的上部。柜式空调从位于上部的第一出风口11间隔送出风环,风环在室内移动实现空气调节。可选地,柔性结构20为片状。柔性结构20的边缘固定,由于其具有柔性,当柔性结构20的表面受到推送机构21的推送时,柔性结构20向第一出风口11一侧发生形变,对气流产生推动力,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1推出,结合气流受到的第一出风口11处器壁的粘滞作用,使气流形成风环。柔性结构20在推送机构21的作用下产生间歇性形变,从而能够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可选地,柔性结构20为柔性布或橡胶材料。柔性布能够在推送机构21的推送下发生形变,对气流具有推动作用。橡胶材料需要形变性能较好,这样其能够在推送机构21的推送下发生形变。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推送机构21包括:推板211,设置于柔性结构20背向第一出风口11的一侧;驱动部210,设置于壳体1的内壁,与推板211连接,且驱动推板211推出和收回。驱动部210驱动推板211推出,推板211从柔性结构20的背向第一出风口11的一侧推送柔性结构20,使柔性结构20朝向第一出风口11发生形变,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1推出;驱动部210驱动推板211收回,柔性结构20恢复原状,停止推送气流。驱动部210不断推出和收回,柔性结构20间歇推送气流,以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可选地,壳体1内部设置有边框,边框被配置为固定柔性结构20。柔性结构20的边缘与边框固定连接,推送机构21与柔性结构20的中央位置相对设置。这样,推送机构21推动柔性结构20的中央位置,柔性结构20向第一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设置有第一出风口;/n柔性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边缘固定,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n推送机构,被配置为间歇地将所述柔性结构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推送,以对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产生间歇性推送力,使气流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时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柔性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边缘固定,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
推送机构,被配置为间歇地将所述柔性结构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推送,以对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产生间歇性推送力,使气流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时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
推板,设置于所述柔性结构背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
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推板连接,且驱动所述推板推出和收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气缸,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鑫刘德昌劳春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