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换热的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47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换热的风管机,其中,该风管机包括:风管机主体,位于风管机所在室内的吊顶内部;第一通风管道,与风管机主体连接,竖直设置于室内的墙壁内;第一风口,位于吊顶的侧面;第二风口,位于吊顶的底部;第三风口,位于第一通风管道的下部;风机,位于风管机主体内部,用于在制热模式下,从第一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流动,或,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三风口流动;在制冷模式下,从第三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流动,或,从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机送风不均匀的问题,送风均匀且能够快速制冷或制热,换热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换热的风管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均匀换热的风管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风管机空调只有两个风口,一个出风口,一个进风口,出风口由于位置固定,不能快速均匀地将冷空气或热空气覆盖到整个房间。针对相关技术中风管机送风不均匀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换热的风管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送风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风管机主体,位于风管机所在室内的吊顶内部;第一通风管道,与风管机主体连接,竖直设置于室内的墙壁内;第一风口,位于吊顶的侧面;第二风口,位于吊顶的底部;第三风口,位于第一通风管道的下部;风机,位于风管机主体内部,用于在制热模式下,从第一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流动,或,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三风口流动;在制冷模式下,从第三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流动,或,从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流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通风管道,与第二风口连接,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于风管机主体内;其中,在制冷模式下,第二通风管道水平设置,第二风口位于第二通风管道的右侧;在制热模式下,第二通风管道竖直设置,第二风口位于第二通风管道的底部;其中,从第一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流动时,第二通风管道竖直设置;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三风口流动时,第二通风管道水平设置;从第三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流动时,第二通风管道水平设置;从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流动时,第二通风管道竖直设置。进一步地,第二通风管道包括: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二风口的右侧;第二导风板,设置于第二风口的左侧或上部;其中,在设置于第二风口的左侧时,与第一导风板共同组成竖直设置的第二通风管道;在设置于第二风口的上部时,与第一导风板共同组成水平设置的第二通风管道。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水平设置于风管机主体的内部;其中,风机设置于隔板的上部,第二导风板与隔板枢转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的左侧或上部。进一步地,还包括:换热器,位于风机的左侧或右侧。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装置,与风机连接,用于控制风机旋转;其中,在制热模式下,控制风机的进风口朝向第一风口,在制冷模式下,控制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第一风口。进一步地,风机包括:第一组风机,第一组风机的进风口朝向第一风口;第二组风机,第二组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第一风口。进一步地,竖直通风管道连接至室内的地面;第三风口位于竖直通风管道与室内的地面的连接处。在本技术中,风管机有三个风口,实现制冷和制热时分别从不同的风口进风和出风,可以均匀地将冷空气(制冷时)或热空气(制热时)覆盖到整个房间。有效解决了现有风管机送风不均匀的问题。并且,无论制冷还是制热模式,都通过两个风口进风或出风,可以将冷空气(制冷时)或热空气(制热时)快速覆盖到整个房间。因此,本技术的风管机送风均匀且能够快速制冷或制热,换热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管机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管机的另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风管机主体;2、第一通风管道;3、第一风口;4、第二风口;5、第三风口;6、风机;7、第一导风板;8、第二导风板;9、隔板;10、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实施例1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具体地,图1示出该风管机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风管机包括:风管机主体1,位于风管机所在室内的吊顶内部;第一通风管道2,与风管机主体1连接,竖直设置于室内的墙壁内;第一风口3,位于吊顶的侧面;第二风口4,位于吊顶的底部;第三风口5,位于第一通风管道2的下部;风机6,位于风管机主体1内部,用于在制热模式下,从第一风口3引入空气朝向第二风口4和第三风口5流动,或,从第一风口3和第二风口4引入空气朝向第三风口5流动;在制冷模式下,从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3和第二风口4流动,或,从第二风口4和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3流动。可选地,竖直通风管道连接至室内的地面;第三风口5位于竖直通风管道与室内的地面的连接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风管机有三个风口,实现制冷和制热时分别从不同的风口进风和出风,可以均匀地将冷空气(制冷时)或热空气(制热时)覆盖到整个房间。有效解决了现有风管机送风不均匀的问题。并且,无论制冷还是制热模式,都通过两个风口进风或出风,可以将冷空气(制冷时)或热空气(制热时)快速覆盖到整个房间。因此,本技术的风管机送风均匀且能够快速制冷或制热,换热效果更佳。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送风需求还可以设置其他风口,通过多个风口实现进出风,送风效果更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要能够实现在制热模式下,从第一风口3引入空气朝向第二风口4和第三风口5流动,或,从第一风口3和第二风口4引入空气朝向第三风口5流动;在制冷模式下,从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3和第二风口4流动,或,从第二风口4和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3流动的设置均可以实现送风均匀的效果。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风管机还包括:第二通风管道,与第二风口4连接,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于风管机主体1内;其中,在制冷模式下,第二通风管道水平设置,第二风口4位于第二通风管道的右侧;在制热模式下,第二通风管道竖直设置,第二风口4位于第二通风管道的底部。其中,从第一风口3引入空气朝向第二风口4和第三风口5流动时,第二通风管道竖直设置;从第一风口3和第二风口4引入空气朝向第三风口5流动时,第二通风管道水平设置;从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3和第二风口4流动时,第二通风管道水平设置;从第二风口4和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第一风口3流动时,第二通风管道竖直设置。其中,第二通风管道包括:第一导风板7,位于第二风口4的右侧;第二导风板8,设置于第二风口4的左侧或上部;其中,在设置于第二风口4的左侧时,与第一导风板7共同组成竖直设置的第二通风管道;在设置于第二风口4的上部时,与第一导风板7共同组成水平设置的第二通风管道。本风管机还包括:隔板9,水平设置于风管机主体1的内部;其中,风机6设置于隔板9的上部,第二导风板8与隔板9枢转连接。其中,换热器10位于风机6的左侧或右侧。图1还示出当制冷时风管机的进出风示意图,如图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风管机主体(1),位于所述风管机所在室内的吊顶内部;/n第一通风管道(2),与所述风管机主体(1)连接,竖直设置于所述室内的墙壁内;/n第一风口(3),位于所述吊顶的侧面;/n第二风口(4),位于所述吊顶的底部;/n第三风口(5),位于所述第一通风管道(2)的下部;/n风机(6),位于所述风管机主体(1)内部,用于在制热模式下,从所述第一风口(3)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二风口(4)和所述第三风口(5)流动,或,从所述第一风口(3)和所述第二风口(4)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三风口(5)流动;在制冷模式下,从所述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一风口(3)和所述第二风口(4)流动,或,从所述第二风口(4)和所述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一风口(3)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管机主体(1),位于所述风管机所在室内的吊顶内部;
第一通风管道(2),与所述风管机主体(1)连接,竖直设置于所述室内的墙壁内;
第一风口(3),位于所述吊顶的侧面;
第二风口(4),位于所述吊顶的底部;
第三风口(5),位于所述第一通风管道(2)的下部;
风机(6),位于所述风管机主体(1)内部,用于在制热模式下,从所述第一风口(3)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二风口(4)和所述第三风口(5)流动,或,从所述第一风口(3)和所述第二风口(4)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三风口(5)流动;在制冷模式下,从所述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一风口(3)和所述第二风口(4)流动,或,从所述第二风口(4)和所述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一风口(3)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通风管道,与所述第二风口(4)连接,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于所述风管机主体(1)内;其中,在所述第二通风管道水平设置时,所述第二风口(4)位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的右侧;在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竖直设置时,所述第二风口(4)位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的底部;
其中,从所述第一风口(3)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二风口(4)和所述第三风口(5)流动时,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竖直设置;
从所述第一风口(3)和所述第二风口(4)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三风口(5)流动时,所述第二通风管道水平设置;
从所述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一风口(3)和所述第二风口(4)流动时,所述第二通风管道水平设置;
从所述第二风口(4)和所述第三风口(5)引入空气朝向所述第一风口(3)流动时,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竖直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东锋贺小林叶铁英张亚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