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阀组件及温度校验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21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风阀组件及温度校验仪,该风阀组件安装在具有加热部的温度校验仪中,所述风阀组件包括具有空腔的风阀座,所述风阀座顶部设置排风口,使得所述排风口出风吹向所述加热部;所述风阀座空腔内设置导风通道及风扇,所述导风通道一端连通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排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风扇转动吹出的气流经通风道从排风口吹出,排风口形成合流为温度校验仪降温,从而能够增强降温效果;温度校验仪设置风道,结合风阀组件能够快速为温度校验仪炉芯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阀组件及温度校验仪
本技术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阀组件及温度校验仪。
技术介绍
温度校验仪是校验仪的一种,用于对温度传感器、热控开关等温度感应器件进行校验,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业现场、计量场所和实验室等。温度校验仪通常设置温度可控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内置有炉芯,校验温度感应器件时,温度感应器件的感应端插入炉芯上设置的插孔内,温度校验仪的控制器控制炉芯达到设定温度。在校验过程中,根据温度感应器件的温度感应范围,炉芯的设定温度范围通常为几十度到几百度、几十度到一千余度不等。采用常规的自然冷却方法,冷却至常温一般需耗时数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阀组件及温度校验仪。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阀组件,所述风阀组件安装在具有加热部的温度校验仪中,所述风阀组件包括具有空腔的风阀座,所述风阀座顶部设置连通所述空腔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出风吹向所述加热部;所述风阀座空腔内设置导风通道及风扇,所述导风通道一端连通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排风口。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口包括第一排风口,所述加热部内置炉芯,所述第一排风口出风吹向所述炉芯;和/或所述排风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排风口出风周向环绕所述加热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控制导风通道打开幅度的转动板及控制电机,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控制电机转轴相连,所述控制电机控制转动板转动幅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阀组件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上设置导风孔,导风通道连通导风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导风孔密封拼合,所述转动板可与所述导风孔密封拼合,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导风孔配合,使得通过控制所述导风孔打开幅度以控制所述导风通道打开幅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风板端面上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与风阀座空腔内壁设置的第一围挡板及第二围挡板扣合,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通道将气流导向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中部分气流分流至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一种温度校验仪,包括:加热部,其设置一端开口的容纳腔;炉芯,其形状与所述容纳腔匹配,其插入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容纳腔内壁之间形成具有气流出口和气流入口的气流通道;风源装置,所述风源装置包括上述的风阀组件,所述风阀组件将气流从所述气流入口吹入所述气流通道并从所述气流出口排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部内置电加热件;所述温度校验仪还包括:控制器,其控制所述电加热件进行加热并控制所述风阀组件中的所述风扇运转。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出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开口处,所述气流入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底部,所述气流入口为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容纳腔底壁的通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阀组件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下方,所述风阀组件的排风口连通所述气流入口,所述排风口吹出的气流至少部分进入所述气流入口。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阀组件中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气流入口之间的气路上设置阀门,控制所述阀门开闭程度以控制吹入所述气流入口的气流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内壁包括内侧壁,所述炉芯与所述内侧壁之间设置用于气流通过的第一空隙,所述第一空隙构成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炉芯外壁与所述内侧壁对应处设置第一通风槽,所述第一通风槽单独或者与所述第一空隙结合组成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所述内侧壁设置第二通风槽,所述第二通风槽单独或者与所述第一空隙结合组成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内壁包括内底壁;所述炉芯与所述内底壁之间设置用于气流通过的第二空隙,所述第二空隙构成所述气流通道的一部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底壁设置至少一个凸起点,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点支撑所述炉芯,使得所述炉芯与所述容纳腔底壁形成所述第二空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炉芯插入所述容纳腔一端的边缘设置第一倒角,使得吹入所述气流入口的气流流经所述第一倒角;和/或所述容纳腔底部对应所述炉芯插入端的边缘设置第二倒角,使得吹入所述气流入口的气流流经所述第二倒角。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加热件为围绕容纳腔周向设置的多根加热棒;或者,所述电加热件为围绕容纳腔的一段或多段加热丝,所述一段或多段加热丝均匀或者不均匀的缠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炉芯顶端设置隔热塞,隔热塞的周向设置排风槽,设置排风槽连通大气形成上述气流通道的气流出口。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加热件外围设置隔热壳体,所述隔热壳体由耐高温的隔热材料制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内壁的制作物料包括刚玉和/或石英。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风阀组件及温度校验仪,风扇转动吹出的气流经通风道从排风口吹出,排风口形成合流为温度校验仪降温,从而能够增强降温效果。温度校验仪设置风道,结合风阀组件能够快速为温度校验仪炉芯降温。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结构、连接方式及原理。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阀组件中空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校验仪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温度校验仪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温度校验仪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件布置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加热件布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校验仪的炉芯降温方法的流程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温度校验仪的炉芯降温方法的流程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温度校验仪的炉芯降温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它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阀组件,该风阀组件安装在如图4所示的具有加热部11的温度校验仪中,如图1、图2所示,该风阀组件包括具有空腔的风阀座61,风阀座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组件安装在具有加热部的温度校验仪中,所述风阀组件包括具有空腔的风阀座,所述风阀座顶部设置连通所述空腔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出风吹向所述加热部;所述风阀座空腔内设置导风通道及风扇,所述导风通道一端连通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排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组件安装在具有加热部的温度校验仪中,所述风阀组件包括具有空腔的风阀座,所述风阀座顶部设置连通所述空腔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出风吹向所述加热部;所述风阀座空腔内设置导风通道及风扇,所述导风通道一端连通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排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包括第一排风口,所述加热部内置炉芯,所述第一排风口出风吹向所述炉芯;
和/或
所述排风口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排风口出风周向环绕所述加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阀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导风通道打开幅度的转动板及控制电机,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控制电机转轴相连,所述控制电机控制转动板转动幅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组件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上设置导风孔,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导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可与所述导风孔密封拼合,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导风孔配合,使得通过控制所述导风孔打开幅度以控制所述导风通道打开幅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导风板端面上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与风阀座空腔内壁设置的第一围挡板及第二围挡板扣合,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将气流导向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中部分气流分流至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排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排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


8.一种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部,其设置一端开口的容纳腔;
炉芯,其形状与所述容纳腔匹配,其插入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容纳腔内壁之间形成具有气流出口和气流入口的气流通道;
风源装置,所述风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阀组件,其将气流从所述气流入口吹入所述气流通道并从所述气流出口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内置电加热件;
所述温度校验仪还包括:
控制器,其控制所述电加热件进行加热并控制所述风阀组件中的所述风扇运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出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开口处,所述气流入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底部,所述气流入口为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容纳腔底壁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高洪军李学灿张春莹罗齐琦王刚张浩林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