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力校验、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压力仪表校验过程中,通常使用增压调压装置获得高压液压或气体。对于单活塞式增压调压装置来说,一般采用直线运动装置或机构作为增压动力源,推动输出活塞或输出介质缸沿输出介质缸轴向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输出端液体或气体压力稳定控制在设定值。在输出端液体或气体压力增压和调节的过程中,输出介质缸体积不断变化,输出活塞或输出介质缸沿轴线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在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例如输出活塞或输出介质缸的启动、换向等动作时,输出活塞与缸体间沿轴线方向的静摩擦力转换为动摩擦力,而静摩擦力随着压力以及活塞、缸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使得控压时输出活塞或输出介质缸在从静到动的过程中受力状态不确定,导致无法准确控制活塞运动状态,造成压力值不稳定,进而无法实现输出介质压力控制的高效率和高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
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1.一种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包括输出活塞、输出介质缸和动摩擦驱动机构(02),输出活塞可滑动的密封套设在输出介质缸内,增压动力源作用在输出活塞或/和输出介质缸的增压端,所述动摩擦驱动机构(02)包括电机(3)以及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传动限位组件(4),传动限位组件(4)为齿轮传动机构或皮带轮传动机构,活塞或/和介质缸上设有与齿轮传动机构或皮带轮传动机构
4、上述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中,所述输出活塞(16)安装在一缸筒(11)上,输出介质缸(s1)的缸体为置于缸筒内部的转动体(21),转动体(21)的输出端开设一盲孔(211),输出活塞(16)伸入盲孔(211)内,转动体(21)的增压端以缸筒(11)内壁为轴向导向机构;转动体(21)的输出端轴段设有传动连接件(24),动摩擦驱动机构(02)通过缸筒(11)设有的条孔(112)连接至传动连接件(24),将动力传递至转动体(21)以驱动输出介质缸(s1)相对于输出活塞(16)转动。
5、上述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中,所述输出活塞(16)与转动体(21)的盲孔(211)内壁通过组合密封件(23)形成动密封。
6、上述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中,所述组合密封件(23)包括从里至外依次设置在盲孔(211)内壁端部沉孔内的输出导向环(233)、输出密封圈(232)、输出密封环(231)和输出挡圈(234),输出导向环(233)与输出活塞(16)配合作为转动体(21)轴向运动的导向,输出密封环(231)截面形状为l形,输出密封圈(232)套设在输出密封环唇部(2311)与盲孔(211)内壁所形成的空间内,且与盲孔(211)内壁形成密封、对输出密封环唇部(2311)施加径向预紧力,输出挡圈(234)置于输出密封环(231)的外侧;盲孔(211)开口端部螺纹连接一压母(245),压母(245)将组合密封件(23)压紧固定在盲孔(211)壁的沉孔内。
7、上述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中,所述传动连接件(24)包括从里至外依次设置在转动体(21)的输出端轴段的第一轴承(241)和从动齿轮(242),第一轴承(241)为内转子轴承,其套装在转动体(21)上,从动齿轮(242)通过平键(243)与转动体(21)连接;
8、所述传动限位组件(4)设有齿轮安装座(41)以及安装在齿轮安装座(41)上且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2)和惰轮(44),齿轮安装座(41)设有下安装孔(412),下安装孔(412)套装在第一轴承(241)的外周并固定,惰轮(44)与转动组件(2)的从动齿轮(242)相啮合。
9、上述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中,所述惰轮(44)设有两个,分别固定在齿轮安装座(41)上,两个惰轮(44)相互啮合,一个惰轮与主动齿轮(42)啮合,另一惰轮与转动组件(2)的从动齿轮(242)相啮合。
10、上述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中,所述齿轮安装座(41)的下安装孔(412)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销轴(48),第二销轴(48)上分别安装有第三轴承(49),第三轴承(49)为外转子轴承,其伸入缸筒(11)两侧设有的腰型孔(111)内与缸筒(11)滚动接触。
11、上述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中,所述齿轮安装座(41)设有上安装孔(411),上安装孔(411)内固定有第二轴承(43),电机(3)固定在齿轮安装座(41)的上安装孔(411)处,主动齿轮(42)固定在第二轴承(43)的内转子上且与电机(3)的输出轴(31)固定连接。
12、上述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中,所述增压动力源为能够精确控制轴向位移或推力的直线运动装置或机构。
13、上述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为伺服电推杆(12)、伺服气缸或伺服油缸,直线运动装置或机构的推杆(121)端部与设置在转动体(21)的增压端的推力轴承(22)连接。
14、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具有如下特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动摩擦驱动机构,使得输出活塞与输出介质缸之间始终处于相对旋转状态,使二者之间始终处于只受动摩擦的受力状态,消除静摩擦力的不确定性,使得输出活塞与输出介质缸之间在压力控制过程中的受力状态稳定,无突变,提高了输出活塞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了压力控制效率,降低压力控制波动,提高压力控制精度;本专利技术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将增压动力作用于输出介质缸,同时将动摩擦驱动机构直接安装在输出介质缸上,驱动输出介质缸转动并与输出介质缸同步轴向运动,动摩擦驱动机构与起支撑导向作用的缸筒之间相对轴向滚动运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包括输出活塞和输出介质缸,输出活塞可滑动的密封套设在输出介质缸内,增压动力源作用在输出活塞或/和输出介质缸的增压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活塞(16)安装在一缸筒(11)上,输出介质缸(S1)的缸体为置于缸筒内部的转动体(21),转动体(21)的输出端开设一盲孔(211),输出活塞(16)伸入盲孔(211)内,转动体(21)的增压端以缸筒(11)内壁为轴向导向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体(21)的输出端轴段设有传动连接件(24),动摩擦驱动机构(02)通过缸筒(11)设有的条孔(112)连接至传动连接件(24),将动力传递至转动体(21)以驱动输出介质缸(S1)相对于输出活塞(16)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活塞(16)与转动体(21)的盲孔(211)内壁通过组合密封件(23)形成动密封;盲孔(211)开口端部螺纹连接一压母(245),压母(2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密封件(23)包括从里至外依次设置在盲孔(211)内壁端部沉孔内的输出导向环(233)、输出密封圈(232)、输出密封环(231)和输出挡圈(234),输出导向环(233)与输出活塞(16)配合作为转动体(21)轴向运动的导向,输出密封环(231)截面形状为L形,输出密封圈(232)套设在输出密封环唇部(2311)与盲孔(211)内壁所形成的空间内,且与盲孔(211)内壁形成密封、对输出密封环唇部(2311)施加径向预紧力,输出挡圈(234)置于输出密封环(23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限位组件(4)设有齿轮安装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安装座(41)的下安装孔(412)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销轴(48),第二销轴(48)上分别安装有第三轴承(49),第三轴承(49)为外转子轴承,其伸入缸筒(11)两侧设有的腰型孔(111)内与缸筒(11)滚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腰型孔(111)与转动组件(2)的轴向行程长度一致,腰型孔(111)用作第三轴承(49)的导向槽。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接件(24)包括设置在转动体(21)的输出端轴段的从动齿轮(242),从动齿轮(242)通过平键(243)与转动体(21)连接;所述传动限位组件(4)包括安装在齿轮安装座(41)上且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2)和惰轮(44),惰轮(44)与转动组件(2)的从动齿轮(242)相啮合;主动齿轮(42)与电机(3)的输出轴(3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4、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动力源为能够精确控制轴向位移或推力的直线运动装置或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装置或机构为伺服电推杆(12)、伺服气缸或伺服油缸,直线运动装置或机构的推杆(121)端部与设置在转动体(21)的增压端的推力轴承(22)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4、6至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体(21)的增压端端面嵌装有一推力轴承(22),所述推力轴承(22)包括轴圈、座圈和位于轴圈与座圈之间的滚动体,所述座圈固定在所述转动体(21)的增压端端面沉孔内,所述轴圈与推杆(12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体(21)在轴向运动的过程中对所述推力轴承(22)有一个轴向预紧力,使得所述轴圈、所述座圈和所述滚动体始终保持为一体而不分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输出通道(161)向所述输出介质缸输入带有一定压力的介质,使转动组件连同所述动摩擦驱动机构(02)运动到缸筒(11)内的增压端,同时所述推杆(121)也同步运动到增压端最末端,所述转动组件在轴向运动的过程始终对推力轴承(22)有预紧力;所述伺服电推杆(12)输出动力通过所述推杆(121)作用在所述转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包括输出活塞和输出介质缸,输出活塞可滑动的密封套设在输出介质缸内,增压动力源作用在输出活塞或/和输出介质缸的增压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活塞(16)安装在一缸筒(11)上,输出介质缸(s1)的缸体为置于缸筒内部的转动体(21),转动体(21)的输出端开设一盲孔(211),输出活塞(16)伸入盲孔(211)内,转动体(21)的增压端以缸筒(11)内壁为轴向导向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体(21)的输出端轴段设有传动连接件(24),动摩擦驱动机构(02)通过缸筒(11)设有的条孔(112)连接至传动连接件(24),将动力传递至转动体(21)以驱动输出介质缸(s1)相对于输出活塞(16)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活塞(16)与转动体(21)的盲孔(211)内壁通过组合密封件(23)形成动密封;盲孔(211)开口端部螺纹连接一压母(245),压母(245)将组合密封件(23)压紧固定在盲孔(211)壁的沉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密封件(23)包括从里至外依次设置在盲孔(211)内壁端部沉孔内的输出导向环(233)、输出密封圈(232)、输出密封环(231)和输出挡圈(234),输出导向环(233)与输出活塞(16)配合作为转动体(21)轴向运动的导向,输出密封环(231)截面形状为l形,输出密封圈(232)套设在输出密封环唇部(2311)与盲孔(211)内壁所形成的空间内,且与盲孔(211)内壁形成密封、对输出密封环唇部(2311)施加径向预紧力,输出挡圈(234)置于输出密封环(23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限位组件(4)设有齿轮安装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安装座(41)的下安装孔(412)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销轴(48),第二销轴(48)上分别安装有第三轴承(49),第三轴承(49)为外转子轴承,其伸入缸筒(11)两侧设有的腰型孔(111)内与缸筒(11)滚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活塞式动摩擦增压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腰型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勇,张春莹,苏新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