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吊架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11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支吊架型材,其包括基板和侧板。侧板为两个,两个侧板间隔设置且连接在基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每个侧板的远离基板的一端连接有一个弯头板,侧板上设有多个凹型加强筋。凹型加强筋与侧板之间的距离为d,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为s1,两个弯头板之间的距离为s2,弯头板与侧板相连的一端和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弯头板的上端与侧板的下端垂直距离h2。其中,0<s2<0.5×s1,0.18×h1<h2<h1,0.01×s1<d<0.5×s1。该抗震支吊架型材增强了抗震支吊架的正向抗弯能力及侧向抗弯能力,提高了抗震支吊架型材在震动环境中的稳定性,增加了抗震支吊架型材的应用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支吊架型材
本技术涉及抗震型材
,尤其涉及一种抗震支吊架型材。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支吊架型材大多由简易加工厂加工,其结构设计主要依靠行业内的结构互仿,性能无验证。由于现有的支吊架型材产品在出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才会暴露其自身质量问题,行业中对支吊架型材的研发不够重视,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支吊架型材存在抗弯能力差的现象,一旦遇到地震情况,可能会因型材失效而导致人员及财物损失。因此,亟需一种抗震支吊架型材解决目前支吊架型材正向和侧向抗弯能力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震支吊架型材,能增强抗震支吊架型材的正向抗弯能力及侧向抗弯能力,提高抗震支吊架型材在震动环境中的稳定性,增加抗震支吊架型材的应用场合。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抗震支吊架型材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震支吊架型材,包括:基板;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间隔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基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每个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有一个弯头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多个凹型加强筋;所述凹型加强筋与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为d,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为s1,两个所述弯头板之间的距离为s2,所述弯头板与所述侧板相连的一端和所述基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所述弯头板的上端与所述侧板的下端垂直距离h2;其中,0<s2<0.5×s1,0.18×h1<h2<h1,0.01×s1<d<0.5×s1。在一些实施例中,d=0.0125×s1,h2=0.35×h1,s2=0.375×s1。在一些实施例中,d=0.0125×s1,h2=0.35×h1,s2=0.45×s1。在一些实施例中,d=0.0125×s1,h2=0.3×h1,s2=0.45×s1。在一些实施例中,d=0.0125×s1,h2=0.1875×h1,s2=0.45×s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头板的与所述侧板相连端相对设置的一端上设有多个锯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锯齿为梯形齿、三角齿、矩形齿或者圆锥齿中的任何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侧板上设置了多个凹型加强筋,相对普通支吊架增加了h2和d的尺寸,降低了s2的尺寸,从而提高了弯头板的高度及宽度,增强了抗震支吊架的正向抗弯能力及侧向抗弯能力,提高了抗震支吊架型材在震动环境中的稳定性,增加了抗震支吊架型材的应用场合。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抗震支吊架型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抗震支吊架型材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抗震支吊架型材的侧面结构尺寸标识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锯齿的正视图。附图标记1、基板;2、侧板;21、主体;22、凹型加强筋;23、弯头板;231、本体;232、锯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抗震支吊架型材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抗震支吊架型材包括基板1和侧板2。侧板2为两个,两个侧板2间隔设置且连接在基板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每个侧板2的远离基板1的一端连接有一个弯头板23,侧板2上设有多个凹型加强筋22。凹型加强筋22与侧板2之间的距离为d,两个侧板2之间的距离为s1,两个弯头板23之间的距离为s2,弯头板23与侧板2相连的一端和基板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弯头板23的上端与侧板2的下端垂直距离h2。其中,0<s2<0.5×s1,0.18×h1<h2<h1,0.01×s1<d<0.5×s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侧板2包括主体21和设在主体21上的凹型加强筋22及弯头板23,弯头板23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基板1平行设置,第二连接部与侧板2平行设置,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侧板2相连,远离侧板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弯头板23还能选用具有其他形状结构的组件,在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s2与s1之间的不同比例大小能影响抗震支吊架型材的正向抗弯能力,h2与h1之间的不同比例大小能影响抗震支吊架型材的侧向抗弯能力,在0<s2<0.5×s1,0.18×h1<h2<h1的范围内,抗震支吊架型材的正向抗弯能力和侧向抗弯能力将比普通型材更强。此外,在两个侧板2上设置多个凹型加强筋22也能增强抗震支吊架型材的正向抗弯能力。因此,通过调整s1、h1和d的参数能够提高抗震支吊架型材的正向抗弯能力及侧向抗弯能力,从而提高弯头板23的宽度及高度,提高抗震支吊架型材在震动环境中的稳定性,增加了抗震支吊架型材的应用场合。优选地,底板、侧板2及弯头板23均为Q235B件、不锈钢件或碳钢件,能够进一步加强抗震支吊架型材的抗弯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d=0.0125×s1,h2=0.35×h1,s2=0.375×s1。可以理解的是,在增加h2并降低s2后,弯头板23的高度和宽度均有所增加,提高了抗震支吊架型材的抗弯能力,提高了抗震支吊架型材在震动环境中的稳定性,增加了抗震支吊架型材的应用场合。在一些实施例中,d=0.0125×s1,h2=0.35×h1,s2=0.45×s1。可以理解的是,在增加h2并降低s2后,弯头板23的高度和宽度均有所增加,提高了抗震支吊架型材的抗弯能力,提高了抗震支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支吊架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1);/n侧板(2),所述侧板(2)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2)间隔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基板(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每个所述侧板(2)的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端连接有一个弯头板(23),所述侧板(2)上设有多个凹型加强筋(22);/n所述凹型加强筋(22)与所述侧板(2)之间的距离为d,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的距离为s1,两个所述弯头板(23)之间的距离为s2,所述弯头板(23)与所述侧板(2)相连的一端和所述基板(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所述弯头板(23)的上端与所述侧板(2)的下端垂直距离h2;其中,/n0<s2<0.5×s1,0.18×h1<h2<h1,0.01×s1<d<0.5×s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支吊架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
侧板(2),所述侧板(2)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2)间隔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基板(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每个所述侧板(2)的远离所述基板(1)的一端连接有一个弯头板(23),所述侧板(2)上设有多个凹型加强筋(22);
所述凹型加强筋(22)与所述侧板(2)之间的距离为d,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的距离为s1,两个所述弯头板(23)之间的距离为s2,所述弯头板(23)与所述侧板(2)相连的一端和所述基板(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所述弯头板(23)的上端与所述侧板(2)的下端垂直距离h2;其中,
0<s2<0.5×s1,0.18×h1<h2<h1,0.01×s1<d<0.5×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支吊架型材,其特征在于,d=0.0125×s1,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宏吴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卓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