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08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空心柱,所述第一空心柱的顶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柱,所述第二活动柱的底端位于第一空心柱的内腔中。该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通过向边侧拧动第一固定螺栓,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活动柱与第二空心柱发生相对位移,直至最大值,使得顶板向上运动,带动第二活动柱向上运动,使得第二活动柱与第一活动柱发生相对位移到最大值,将固定螺栓拧入到第一螺栓孔中,使得顶板的位置被改变,使得该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具备了可调节高度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支撑装置
,具体为一种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
技术介绍
在工程施工中常需要使用到抗震支撑架,以保持被支撑的装置的高度,使得其不至于因悬空造成结构的不稳定,以避免其因损坏而造成损失,同时具有抗震的功能,避免因自然的地震或人为的施工造成震动使得被支撑的装置的损坏。而现有的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不具备调节高度的功能,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形等因素的不同而需要将其调节到不同的高度,因此现有的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不具备很好的适应性。现有的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由于被支撑的装置常需要配合其他装置调节角度和形态,而现有的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不具备调节角度的功能,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调节,整个过程较为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具备可调节高度,可调节角度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包括底板(1)和位于底板(1)上方的顶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空心柱(2),所述第一空心柱(2)的顶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7)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柱(6),所述第二活动柱(6)的底端位于第一空心柱(2)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活动柱(6)的顶端开设有活动槽(15),所述第二活动柱(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活动槽(15)中部的固定柱(18),所述第二活动柱(6)的顶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4)活动安装有位于固定柱(18)两侧的活动块(19),所述第二固定螺栓(14)穿过第二活动柱(6)、固定柱(18)和活动块(19),两个所述活动块(19)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施工用抗震支撑架,包括底板(1)和位于底板(1)上方的顶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空心柱(2),所述第一空心柱(2)的顶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7)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柱(6),所述第二活动柱(6)的底端位于第一空心柱(2)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活动柱(6)的顶端开设有活动槽(15),所述第二活动柱(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活动槽(15)中部的固定柱(18),所述第二活动柱(6)的顶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4)活动安装有位于固定柱(18)两侧的活动块(19),所述第二固定螺栓(14)穿过第二活动柱(6)、固定柱(18)和活动块(19),两个所述活动块(19)的外侧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块(13),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块(13)均通过第四连接块(17)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顶板(8)底面中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12),两个所述活动杆(16)均通过第二连接块(12)与顶板(8)活动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空心柱(5),所述第二空心柱(5)内腔的顶部均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柱(4),所述顶板(8)底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1),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柱(4)均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永年区展宇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