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包括连接管组、连接法兰、调节法兰、调节螺杆、预紧弹簧、密封圈、弹性拉簧,连接管组至少两组,且相邻两个连接管组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连接法兰分别与连接管组前端面及后端面连接,连接法兰前端面设密封槽,密封圈嵌于密封槽,连接管组外侧面设至少一个调节法兰,相邻两个连接管组间通过至少两条调节螺杆连接,预紧弹簧包覆在调节螺杆外,预紧弹簧两端分别与调节法兰相抵,弹性拉簧分别与两个调节法兰连接。本新型一方面可实快速实现管道连接定位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灵活调整连接作业面面长度,并可有效对管道运行时的轴向窜动位移进行抵御和消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连接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
技术介绍
管道连接器是当前进行管道设备连接作业时的重要设备,使用量巨大且种类繁多,当前的管道连接器往往均是与管道间采用传统的法兰连接、卡箍连接、螺纹连接及连接接头等方式或零部件实现的,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管道连接作业时,需要对管道的管壁、端面进行焊接法兰、加工螺纹等作业,从而导致管道连接作业量大,连接作业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当前所使用的管道连接器往往多为刚性连接,从而导致管道连接在运行中无法对管道运行时的窜动作用力进行消除,极易因此导致连接结构受损,此外当前的管道连接器设备结构相对固定,不能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连接作业的长度及进行零部件更换,从而严重影响了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当前管道连接器的使用及维护成本。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管道连接器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该新型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实快速实现管道连接定位作业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管道连接作业的工作效率和难度,且连接结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好;另一方面可灵活调整连接作业面面长度,并可有效对管道运行时的轴向窜动位移进行抵御和消除,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管道连接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包括连接管组、连接法兰、调节法兰、调节螺杆、预紧弹簧、密封圈、弹性拉簧,连接管组为空心管桩结构并至少两组,且相邻两个连接管组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连接法兰分别与连接管组前端面及后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连接法兰前端面设密封槽,密封圈嵌于密封槽内并位于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的接触面之间,连接管组外侧面设至少一个调节法兰,调节法兰包覆在连接管组外并与连接管组同轴分布,相邻两个连接管组间通过至少两条调节螺杆连接,调节螺杆环绕连接管组轴线均布并与连接管组轴线平行分布,预紧弹簧数量与调节螺杆一致,包覆在调节螺杆外并与调节螺杆同轴分布,预紧弹簧两端分别与调节法兰相抵,所述弹性拉簧至少两个,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调节法兰连接,且弹性拉簧轴线与连接管组轴线呈30°—60°夹角。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组包括左连接管、右连接管、中间连接管、密封环、密封垫圈、紧固螺杆及密封弹簧,其中所述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前端面分别与连接法兰连接,后端面管壁内侧面均设与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同轴分布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与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同轴分布,调节腔内径比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内径大至少5毫米,且调节腔对应的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壁厚为左连接管、右连接管正常壁厚的1/4—1/2,所述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后端面另设与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同轴分布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深度与调节腔深度相同,所述密封垫圈嵌于密封槽内,与密封槽同轴分布,其后端面通过密封弹簧与密封槽槽底相抵,且密封垫圈前端面超出密封槽前端面0—10毫米,所述中间连接管前端面及后端面均设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壁厚及长度分别与调节腔宽度及深度一致,所述连接段分别嵌于左连接管、右连接管的调节腔内并与调节腔侧壁滑动连接,且中间连接管前端面及后端分别通过密封垫圈与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后端面相抵,所述密封环至少两个,分别包覆在中间连接管两端位置连接段外表面,并与调节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外表面分别与一个调节法兰相互连接,且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外表面的调节法兰间通过至少三条紧固螺杆连接,且所述紧固螺杆环绕左连接管、右连接管轴线均布并与左连接管、右连接管轴线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连接管前端面及后端面均设与中间连接管同轴分布的密封槽,并通过密封槽包覆在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后端面外,且密封槽深度不小于15毫米。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环对应的连接段外表面设定位槽,且密封环至少50%部分嵌于定位槽内,所述密封环外侧面宽度不小于3毫米,且当同一连接段设置的密封环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相邻两个密封环之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轴向截面为矩形及等腰梯形中任意一种,且所述密封槽槽底位于连接管组管壁内,且槽底与连接管组端面间间距为0—20毫米。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法兰直径为连接法兰直径至少2倍,且所述调节法兰与连接管组外表面通过定位销相互连接。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实快速实现管道连接定位作业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管道连接作业的工作效率和难度,且连接结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好;另一方面可灵活调整连接作业面面长度,并可有效对管道运行时的轴向窜动位移进行抵御和消除,并可灵活实现对本新型多个零部件间进行灵活更换,极大的提高了本新型的故障修复率,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管道连接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另有助于降低管道连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管组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一种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包括连接管组1、连接法兰2、调节法兰3、调节螺杆4、预紧弹簧5、密封圈6、弹性拉簧7,连接管组1为空心管桩结构并至少两组,且相邻两个连接管组1间通过连接法兰2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连接法兰2分别与连接管组1前端面及后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连接法兰2前端面设密封槽8,密封圈6嵌于密封槽8内并位于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2的接触面之间,连接管组1外侧面设至少一个调节法兰3,调节法兰3包覆在连接管组1外并与连接管组1同轴分布,相邻两个连接管组1间通过至少两条调节螺杆4连接,调节螺杆4环绕连接管组1轴线均布并与连接管组1轴线平行分布,预紧弹簧5数量与调节螺杆4一致,包覆在调节螺杆4外并与调节螺杆4同轴分布,预紧弹簧5两端分别与调节法兰3相抵,所述弹性拉簧7至少两个,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调节法兰3连接,且弹性拉簧7轴线与连接管组1轴线呈30°—60°夹角。重点说明的,所述连接管组1包括左连接管101、右连接管102、中间连接管103、密封环104、密封垫圈105、紧固螺杆106及密封弹簧107,其中所述左连接管101、右连接管102前端面分别与连接法兰2连接,后端面管壁内侧面均设与左连接管101、右连接管102同轴分布的调节腔108,所述调节腔108与左连接管101、右连接管102同轴分布,调节腔108内径比左连接管101、右连接管102内径大至少5毫米,且调节腔108对应的左连接管101、右连接管102壁厚为左连接管101、右连接管102正常壁厚的1/4—1/2,所述左连接管101、右连接管102后端面另设与左连接管101、右连接管102同轴分布的密封槽109,所述密封槽109深度与调节腔108深度相同,所述密封垫圈105嵌于密封槽109内,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包括连接管组、连接法兰、调节法兰、调节螺杆、预紧弹簧、密封圈、弹性拉簧,所述连接管组为空心管桩结构并至少两组,且相邻两个连接管组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连接法兰分别与连接管组前端面及后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连接法兰前端面设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嵌于密封槽内并位于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的接触面之间,所述连接管组外侧面设至少一个调节法兰,所述调节法兰包覆在连接管组外并与连接管组同轴分布,相邻两个连接管组间通过至少两条调节螺杆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环绕连接管组轴线均布并与连接管组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预紧弹簧数量与调节螺杆一致,包覆在调节螺杆外并与调节螺杆同轴分布,所述预紧弹簧两端分别与调节法兰相抵,所述弹性拉簧至少两个,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调节法兰连接,且弹性拉簧轴线与连接管组轴线呈30°—60°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包括连接管组、连接法兰、调节法兰、调节螺杆、预紧弹簧、密封圈、弹性拉簧,所述连接管组为空心管桩结构并至少两组,且相邻两个连接管组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连接法兰分别与连接管组前端面及后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连接法兰前端面设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嵌于密封槽内并位于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法兰的接触面之间,所述连接管组外侧面设至少一个调节法兰,所述调节法兰包覆在连接管组外并与连接管组同轴分布,相邻两个连接管组间通过至少两条调节螺杆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环绕连接管组轴线均布并与连接管组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预紧弹簧数量与调节螺杆一致,包覆在调节螺杆外并与调节螺杆同轴分布,所述预紧弹簧两端分别与调节法兰相抵,所述弹性拉簧至少两个,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调节法兰连接,且弹性拉簧轴线与连接管组轴线呈30°—60°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联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组包括左连接管、右连接管、中间连接管、密封环、密封垫圈、紧固螺杆及密封弹簧,其中所述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前端面分别与连接法兰连接,后端面管壁内侧面均设与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同轴分布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与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同轴分布,调节腔内径比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内径大至少5毫米,且调节腔对应的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壁厚为左连接管、右连接管正常壁厚的1/4—1/2,所述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后端面另设与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同轴分布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深度与调节腔深度相同,所述密封垫圈嵌于密封槽内,与密封槽同轴分布,其后端面通过密封弹簧与密封槽槽底相抵,且密封垫圈前端面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明波,苏明辉,姚现升,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万众给排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