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93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楼宇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包括主箱体,主箱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刷卡箱体,刷卡箱体内设有开口向内的转动腔,主箱体内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上侧设有下侧带轮腔,下侧带轮腔的下侧连通设有下侧绷紧块腔,下侧带轮腔的右侧上方设有后侧传送带腔,通过对进出安保装置的人流量进行判断监控,来作为两种刷卡进出模式转换的依据,在进出人数较少时,预留的进出空间相较为宽裕,方便进出,当人流量处于高峰时段时,自动将进出空间一分为二,改排为两列进出,从而提高在高峰时段的刷卡进出效率,并且仍实施一卡一人的进出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确认进出人员的身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楼宇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部分办公用写字楼会采用刷卡式闸门作为安保装置,但办公用写字楼在不同时间段进出人数区别较大,若设置的刷卡式闸门数量较少,往往会导致上下班高峰时通过效率较低,导致需要排队进行刷卡出入,而若设置数量过多,一方面会影响写字楼大堂的整体美观,另一方面,会导致单个闸门的宽度较窄,从而影响普通时段时使用者的通过体验,且不方便携带行李的使用者正常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刷卡箱体,所述刷卡箱体内设有开口向内的转动腔,所述主箱体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侧设有下侧带轮腔,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下侧连通设有下侧绷紧块腔,所述下侧带轮腔的右侧上方设有后侧传送带腔,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上侧且位于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左侧设有锥齿轮换向腔,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右侧设有锥齿轮传动腔,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上侧设有衔接腔,所述衔接腔的下侧连通设有离合绷紧块腔,所述衔接腔的上侧设有端面齿轮腔,所述端面齿轮腔的上侧设有向右延伸的长传送带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上侧连通设有上侧滑动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下侧连通设有下侧滑动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左侧上方设有上侧传送带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右侧上方设有换向腔,所述上侧传送带腔的上侧设有判断腔,所述主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上侧设有开口向上的升降腔,所述电机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下侧带轮腔、所述锥齿轮换向腔、所述衔接腔、所述端面齿轮腔内的左下侧传动轴,所述端面齿轮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端面齿轮腔内且向上延伸贯穿所述长传送带腔、所述上侧传送带腔、所述判断腔至左侧所述转动腔内的左上侧传动轴,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上端壁且位于所述左下侧传动轴的右侧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下端壁且向上延伸至所述后侧传送带腔上端壁的固定轴,所述衔接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衔接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上侧传送带腔内的带轮连接轴,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后侧传送带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的转轴。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下侧传动轴与所述下侧带轮腔之间且位于所述下侧带轮腔内动力配合连接有下侧传送带,所述下侧绷紧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下侧绷紧块,所述下侧绷紧块的下端面与所述下侧绷紧块腔的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下侧拉绳。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锥齿轮换向腔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锥齿轮传动腔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左侧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传动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锥齿轮传动腔内且向上延伸贯穿所述换向腔至右侧所述转动腔内的右侧传动轴,所述右侧传动轴的上端面与所述转动腔的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扭簧,所述右侧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转动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障碍板,所述右侧传动轴的下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左侧锥齿轮啮合的上侧锥齿轮,所述右侧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换向腔内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换向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长传送带腔内的换向轴,所述换向轴上且位于所述换向腔内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的换向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下侧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锥齿轮换向腔内固定连接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左侧末端花键配合连接有换向轴套,所述换向轴套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传动锥齿轮啮合的换向锥齿轮,所述换向轴套的右侧末端转动配合链接有换向磁铁轴套,所述换向磁铁轴套的右端面与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换向连接弹簧,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右端壁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换向磁铁轴套对应的内置电磁铁,所述左下侧传动轴与所述带轮连接轴之间且位于所述衔接腔内动力配合连接有衔接传送带,所述离合绷紧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离合绷紧块腔,所述离合绷紧块腔的下端面与所述离合绷紧块腔的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离合块弹簧,所述离合绷紧块腔的下端壁上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离合绷紧块腔对应的带轮电磁铁。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下侧传动轴的上侧末端花键配合连接有端面齿轮轴套,所述端面齿轮轴套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下侧端面齿轮,所述端面齿轮轴套的下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端面磁铁底座,所述端面磁铁底座的下端面与所述端面齿轮腔的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端面齿轮弹簧,所述端面齿轮腔的下端壁内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端面磁铁底座对应的端面齿电磁铁,所述左上侧传动轴的下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下侧端面齿轮啮合的上侧端面齿轮,所述左上侧传动轴与所述换向轴之间且位于所述长传送带腔内动力配合连接有中间长传送带,所述上侧滑动腔和所述下侧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绷紧块,所述滑动绷紧块的上端面与所述上侧滑动腔的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块上侧弹簧,所述滑动绷紧块的下端面与所述下侧滑动腔的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块下侧弹簧。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带轮连接轴与所述左上侧传动轴之间且位于所述上侧传送带腔内动力配合连接有上侧传送带,所述左上侧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判断腔内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判断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抵板,所述滑动抵板的左端面与所述判断腔的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抵板弹簧。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轴之间且位于所述后侧传送带腔内动力配合连接有后侧传送带,所述转轴的下端面与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可恒蓄力扭簧,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升降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分流升降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对进出安保装置的人流量进行判断监控,来作为两种刷卡进出模式转换的依据,在进出人数较少时,预留的进出空间相较为宽裕,方便进出,当人流量处于高峰时段时,自动将进出空间一分为二,改排为两列进出,从而提高在高峰时段的刷卡进出效率,并且仍实施一卡一人的进出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确认进出人员的身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D-D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6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包括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刷卡箱体,所述刷卡箱体内设有开口向内的转动腔,所述主箱体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侧设有下侧带轮腔,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下侧连通设有下侧绷紧块腔,所述下侧带轮腔的右侧上方设有后侧传送带腔,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上侧且位于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左侧设有锥齿轮换向腔,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右侧设有锥齿轮传动腔,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上侧设有衔接腔,所述衔接腔的下侧连通设有离合绷紧块腔,所述衔接腔的上侧设有端面齿轮腔,所述端面齿轮腔的上侧设有向右延伸的长传送带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上侧连通设有上侧滑动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下侧连通设有下侧滑动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左侧上方设有上侧传送带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右侧上方设有换向腔,所述上侧传送带腔的上侧设有判断腔,所述主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上侧设有开口向上的升降腔,所述电机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下侧带轮腔、所述锥齿轮换向腔、所述衔接腔、所述端面齿轮腔内的左下侧传动轴,所述端面齿轮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端面齿轮腔内且向上延伸贯穿所述长传送带腔、所述上侧传送带腔、所述判断腔至左侧所述转动腔内的左上侧传动轴,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上端壁且位于所述左下侧传动轴的右侧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下端壁且向上延伸至所述后侧传送带腔上端壁的固定轴,所述衔接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衔接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上侧传送带腔内的带轮连接轴,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后侧传送带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的转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包括主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刷卡箱体,所述刷卡箱体内设有开口向内的转动腔,所述主箱体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侧设有下侧带轮腔,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下侧连通设有下侧绷紧块腔,所述下侧带轮腔的右侧上方设有后侧传送带腔,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上侧且位于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左侧设有锥齿轮换向腔,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右侧设有锥齿轮传动腔,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上侧设有衔接腔,所述衔接腔的下侧连通设有离合绷紧块腔,所述衔接腔的上侧设有端面齿轮腔,所述端面齿轮腔的上侧设有向右延伸的长传送带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上侧连通设有上侧滑动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下侧连通设有下侧滑动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左侧上方设有上侧传送带腔,所述长传送带腔的右侧上方设有换向腔,所述上侧传送带腔的上侧设有判断腔,所述主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上侧设有开口向上的升降腔,所述电机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贯穿所述下侧带轮腔、所述锥齿轮换向腔、所述衔接腔、所述端面齿轮腔内的左下侧传动轴,所述端面齿轮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端面齿轮腔内且向上延伸贯穿所述长传送带腔、所述上侧传送带腔、所述判断腔至左侧所述转动腔内的左上侧传动轴,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上端壁且位于所述左下侧传动轴的右侧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下侧带轮腔的下端壁且向上延伸至所述后侧传送带腔上端壁的固定轴,所述衔接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衔接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上侧传送带腔内的带轮连接轴,所述后侧传送带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后侧传送带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的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侧传动轴与所述下侧带轮腔之间且位于所述下侧带轮腔内动力配合连接有下侧传送带,所述下侧绷紧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下侧绷紧块,所述下侧绷紧块的下端面与所述下侧绷紧块腔的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下侧拉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根据人流量控制进出的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换向腔的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锥齿轮换向腔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锥齿轮传动腔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左侧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传动腔的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锥齿轮传动腔内且向上延伸贯穿所述换向腔至右侧所述转动腔内的右侧传动轴,所述右侧传动轴的上端面与所述转动腔的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扭簧,所述右侧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转动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障碍板,所述右侧传动轴的下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左侧锥齿轮啮合的上侧锥齿轮,所述右侧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换向腔内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达维多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