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轴轴承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机械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双轴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作为一种常规的机械部件,其作用是为了能够使得轴在转动同时,还能对轴进行定位,在保证其旋转时的同心度的同时,还能避免轴与插接槽之间产生摩擦,而造成磨损。因此,在轴与孔的配合中,经常会用到轴承。并且,由于现有的轴承基本都是由内轴承体、外轴承体以及设置于内轴承体和外轴承体之间的滚动组件构成,而滚动组件一般都是由保持架、设置于保持架上的若干滚珠组成,从而当轴承在装配完成后,内轴承体和外轴承体之间可依靠滚动组件彼此相对转动。但由于现有的轴承,一般只能满足单根轴的连接,而当在同一轴线轴需要完成多根轴承的安装时,一般就需要用到多个轴承套,以及多个用于固定轴承套的轴承座,从而就会增大整个设备的体积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轴承,可在同一轴线上同时满足两根轴的连接,因此可大大减少轴承套和轴承座在设备中的数量,进而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并同时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预设轴线方向同轴设置的外轴承体、第一内轴承体和第二内轴承体,所述第一内轴承体、所述第二内轴承体均置于所述外轴承体内;其中,所述第一内轴承体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外轴承体的内侧面隔开形成第一环形区域,所述第二内轴承体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外轴承体的内侧面隔开形成第二环形区域;/n所述双轴轴承还包括:第一滚动组件和第二滚动组件;/n所述第一滚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区域内,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轴承体的第一外侧面和所述外轴承体的内侧面滑动配合;/n所述第二滚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区域内,所述第二滚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内轴承体的第二外侧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预设轴线方向同轴设置的外轴承体、第一内轴承体和第二内轴承体,所述第一内轴承体、所述第二内轴承体均置于所述外轴承体内;其中,所述第一内轴承体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外轴承体的内侧面隔开形成第一环形区域,所述第二内轴承体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外轴承体的内侧面隔开形成第二环形区域;
所述双轴轴承还包括:第一滚动组件和第二滚动组件;
所述第一滚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区域内,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轴承体的第一外侧面和所述外轴承体的内侧面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滚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区域内,所述第二滚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内轴承体的第二外侧面和所述外轴承体的内侧面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包括: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彼此同轴固定的第一上架体、第一下架体;
所述第一上架体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若干个等距环设的第一上弯曲段,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上弯曲段之间均为第一上水平段;所述第一下架体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若干个等距环设的第一下弯曲段,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下弯曲段之间均为第一下水平段;所述第一上弯曲段和所述第一下弯曲段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所述第一上弯曲段分别与唯一对应的所述第一下弯曲段共同围成第一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滚动组件还包括:分别可滚动地置于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第一滚动体,各所述第一滚动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轴承体的外侧面和所述外轴承体的内侧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水平段与所述第一下水平段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所述第一上水平段相对于唯一对应的所述第一下水平段的一侧分别开设第一定位槽,各所述第一下水平段相对于唯一对应的所述第一上水平段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块,各所述第一下水平段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分别嵌设于唯一对应的所述第一上水平段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轴承体的外侧面绕所述预设轴线的方向,还形成被各所述第一滚动体部分嵌入的第一环形外沟道;
所述外轴承体的内侧面绕所述预设轴线的方向,还形成被各所述第一滚动体部分嵌入的第一环形内沟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动组件包括:沿所述预设轴线方向彼此同轴固定的第二上架体、第二下架体;
所述第二上架体绕预设轴线方向具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朝,吴军,郝刚,朱敬娟,李晨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岩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