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91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包括轴承箱、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内的传动轴以及固定于所述传动轴一端的旋转壳,所述轴承箱内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包括外套和内套,所述外套与所述轴承箱固定连接,所述内套与所述外套间隙配合,且所述内套可相对所述外套转动,所述内套的内表面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皮托管泵对流体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传动轴将进行高速转动;皮托管泵承受的主要载荷为径向载荷,通过滑动轴承对传动轴的径向载荷进行承担,由于滑动轴承具有工作平稳和无噪音,使得皮托管泵在高转速下振动和噪音小,且增大皮托管泵承受冲击的载荷能力;滚动轴承将只承受传动轴的轴向力,延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
,尤其是涉及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
技术介绍
皮托管泵由泵体、导流组件、机械密封组件、皮托管、轴、叶轮、旋转壳、轴承箱体等主要零件组成,轴、旋转壳、叶轮组成旋转部件通过滚动轴承与轴承箱相连接,轴承箱固定在底座或者基础上。工作时,轴驱动旋转壳旋转,而皮托管在旋转壳腔内静止不动,旋转壳转动进而带动旋转壳腔内的液体转动,液体进入皮托管并通过导流组件的出液通道流出泵体。但是,现有的皮托管泵在工作过程中,高速重载载荷下滚动轴承寿命较低,且振动和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采用滑动轴承承受径向力,滚动轴承承受轴向力,具有振动和噪音小,轴承寿命较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包括轴承箱、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内的传动轴以及固定于所述传动轴一端的旋转壳,所述轴承箱内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包括外套和内套,所述外套与所述轴承箱固定连接,所述内套与所述外套间隙配合,且所述内套可相对所述外套转动,所述内套的内表面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托管泵对流体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传动轴将进行高速转动;皮托管泵承受的主要载荷为径向载荷,通过滑动轴承对传动轴的径向载荷进行承担,由于滑动轴承具有工作平稳、可靠和无噪音,使得皮托管泵在高转速下振动和噪音小,且增大皮托管泵承受冲击的载荷能力;另外,滚动轴承将只承受传动轴的轴向力,从而延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轴承有两个,一个所述滑动轴承位于所述传动轴靠近旋转壳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滑动轴承位于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滚动轴承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靠近旋转壳处的滑动轴承,可分担旋转壳高速旋转产生的高载荷;通过靠近滚动轴承处的滑动轴承,可分担传动轴高速旋转时对滚动轴承的高载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键与传动轴上的键槽过盈配合,将内套可拆卸的固定在传动轴上,这样滑动轴承与传动轴的装卸将更加的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的内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巴氏合金,当所述内套相对所述外套转动时,所述巴氏合金用于润滑所述外套与所述内套的接触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巴氏合金在内套与外套之间形成巴氏合金层,可以大大减小内套与外套之间的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且巴氏合金具有润滑效果,从而延长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时间,有效降低了生产费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为环形槽,所述凹槽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凹槽等间距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巴氏合金能够更好的均布在内套与外套的接触面上,进而使得内套与外套之间的摩擦损失更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环形槽相连通的补充孔,所述补充孔处插接有橡胶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补充孔对凹槽内的巴氏合金进行补充将更加的容易,橡胶塞可防止巴氏合金从补充孔向外溢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充孔的内孔径大于所述补充孔的外孔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滑动轴承的结构强度下,使得橡胶塞不容易从补充孔内脱离。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皮托管泵对流体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传动轴将进行高速转动;皮托管泵承受的主要载荷为径向载荷,通过滑动轴承对传动轴的径向载荷进行承担,由于滑动轴承具有工作平稳、可靠和无噪音,使得皮托管泵在高转速下振动和噪音小,且增大皮托管泵承受冲击的载荷能力;另外,滚动轴承将只承受传动轴的轴向力,从而延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通过巴氏合金在内套与外套之间形成巴氏合金层,可以大大减小内套与外套之间的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且巴氏合金具有润滑效果,从而延长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时间,有效降低了生产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动轴承的部分剖视图。图中,1、轴承箱;2、传动轴;3、旋转壳;4、滚动轴承;5、滑动轴承;51、外套;52、内套;6、键;7、凹槽;8、巴氏合金;9、补充孔;10、橡胶塞;11、泵支座;12、皮托管;13、叶轮盖;14、导流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端开口的泵壳、轴承箱1和导流组件14,轴承箱1、导流组件14分别固定连接在泵壳的两端。轴承箱1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传动轴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壳3,旋转壳3上固定连接有叶轮盖13,旋转壳3和叶轮盖13拼装形成具有中空转子腔的叶轮,其中,叶轮盖13的入口与导流组件14之间安装有机械密封,导流组件14上固定有皮托管12,皮托管12的入口位于转子腔内。轴承箱1上固定连接有泵支座11,通过泵支座11将皮托管泵安装在基座台上。轴承箱1内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4和滑动轴承5,皮托管泵对流体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传动轴2将进行高速转动;皮托管泵承受的主要载荷为径向载荷,通过滑动轴承5对传动轴2的径向载荷进行承担,由于滑动轴承5具有工作平稳、可靠和无噪音,使得皮托管泵在高转速下振动和噪音小,且增大皮托管泵承受冲击的载荷能力;另外,滚动轴承4将只承受传动轴2的轴向力,从而延长滚动轴承4的使用寿命。滑动轴承5有两个,一个滑动轴承5位于传动轴2靠近旋转壳3的一端,另一个滑动轴承5位于传动轴2靠近滚动轴承4处;通过靠近旋转壳3处的滑动轴承5,可分担旋转壳3高速旋转产生的高载荷;通过靠近滚动轴承4处的滑动轴承5,可分担传动轴2高速旋转时对滚动轴承4的高载荷。滑动轴承5包括外套51和内套52,外套51与轴承箱1固定连接,内套52与外套51间隙配合,且内套52可相对外套51转动,内套52的内表面与传动轴2固定连接;内套52的内表面一体成型有用于与传动轴2连接的键6,通过键6与传动轴2上的键6槽过盈配合,将内套52可拆卸的固定在传动轴2上,这样滑动轴承5与传动轴2的装卸将更加的便捷。外套51的内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7,凹槽7内填充有巴氏合金8,当内套52相对外套51转动时,巴氏合金8用于润滑外套51与内套52的接触面;通过巴氏合金8在内套52与外套51之间形成巴氏合金8层,可以大大减小内套52与外套51之间的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且巴氏合金8具有润滑效果,从而延长滑动轴承5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时间,有效降低了生产费用。凹槽7为环形槽,凹槽7有三个,且三个凹槽7等间距设置,使得巴氏合金8能够更好的均布在内套52与外套51的接触面上,进而使得内套52与外套51之间的摩擦损失更小。外套51的侧面开设有与环形槽相连通的补充孔9,补充孔9处插接有橡胶塞10,通过补充孔9对凹槽7内的巴氏合金8进行补充将更加的容易,橡胶塞10可防止巴氏合金8从补充孔9向外溢散。补充孔9的内孔径大于补充孔9的外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包括轴承箱(1)、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1)内的传动轴(2)以及固定于所述传动轴(2)一端的旋转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1)内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4)和滑动轴承(5),所述滑动轴承(5)位于所述传动轴(2)靠近所述滚动轴承(4)处;所述滑动轴承(5)包括外套(51)和内套(52),所述外套(51)与所述轴承箱(1)固定连接,所述内套(52)与所述外套(51)间隙配合,且所述内套(52)可相对所述外套(51)转动,所述内套(52)的内表面与所述传动轴(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包括轴承箱(1)、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1)内的传动轴(2)以及固定于所述传动轴(2)一端的旋转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1)内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4)和滑动轴承(5),所述滑动轴承(5)位于所述传动轴(2)靠近所述滚动轴承(4)处;所述滑动轴承(5)包括外套(51)和内套(52),所述外套(51)与所述轴承箱(1)固定连接,所述内套(52)与所述外套(51)间隙配合,且所述内套(52)可相对所述外套(51)转动,所述内套(52)的内表面与所述传动轴(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5)有两个,另一个所述滑动轴承(5)位于所述传动轴(2)靠近旋转壳(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轴承式皮托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52)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丹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皮托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