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89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其包括蜗壳,蜗壳由前端盖、围板和后端盖围成,围板呈开口环状,围板、前端盖和后端盖共同围成风道,围板的开口处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引出板和第二引出板,第一引出板与围板的开口一端相切过渡,第二引出板与围板的开口另一端通过圆弧过渡面连接,圆弧过渡面与垂直线的切点到第一引出板的水平距离为125mm至155mm,第二引出板向外倾斜、并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0度至7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出风口与风道连接的一端的尺寸进行调整,并且,对出风口内端至外端之间的截面积进行调整,使得出风口整体从内到外合理的逐渐增大,实现排风量和排风压力的增大,使得排出空气可以传送至更远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蜗壳风机,特别是一种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蜗壳风机广泛应用于抽油烟机等行业,其包括蜗壳、风轮和电机,蜗壳由前端盖、围板和后端盖围成,围板呈开口环状,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在围板的前后两侧,围板、前端盖和后端盖共同围成风道,围板的开口处设有出风口,前端盖和后端盖表面分别设有前进风口和后进风口,后进风口上设有电机架,电机设置在电机架上,风轮设置在风道内、并与电机传动连接。目前抽油烟机用风轮的半径一般为125mm至155mm,其对应的蜗壳的出风口左右两侧平行,使得排出的控制在出风口积聚,不能及时排出,影响出风量,同时,降低了风轮进风口的静压,导致吸烟效果较差。为了克服此问题,有些产品的出风口竖直向上设置,使得出风口与风道连接的一端的宽度尽可能地增大,此时,虽然可以使得风道内的控制快速排出,但是,由于风道内压力较小,以致出风口的空气流速降低,在抽油烟机实际安装应用时,由于排烟通道较长,出风口排气压力较小,以致外界空气倒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增大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包括蜗壳(20),蜗壳(20)由前端盖(4)、围板(5)和后端盖(7)围成,围板(5)呈开口环状,前端盖(4)和后端盖(7)分别设置在围板(5)的前后两侧,围板(5)、前端盖(4)和后端盖(7)共同围成风道(58),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5)的开口处设有出风口(51),出风口(5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引出板(55)和第二引出板(56),第一引出板(55)与围板(5)的开口一端相切过渡,第二引出板(56)与围板(5)的开口另一端通过圆弧过渡面(57)连接,圆弧过渡面(57)与垂直线的切点到第一引出板(55)的水平距离为125mm至155mm,第二引出板(56)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包括蜗壳(20),蜗壳(20)由前端盖(4)、围板(5)和后端盖(7)围成,围板(5)呈开口环状,前端盖(4)和后端盖(7)分别设置在围板(5)的前后两侧,围板(5)、前端盖(4)和后端盖(7)共同围成风道(58),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5)的开口处设有出风口(51),出风口(5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引出板(55)和第二引出板(56),第一引出板(55)与围板(5)的开口一端相切过渡,第二引出板(56)与围板(5)的开口另一端通过圆弧过渡面(57)连接,圆弧过渡面(57)与垂直线的切点到第一引出板(55)的水平距离为125mm至155mm,第二引出板(56)向外倾斜、并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0度至7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渡面(57)与垂直线的切点到第一引出板(55)的水平距离为130mm至1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出板(56)与垂直线的夹角为40度至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渡面(57)朝向出风口(51)内的一侧弧面的半径为7.5mm至9.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蜗壳风机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渡面(57)朝向出风口(51)内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杨士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高途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