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表征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步骤2、根据步骤1所建立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集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步骤3、根据步骤2所采集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计算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成员综合贡献度,进而得到虚拟电池各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综合考虑虚拟电厂内部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对电能量平衡或辅助服务的有效贡献度,确定各自的效益分摊系数,使得效益分摊结果能够反映市场主体的价值贡献,提高市场主体的经济性与竞争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交易
,涉及电力交易的内部效益分摊方法,尤其是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的内部效益分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及各类灵活性负荷资源的广泛接入,借助先进控制系统和通信技术形成的虚拟电厂,可以实现上述可控资源的有效聚合,共同参与电力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提出,鼓励储能设备、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提供辅助服务,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基本原则,按照辅助服务效果对提供有偿辅助服务的辅助服务提供者进行补偿。当前,我国在虚拟电厂协调控制技术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也开展了大量的工程试点。但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虚拟电厂内部各相关主体的效益,是维护市场主体权益、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虚拟电厂为新生事物,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协调控制等技术方面,对内部效益的分摊方法尚未见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的内部效益分摊方法,能够提高市场主体的经济性与竞争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表征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步骤2、根据步骤1所建立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集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步骤3、根据步骤2所采集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计算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成员综合贡献度,进而得到虚拟电池各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结果。而且,所述步骤1的表征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可靠性指标:需求响应情况、电量合格率、计划完成率和设备故障率;(2)经济性指标:电量贡献值、最大功率贡献值和可控容量备用值;(3)可调度性指标:信用等级和信息传输及时性、准确性。而且,所述步骤2所采集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包括:非计划停运次数、未响应次数、等效交易电量、等效发电功率、可调容量、信用评价结果和信息传输打分结果。而且,所述步骤3具体步骤包括:(1)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指标矩阵,数据归一化处理公式如下:指标矩阵R表示为:其中,rij为数据归一化后的指标值,xij为虚拟电厂第i个内部成员第j项指标数据;xj为各内部成员第j项指标数据。(2)基于模糊熵权算法测算指标权重: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Ej,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为虚拟电厂内部成员数量,且如果Pij=0,则定义通过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Wj:其中,m为指标个数,且满足(3)确定虚拟电厂各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系数:式中,Z为内部效益分摊系数矩阵,Z=[z1,…,zi…,zn],zi为第i个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系数;(4)将分摊系数归一化处理,得到综合贡献度αi;(5)计算虚拟电厂各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结果;Ei=Eshare×αiEshare=(Etotal-C)×(1-θ)式中,Eshare为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的待分摊收益;Etotal为电力交易总收益,包含电能量市场收益和辅助服务市场收益,可根据交易中心与虚拟电厂运营商的收益结算数据确定;C为虚拟电厂运营商运营成本,据实计列;θ为虚拟电厂运营商收益率,可由相关市场主体协商确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虚拟电厂参与市场交易的内部效益分摊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综合考虑虚拟电厂内部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对电能量平衡或辅助服务的有效贡献度,确定各自的效益分摊系数,使得效益分摊结果能够反映市场主体的价值贡献,提高市场主体的经济性与竞争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表征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可靠性指标:需求响应情况、电量合格率、计划完成率和设备故障率;(2)经济性指标:电量贡献值、最大功率贡献值和可控容量备用值;(3)可调度性指标:信用等级和信息传输及时性、准确性。如下表所示,步骤2、根据步骤1所建立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集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所述步骤2所采集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包括:非计划停运次数、未响应次数、等效交易电量、等效发电功率、可调容量、信用评价结果和信息传输打分结果。步骤3、根据步骤2所采集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计算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成员综合贡献度,进而得到虚拟电池各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结果。所述步骤3具体步骤包括:(1)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指标矩阵,数据归一化处理公式如下:指标矩阵R表示为:其中,rij为数据归一化后的指标值,xij为虚拟电厂第i个内部成员第j项指标数据;xj为各内部成员第j项指标数据。(2)基于模糊熵权算法测算指标权重: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Ej,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为虚拟电厂内部成员数量,且如果Pij=0,则定义通过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Wj:其中,m为指标个数,且满足(3)确定虚拟电厂各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系数:式中,Z为内部效益分摊系数矩阵,Z=[z1,…,zi…,zn],zi为第i个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系数。(4)将分摊系数归一化处理,得到综合贡献度αi。(5)计算虚拟电厂各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结果:Ei=Eshare×αiEshare=(Etotal-C)×(1-θ)式中,Eshare为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的待分摊收益;Etotal为电力交易总收益,包含电能量市场收益和辅助服务市场收益,可根据交易中心与虚拟电厂运营商的收益结算数据确定;C为虚拟电厂运营商运营成本,据实计列;θ为虚拟电厂运营商收益率,可由相关市场主体协商确定。下面通过具体算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某省电力交易中心电力中长期交易为例,某虚拟电厂运营商整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和可控用电负荷(如电动汽车、可中断负荷),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月度总收益为100万元,运营成本50万元,运营商收益率10%。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各指标月度统计测算及评价结果如下表:数据归一化处理:信息熵Ej和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摊系数计算结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构建表征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n步骤2、根据步骤1所建立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集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n步骤3、根据步骤2所采集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计算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成员综合贡献度,进而得到虚拟电池各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表征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步骤2、根据步骤1所建立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集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
步骤3、根据步骤2所采集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计算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成员综合贡献度,进而得到虚拟电池各内部成员效益分摊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表征虚拟电厂内部成员参与电力交易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1)可靠性指标:需求响应情况、电量合格率、计划完成率和设备故障率;
(2)经济性指标:电量贡献值、最大功率贡献值和可控容量备用值;
(3)可调度性指标:信用等级和信息传输及时性、准确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采集的虚拟电厂内部成员运行数据包括:非计划停运次数、未响应次数、等效交易电量、等效发电功率、可调容量、信用评价结果和信息传输打分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电力交易内部效益分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步骤包括:
(1)数据归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成,袁明珠,薛颖,尹旋,王海宁,王清波,张显,刘永辉,史述红,郑世强,杨宁,嵇士杰,常新,吕经纬,谭昊,张亚丽,胡婉莉,王蕾,李瑞肖,董武军,方印,张倩,李守保,习培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