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和专利>正文

接触式民用交流自动调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79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压器主要专设了抽头转换器和稳定工作状态控制电路,抽头转换器由一个动主触件通过电感线圈耦合一个动副触件所组成的双动触件及消花触件、静触片盘和双向可控硅联接构成,以使调压器换挡时,双动触件中总能有一个触件触头与设在静触片盘的抽头静触片保持联接,达到克服换挡产生间隙断电的目的;并且使消花触件的门极触头总是在调压换挡瞬间之前先行脱离门极静触片,达到关断可控硅,使调压换挡无电火花产生的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由调压器、调压控制电路、过欠压及延时保护电路与伺服电机构成的接触式民用交流自动调压器。目前,公知的民用交流自动调压器大体分二类一类是感应式自动调压器;另一类是接触式民用调压器。前者虽然稳压精度高、速度快、但效率很低,波形失真较严重。后者按控制抽头转换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二种一种是通过转换继电器触点接通普通变压器抽头来实现自动调压的,该种自动调压器效率高、波形好、成本低,但存在稳压精度低和间隙断电和电火花现象。另一种是由继电器或可控硅控制伺服电机带动电刷平滑运动来转换抽头进而实现自动调压的,该种自动调压器的变压器成本高,制作难度大,并且电刷易磨损。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抽头转换无间隙断电和电火花产生且电压波形不失真的接触式民用交流自动调压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置一个由抽头转换动触件、静触片盘、消花触件,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L,双向可控硅KS、框架和绝缘底板组成的变压器抽头转换器。该抽头转换器中动触件是由一个动主触件通过双绕组电感线圈L耦合一个动副触件形成的双动触件。将该动主触件和动副触件以及消花触件通过螺帽、螺钉和绝缘胶板固定在转轴上,且置于由静触片盘、框架、绝缘底板构成的闭合空间内。在同一个静触盘上分别设有五个金属圆圈①由若干段间断金属形成、且与动主、动副触件抽头触头的转动轨迹相同的金属圆圈,该各间断金属片对应构成变压器各抽头静触片圈;②与动主、动副触件的耦合触头的转动轨迹相同的两个金属圆圈,该两个金属圈分别用作耦合静触片圈;③由若干段间断金属片形成的、且与消花触件的门极触头转动轨迹相同的金属圆圈,该各段金属片用作门极静触片圈;④由若干段间断金属片形成的、且与消花触件的主端触头转动轨迹相同的金属圆圈,该各段间断金属片用作主端静触片圈。当电源电压变化时,根据公式U入/U出=N入/N出,伺服电机在调压控制电路继电器的控制下转动,并通过转动件带动转轴转动,使各动触件和消花触件的触头在相应的静触片圈上作接触性擦动,用以改变变压器输入端的线圈匝数采用由动主、动副触件经L耦合而成的双动触件,用于保证调压换档瞬间,动主和动副触件的两抽头触头其中之一始终保持与一个抽头静触片联接,从而克服了换档产生的间隙断电现象。设置一个稳定工作状态控制电路。在该稳定工作状态时,本实新型调压器中的双动触件、消花触件配合转至的位置,恰好保证所设的双向可控硅、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不介入调压器的输出输入电路中。从而使该调压器电压输出波形不失真。该稳定工作状态控制电路由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L,继电器J1、J2二极管D1电阻R0和三极管BG1、BG2组成由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的AB两端分别引线联接二极管D1正极端A′和B′端。双向可控硅的门极G串联一个电阻后与门极静触片圈联接,主端子的T1头与耦合静触片圈串接,T2头联接主端静触片圈后接入电源端。当伺服电机调压转动至即将使动主触件抽头触头换档断离电路时,双向可控硅因门极触头先行脱离门极静触片断开电路而截止。起到避免在动主触件抽头触头换档过程断离电路的瞬间产主由耦合电感线圈L的高电压引起的电火花。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2、本技术抽头转换器结构示意剖视图图3、本技术抽头转换器触片盘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由调压器、调压控制电路、过欠压及延时保护电路,伺服电机及其传动齿轮和外壳构成。调压器主要包括变压器B及其抽头转换器。输出端线圈抽头从220V抽头上引出。动主触件[2]和动副触件[3]的间距设为0.8-0.9cm,各段抽头静触片长1.2-2cm,各段静触片的间距0.5-0.6cm,触头直径0.3-0.4cm。图1、图2、图3所示的抽头转换器由动主触件[2]、动副触件[3]、消花触件[4],静触片盘[1],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L,双向可控硅KS绝缘胶木架框架[7]、绝缘胶板[5]、转轴[10]、及其传动齿轮、螺帽[11]组成。本技术自动调压器自动调压的操作过程是当电源电压升高时,使变压器B的次级电压升高,晶体管BG1导通、从而继电器J1吸合,使伺服电机经齿轮带动双动触件、消花触件的各触头按各自对应设定的轨道作逆时针旋动,当其旋转即将使动主触件抽头触头脱离电路时,门极触头[19]先行移离所设的门极静触片[20],可控硅KS关断,电源经电感耦合线圈L、动副抽头触头[13]与变压器B抽头静触片[14]联接,从而保证当动主触头[12]换档时,输入电路仍然导通,达到无间隙断电、无火花的目的。当动主触件抽头触头换档结束并继续旋动时,可控硅KS因门极触头[19]移至下一个门极静触片[20]而导通,电源经动主触件抽头触头[12]与变压器B下一个高档位静触片联接,达到改变变压器输入端线圈匝数,保证使电路各触件触头输出电压降至稳压值。电源电压下降的调压过程与此类同。本技术具有效率高、稳压精度高、性能可靠、变压器易制作和成本低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由变压器及其抽头转换器、调压控制电路、伺服电机SM、过欠压及延时保护电路构成的接触式民用交流自动调压器,其特征是所设的抽头转换器由转换双动触件、消花触件、静触片盘、双向可控硅KS绝缘底板和框架联接构成;该双动触件由一个动主触件通过一个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L耦合一个动副触件形成;静触片盘上分别设有圆形的金属变压器抽头静触片圈,圆形的金属耦合静触片圈、,圆形的金属门极静触片圈,圆形的金属主端静触片圈;电源电压变化促使继电器J控制伺服电机SM转动,并通过传动件带动转轴转动,使双动触件和消花触件的触头、、、、、分别在各自相应的静触片圈、、、、上作接触性擦动,用于改变变压器线圈匝数达到自动调压;所设的稳定工作状态控制电路由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继电器J1、J2,二极管D1、电阻R0各三极管BG1、BG2组成,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的AB两端引线联接二极管D正极端A′和B′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是变压器抽头静触片圈[14]由若干段间断金属片形成,其圈的大小与动主、动副触件抽头触头[12]、[13]的转动轨迹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是耦合静触金属圆圈[17]、[18]的大小与动主、动副触件的耦合触头[15]、[16]的转动轨迹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是门极静触片圈[20]由若干段间断金属片形成,其圈的大小与门极触头[19]转动轨迹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是主端静触片圈[22]由若干段间断金属片形成,其圈大小与主端触头[21]转动轨迹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是双向可控硅的门极G串联一个电阻R1后与门极静触片[20]联接;其主端子的T1头与耦合静触片[17]联接,其主端子的T2头联接主端静触片[22]后接入电源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是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L的一端与耦合静触片[18]联接;其另一端接主端静触片[22]与主端子T2相接的结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压器,其特征是动主触件[2]和动副触件[3]分置在转轴[10]两侧、并夹在两个套在转轴[10]上的两块缘板[5]之间,依靠螺帽夹紧和固定在转轴上,主动触件[2]和动副触件[3]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变压器及其抽头转换器、调压控制电路、伺服电机SM、过欠压及延时保护电路构成的接触式民用交流自动调压器,其特征是所设的抽头转换器由转换双动触件、消花触件[4]、静触片盘[1]、双向可控硅KS绝缘底板和框架联接构成;该双动触件由一个动主触件[2]通过一个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L耦合一个动副触件[3]形成;静触片盘[1]上分别设有圆形的金属变压器抽头静触片圈[14],圆形的金属耦合静触片圈[17]、[18],圆形的金属门极静触片圈[20],圆形的金属主端静触片圈[22];电源电压变化促使继电器J控制伺服电机SM转动,并通过传动件带动转轴转动,使双动触件和消花触件[4]的触头[12]、[13]、[15]、[16]、[19]、[21]分别在各自相应的静触片圈[14]、[17]、[18]、[20]、[22]上作接触性擦动,用于改变变压器线圈匝数达到自动调压;所设的稳定工作状态控制电路由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继电器J↓[1]、J↓[2],二极管D↓[1]、电阻R↓[0]各三极管BG↓[1]、BG↓[2]组成,双绕组耦合电感线圈的AB两端引线联接二极管D正极端A′和B′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和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