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支撑杆的支撑板;两支撑杆的同一端均设有抱箍安装座,抱箍安装座上设有抱箍;两支撑杆的一个支撑杆内设有导线通孔,导线通孔中设有导线,所述的两支撑杆的一个支撑杆内远离抱箍安装座的端部设有与导线通孔相通的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的一端与导线固定连接,滑块的一端设有钩型部;所述的两支撑杆的一个支撑杆内靠近抱箍安装座的端部设有出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使得电力工人可以较为方便的从立柱上的爬梯移动至立柱之间的连接管上,并且在工人移动过程中,较佳的保护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特高压组塔施工时,钢管塔的主管直径在1米左右。线路施工过程组装角钢塔时,施工人员从主材移动至水平材及斜材时主要借助安全带或安全绳。然而在钢管塔施工时,施工人员从主管移动至水平材借用安全带时,安全带过短;借助安全绳时,施工人员移动至水平材时无法取下挂在主管上的安全绳头。因此施工人员在移动时易失去保护,发生坠塔事故,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施工单位的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两个整体呈圆弧形的支撑杆,两支撑杆呈上下相对设置,两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支撑杆的支撑板;两支撑杆的同一端均设有抱箍安装座,抱箍安装座上设有抱箍安装槽,抱箍安装槽开口处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安装通孔,抱箍安装槽中设有抱箍,抱箍安装座上设有穿过安装通孔且用于将抱箍安装在抱箍安装座上的第一螺栓以及螺母;两支撑杆的一个支撑杆内设有沿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的导线通孔,导线通孔中设有导线,所述的两支撑杆的一个支撑杆内远离抱箍安装座的端部设有与导线通孔相通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可滑动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导线固定连接,滑块的一端设有与水平拉索相配合的钩型部;所述的两支撑杆的一个支撑杆内靠近抱箍安装座的端部设有出线孔,导线的端部穿过出线孔伸出导线通孔。本技术既使得电力工人可以较为方便的从立柱上的爬梯移动至立柱之间的连接管上,并且在工人移动过程中,对工人提供了较佳的保护,避免了工人从电塔上掉落,较佳的保护了工人的生命安全。作为优选,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对导线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沿固定座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座通孔,固定座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且轴线方向垂直于固定座通孔轴线方向设置的螺孔,螺孔中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第二螺栓。通过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的设置,能够较为方便的完成对于导线的固定。作为优选,两支撑杆的另一个支撑杆上设有垂直于支撑板高度方向设置的弧形板。通过本技术的弧形板的设置,使得电力工人可踩着弧形板从爬梯向连接管处移动,从而方便了工人在支撑杆上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两支撑杆的一个支撑杆上设有可在该支撑杆上滑动的环形板,环形板的底端设于环形板通孔。通过本技术的环形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安全绳可以较为稳定的随着工人的移动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特高压电塔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的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的C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图2中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中的固定机构的剖视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10、立柱;120、爬梯;130、连接管;140、水平拉索;210、支撑杆;220、支撑板;230、抱箍安装座;240、滑块;250、弧形板;260、环形板;261、环形板;310、抱箍安装槽;320、连接部;330、抱箍;340、第一螺栓;350、螺母;510、安装通孔;520、导线通孔;530、导线;540、出线孔;610、滑槽;710、钩型部;810、固定座;820、固定座通孔;830、螺孔;840、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两个整体呈圆弧形的支撑杆210,两支撑杆210呈上下相对设置,两支撑杆210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支撑杆210的支撑板220;两支撑杆210的同一端均设有抱箍安装座230,抱箍安装座230上设有抱箍安装槽310,抱箍安装槽310开口处设有连接部320,连接部320上设有安装通孔510,抱箍安装槽310中设有抱箍330,抱箍安装座230上设有穿过安装通孔510且用于将抱箍330安装在抱箍安装座230上的第一螺栓340以及螺母350;两支撑杆210的一个支撑杆210内设有沿支撑杆210长度方向设置的导线通孔520,导线通孔520中设有导线530,所述的两支撑杆210的一个支撑杆210内远离抱箍安装座230的端部设有与导线通孔520相通的滑槽610,滑槽610内设有可滑动的滑块240,滑块240的一端与导线530固定连接,滑块240的一端设有与水平拉索相配合的钩型部710;所述的两支撑杆210的一个支撑杆210内靠近抱箍安装座230的端部设有出线孔540,导线530的端部穿过出线孔540伸出导线通孔520。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在工人攀爬立柱110上的爬梯120时携带该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当工人攀爬至工作位置后,将上端部支撑杆210上的钩型部710搭在水平拉索140上,之后将两支撑杆210上的抱箍330固定在爬梯120上,随后拉紧导线530并将导线530固定使得上端部支撑杆210的端部固定在水平拉索140上,之后工人可将安全绳的一端固定在上端部的支撑杆210上并将安全绳的另一端系在身体上,之后工人即可踩着下端部的支撑杆210移动至连接管130上。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既使得电力工人可以较为方便的从立柱110上的爬梯120移动至立柱110之间的连接管130上,并且在工人移动过程中,对工人提供了较佳的保护,避免了工人从电塔上掉落,较佳的保护了工人的生命安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20上设有用于对导线530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座810,固定座810上设有沿固定座810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座通孔820,固定座810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且轴线方向垂直于固定座通孔820轴线方向设置的螺孔830,螺孔830中设有与螺孔830相配合的第二螺栓840。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结构的设置,能够在该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使用时,将导线530穿过固定座通孔820,在导线530拉紧后拧动第二螺栓840对导线530进行固定,从而较为方便的完成了对于导线530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两支撑杆210的另一个支撑杆210上设有垂直于支撑板220高度方向设置的弧形板250。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弧形板250的设置,使得电力工人可踩着弧形板250从爬梯120向连接管130处移动,从而方便了工人在支撑杆210上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支撑杆210的一个支撑杆210上设有可在该支撑杆210上滑动的环形板260,环形板260的底端设于环形板通孔261。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环形板260的设置,使得电力可将安全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整体呈圆弧形的支撑杆(210),两支撑杆(210)呈上下相对设置,两支撑杆(210)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支撑杆(210)的支撑板(220);两支撑杆(210)的同一端均设有抱箍安装座(230),抱箍安装座(230)上设有抱箍安装槽(310),抱箍安装槽(310)开口处设有连接部(320),连接部(320)上设有安装通孔(510),抱箍安装槽(310)中设有抱箍(330),抱箍安装座(230)上设有穿过安装通孔(510)且用于将抱箍(330)安装在抱箍安装座(230)上的第一螺栓(340)以及螺母(350);两支撑杆(210)的一个支撑杆(210)内设有沿支撑杆(210)长度方向设置的导线通孔(520),导线通孔(520)中设有导线(530),所述的两支撑杆(210)的一个支撑杆(210)内远离抱箍安装座(230)的端部设有与导线通孔(520)相通的滑槽(610),滑槽(610)内设有可滑动的滑块(240),滑块(240)的一端与导线(530)固定连接,滑块(240)的一端设有与水平拉索相配合的钩型部(710);所述的两支撑杆(210)的一个支撑杆(210)内靠近抱箍安装座(230)的端部设有出线孔(540),导线(530)的端部穿过出线孔(540)伸出导线通孔(520)。/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特高压杆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整体呈圆弧形的支撑杆(210),两支撑杆(210)呈上下相对设置,两支撑杆(210)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支撑杆(210)的支撑板(220);两支撑杆(210)的同一端均设有抱箍安装座(230),抱箍安装座(230)上设有抱箍安装槽(310),抱箍安装槽(310)开口处设有连接部(320),连接部(320)上设有安装通孔(510),抱箍安装槽(310)中设有抱箍(330),抱箍安装座(230)上设有穿过安装通孔(510)且用于将抱箍(330)安装在抱箍安装座(230)上的第一螺栓(340)以及螺母(350);两支撑杆(210)的一个支撑杆(210)内设有沿支撑杆(210)长度方向设置的导线通孔(520),导线通孔(520)中设有导线(530),所述的两支撑杆(210)的一个支撑杆(210)内远离抱箍安装座(230)的端部设有与导线通孔(520)相通的滑槽(610),滑槽(610)内设有可滑动的滑块(240),滑块(240)的一端与导线(530)固定连接,滑块(240)的一端设有与水平拉索相配合的钩型部(710);所述的两支撑杆(210)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启云,单长孝,王超,吕猛,范成祥,孙寒非,黄勇,王杰,童鑫,宋凌蔺,石伟,徐鹏飞,曹世雄,吴明春,张文涛,苗彭平,谢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