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形柱与剪力墙相交处的模板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9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形柱与剪力墙相交处的模板固定结构,包括圆形柱模板和设置在圆形柱模板两侧的剪力墙模板,所述圆形柱模板上设置有若干水平的固定钢带,所述固定钢带的中部贴合所述圆形柱模板设置、两侧与剪力墙模板连接,固定钢带的中部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竖向支撑,所述第一竖向支撑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钢管,固定钢带的两侧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二竖向支撑,所述第二竖向支撑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钢管,所述第二固定钢管上设置有对拉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圆形柱与剪力墙相交处模板固定时钢带需要穿过混凝土进行固定,钢带难以回收,后续拆模困难的问题,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形柱与剪力墙相交处的模板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形柱与剪力墙相交处的模板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的造型越来越多样化,结构也逐渐变得复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圆形柱具有占地面积小,造型美观等优点,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被广泛采用,圆形混凝土模板施工也随之产生。现有技术中,对圆形柱模板加固时通常是使用圆形整体钢带,在圆形模板外加设圆形整体钢带,然后在模板四周分别加设竖直的木方,水平面内用四根钢管固定木方,实现模板的固定,但是在遇到墙柱交接位置时,即圆形柱与剪力墙连接处需要同时进行浇筑,这时候用到的圆形整体钢带加设在圆形柱模板外侧,在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圆形整体钢带嵌固于混凝土墙体中无法取出,只能切断,这种方式导致钢带难以回收且存在渗漏隐患,后续拆模难度,且增加了后期修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圆形柱与剪力墙相交处模板固定时钢带需要穿过混凝土进行固定,导致钢带难以回收,后续拆模困难且增加修补成本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圆形柱与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圆形柱与剪力墙相交处的模板固定结构,包括圆形柱模板(1)和设置在圆形柱模板(1)两侧的剪力墙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柱模板(1)上设置有若干水平的固定钢带(3),所述固定钢带(3)的中部贴合所述圆形柱模板(1)设置、两侧与剪力墙模板(2)连接,固定钢带(3)的中部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竖向支撑(4),所述第一竖向支撑(4)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钢管(5),所述第一固定钢管(5)用于卡紧所述第一竖向支撑(4),固定钢带(3)的两侧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二竖向支撑(6),所述第二竖向支撑(6)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钢管(7),所述第二固定钢管(7)上设置有对拉螺栓(8),所述对拉螺栓(8)穿设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形柱与剪力墙相交处的模板固定结构,包括圆形柱模板(1)和设置在圆形柱模板(1)两侧的剪力墙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柱模板(1)上设置有若干水平的固定钢带(3),所述固定钢带(3)的中部贴合所述圆形柱模板(1)设置、两侧与剪力墙模板(2)连接,固定钢带(3)的中部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竖向支撑(4),所述第一竖向支撑(4)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钢管(5),所述第一固定钢管(5)用于卡紧所述第一竖向支撑(4),固定钢带(3)的两侧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二竖向支撑(6),所述第二竖向支撑(6)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钢管(7),所述第二固定钢管(7)上设置有对拉螺栓(8),所述对拉螺栓(8)穿设在剪力墙模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形柱与剪力墙相交处的模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柱模板(1)包括两个弧形板,所述剪力墙模板(2)包括两块长方形板,圆形柱模板(1)的高度大于剪力墙模板(2)的高度,剪力墙模板(2)与圆形柱模板(1)的中部两侧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凹凸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伟李元昊梁尚武少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