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调整工位的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8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篮,尤其为一种方便调整工位的吊篮,包括吊篮、第一转筒、第二转筒、限位盘、链条、撑杆、连接环和第一连接杆,所述吊篮的顶部设置有撑杆,所述吊篮的后侧设置有楼体,所述楼体的顶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旋转轴、第一连接杆、主动齿轮,所述旋转轴和撑杆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中心处套接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咬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筒、第二转筒,且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分别置于吊篮的顶部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进行不同高度的工位进行调整,且保证了吊篮持续处于水平状态,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调整工位的吊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篮,具体为一种方便调整工位的吊篮。
技术介绍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作用于幕墙安装,外墙清洗,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高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出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可用于大型罐体、桥梁和大坝等工程的作业,而目前很多吊篮在使用过程中重力方向上的不同高度的工位的调整不够便利,特别是在进行楼体外墙作业时,同时易出现空中晃动,左右倾斜的情况出现,因此需要一种方便调整工位的吊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整工位的吊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整工位的吊篮,包括吊篮、第一转筒、第二转筒、限位盘、链条、撑杆、连接环和第一连接杆,所述吊篮的顶部设置有撑杆,所述吊篮的后侧设置有楼体,所述楼体的顶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旋转轴、第一连接杆、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调整工位的吊篮,包括吊篮(1)、第一转筒(3)、第二转筒(4)、限位盘(5)、链条(6)、撑杆(7)、连接环(8)和第一连接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1)的顶部设置有撑杆(7),所述吊篮(1)的后侧设置有楼体(2),所述楼体(2)的顶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旋转轴(18)、第一连接杆(9)、主动齿轮(12),所述旋转轴(18)和撑杆(7)通过第二连接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9)上中心处套接有从动齿轮(10),且从动齿轮(10)和主动齿轮(12)咬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2)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箱(13),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筒(3)、第二转筒(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调整工位的吊篮,包括吊篮(1)、第一转筒(3)、第二转筒(4)、限位盘(5)、链条(6)、撑杆(7)、连接环(8)和第一连接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1)的顶部设置有撑杆(7),所述吊篮(1)的后侧设置有楼体(2),所述楼体(2)的顶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旋转轴(18)、第一连接杆(9)、主动齿轮(12),所述旋转轴(18)和撑杆(7)通过第二连接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9)上中心处套接有从动齿轮(10),且从动齿轮(10)和主动齿轮(12)咬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2)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箱(13),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筒(3)、第二转筒(4),且第一转筒(3)和第二转筒(4)分别置于吊篮(1)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一转筒(3)和第二转筒(4)两侧均套设有限位盘(5),所述限位盘(5)和第二连接杆(11)之间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7),所述限位盘(5)、旋转轴(18)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14)、第二安装座(15),所述第一安装座(14)、第二安装座(15)和楼体(2)均通过固定螺栓(16)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转筒(3)、第二转筒(4)和吊篮(1)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晨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