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锚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5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用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锚固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埋件埋深大、无法原位更换、无法精确计算进行受力分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锚固件,其包括类椭球体结构的第一部件、管状结构的第二部件,管口密封圈结构的第三部件;使用状态下,预埋件可以依次穿过第三部件、第二部件并与第一部件固定连接;第一部件垂直于第一预制孔轴线的中截面的短轴长度大于第二部件管状结构的外径;第三部件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的指示方向用于指示第一部件垂直于第一预制孔轴线的中截面的短轴延展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辅助锚固件能够精准预埋,实现预埋件的原位更换,缩短预埋件更换工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锚固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用零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锚固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及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为实现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通常采用建筑预埋技术来解决。目前预埋技术以预埋件为主,现有预埋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钢筋或者锚杆出现锈蚀或者损坏,无法进行原位更换,需要重新安装,安装不便,维护成本高昂,且影响美观;并且现有技术中,预埋件的锚固深度深,易与主筋干涉,施工人员常为了埋设预埋件而把主筋锯断,导致建筑安全隐患;此外,预埋件周围,尤其是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影响预埋件的承载能力。同时,现有预埋件的结构无法准确进行受力分析,预埋件各方向承载能力无针对性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埋件埋深大、无法原位更换、无法精确进行受力分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锚固件,所述辅助锚固件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为类椭球体结构,所述第二部件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三部件为管口密封圈结构;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锚固件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其中:/n所述第一部件为类椭球体结构,所述第二部件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三部件为管口密封圈结构;/n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部件同轴分别设置有第一预制孔、第二预制孔、第三预制孔;使用状态下,外部连接件可以依次穿设所述第三预制孔、所述第二预制孔,并通过所述第一预制孔与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预制孔轴线的中截面的短轴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管状结构的外径;/n所述第三部件设置有导向部,使用状态下,所述导向部的指示方向为所述第一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预制孔轴线的中截面的短轴延展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锚固件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为类椭球体结构,所述第二部件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三部件为管口密封圈结构;
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部件同轴分别设置有第一预制孔、第二预制孔、第三预制孔;使用状态下,外部连接件可以依次穿设所述第三预制孔、所述第二预制孔,并通过所述第一预制孔与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预制孔轴线的中截面的短轴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管状结构的外径;
所述第三部件设置有导向部,使用状态下,所述导向部的指示方向为所述第一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预制孔轴线的中截面的短轴延展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底部为第一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垂直于所述第一预制孔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作用面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预制孔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孔未贯通至所述第一作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件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反,所述侧壁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壁并形成密封,所述侧壁的第二端向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以形成中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原冯慧慧田红芬
申请(专利权)人:法施达大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