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4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包括植生槽、竹骨架、基质球、吸水海绵和填充土壤,所述植生槽为具有一定深度的种植穴,沿山地风电场高陡软质岩边坡顺坡设置,开口向上;所述竹骨架为保留底部节膜的一截竹段,由依次从下往上连接的底部节膜、长圆柱形竹筒和U形竹片组成;在所述节膜上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吸水海绵为能够吸收存水的海绵,内嵌置于竹筒中,所述基质球放在所述吸水海绵上;所述竹骨架在所述植生槽内,填充土壤填充所述竹骨架和所述植生槽的间隙,并覆盖所述基质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所用材料生态环保,另一方面保证了整个结构的保水保土和排水透气,良好的保证了植物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
本技术属于山地风电场生态护坡
,具体涉及一种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植生槽护坡技术在南方山地风电场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在高陡软质岩边坡防护,在边坡上开挖一个顺坡向上的种植穴,在种植穴内添加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土和种子进行坡面复绿。由于我国南方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目前南方山地风电场的植生槽护坡技术主要存在雨水和喷灌过程中营养土和种子流失,且保水排水效果差等问题。而在公路、矿山等领域广泛采用的植生槽辅以钢筋和混泥土等成分,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植生槽建设的成本,另一方面钢筋混泥土等材料又会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用于南方山地风电场护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地风电场尤其是南方山地风电场的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本技术主要原料山竹选自当地林区,生态环保,原料成本低,本技术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排水性,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植物生长营养土和种子的流失。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包括植生槽、竹骨架、基质球、吸水海绵和填充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槽为具有一定深度的种植穴,沿山地风电场高陡软质岩边坡顺坡设置,开口向上;所述竹骨架为保留底部节膜的一截竹段,由依次从下往上连接的底部节膜、长圆柱形竹筒和U形竹片组成,所述竹骨架长18~25cm,所述竹筒高为3~5cm,所述竹片厚为2~3cm;在所述节膜上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吸水海绵为能够吸收存水的海绵,内嵌置于竹筒中;所述基质球放在所述吸水海绵上;所述竹骨架在所述植生槽内,填充土壤填充所述竹骨架和所述植生槽的间隙,并覆盖所述基质球。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高陡软质岩边坡包括坡度大于等于60°的土质边坡、土石边坡和/或风化岩边坡;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植生槽深度为13~25cm,内直径为15~17cm,方形或者圆柱形;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植生槽开口向上,其法线与边坡坡面的夹角50~65°,植生槽在高陡软质岩边坡之间的间距为25~30cm;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竹骨架由山地风电场林区的楠竹或者多年生竹子制成,直径13~15cm,节间长度20~50cm;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节膜上设有小孔9~13个,所述小孔直径为7~10mm;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节膜上设有并排设置的3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直径为7~10mm;所述基质球还包括绑绳,所述可降解纤维袋上设有绑绳封口,所述绑绳穿过固定孔将所述基质球与所述竹骨架连接;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营养土为当地剥离的表土或腐殖土,每个基质球内放置1~2g植物种子;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吸水海绵为圆柱形,直径为13~15cm,高2~3cm,与节膜紧密贴合;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填充土壤为因风电场建设开挖的土壤,在植生槽底部铺1~1.5cm厚填充土壤,填充土壤分散于植生槽内剩余空隙并覆盖所述基质球。本技术一方面所用材料生态环保,另一方面保证了整个结构的保水保土和排水透气,良好的保证了植物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本技术具有基础材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的保水和排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扩张和植物的生长、且有效减少了土壤的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竹骨架主视半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竹骨架右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竹骨架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基质球结构示意图;图中:1-竹骨架;11-节膜;12-上竹间;121-竹筒;122-竹片;2-基质球;3-吸水海绵;4-填充土壤;5-绑绳;6-植生槽;7-小孔;8-固定孔;9-高陡软质岩边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一种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包括植生槽6、竹骨架1、基质球2、吸水海绵3和填充土壤4,所述植生槽6为具有一定深度的种植穴,沿山地风电场高陡软质岩边坡9顺坡设置,开口向上;所述高陡软质岩边坡9包括坡度大于等于60°的土质边坡、土石边坡和风化岩边坡,本实施例中,所述高陡软质岩边坡9坡度为70°;所述植生槽6深度为13~25cm,内直径为15~17cm,方形或者圆柱形;所述植生槽6开口向上,其法线与边坡坡面的夹角50~65°,植生槽6在高陡软质岩边坡之间的间距为25~30cm;所述竹骨架1为保留底部节膜的一截竹段,由依次由下往上连接的底部节膜、长圆柱形竹筒和U形竹片组成,所述竹骨架长18~25cm,所述竹筒高为3~5cm,所述竹片厚为2~3cm;所述竹骨架1为保留底部节膜的一截竹段,由依次由下往上连接的底部节膜、长圆柱形竹筒和U形竹片组成,所述竹骨架1长18~25cm,所述竹筒121高为3~5cm,所述竹片122厚为2~3cm;所述竹骨架1由山地风电场林区的楠竹或者多年生竹子制成,直径13~15cm,节间长度20~50cm;所述竹片122上设有并排设置的3个固定孔8,所述固定孔8直径为7~10mm;所述节膜上设有小孔7~13个,所述小孔7直径为7~10mm;所述吸水海绵3为能够吸收存水的海绵,内嵌置于竹筒中;所述吸水海绵3为圆柱形,直径13~15cm,高2~3cm,内嵌置于竹筒中,其一端面与节膜紧密贴合;所述基质球2由可降解纤维袋、绑绳5、营养土和植物种子组成,所述营养土和植物种子混合均匀后包裹在可降解纤维袋内,再用绑绳5封口,所述基质球2放在所述吸水海绵3上;所述绑绳5穿过固定孔8将所述基质球2与所述竹骨架1连接;所述营养土为当地剥离的表土或腐殖土,每个基质球2内放置1~2g植物种子;所述竹骨架1植入所述植生槽6内,再用填充土壤4填充所述竹骨架1和所述植生槽6的间隙,并覆盖所述基质球2;所述填充土壤4为因风电场建设开挖的土壤,在植生槽6底部铺1~1.5cm厚填充土壤,其他填充土壤分散于植生槽6内剩余空隙并覆盖所述基质球2。本技术山地风电场尤其是适用于南方山地风电场的高陡软质岩边坡(坡度大于等于60°的土质边坡、土石边坡和风化岩边坡)。在山地风电场高陡软质岩边坡设置本技术前,首先清理山地风电场高陡软质岩边坡表面的浮石、杂草等,用钻孔机等在坡面每25cm~30cm钻一个法线与边坡坡面成50~65°夹角的方形或者圆柱形植生槽6,植生槽6开口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包括植生槽、竹骨架、基质球、吸水海绵和填充土壤,其特征在于,/n所述植生槽为具有一定深度的种植穴,沿山地风电场高陡软质岩边坡顺坡设置,开口向上;/n所述竹骨架为保留底部节膜的一截竹段,由依次从下往上连接的底部节膜、长圆柱形竹筒和U形竹片组成,所述竹骨架长18~25cm,所述竹筒高为3~5cm,所述竹片厚为2~3cm;/n在所述节膜上设有若干小孔;/n所述吸水海绵为能够吸收存水的海绵,内嵌置于竹筒中,/n所述基质球放在所述吸水海绵上;/n所述竹骨架在所述植生槽内,填充土壤填充所述竹骨架和所述植生槽的间隙,并覆盖所述基质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包括植生槽、竹骨架、基质球、吸水海绵和填充土壤,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生槽为具有一定深度的种植穴,沿山地风电场高陡软质岩边坡顺坡设置,开口向上;
所述竹骨架为保留底部节膜的一截竹段,由依次从下往上连接的底部节膜、长圆柱形竹筒和U形竹片组成,所述竹骨架长18~25cm,所述竹筒高为3~5cm,所述竹片厚为2~3cm;
在所述节膜上设有若干小孔;
所述吸水海绵为能够吸收存水的海绵,内嵌置于竹筒中,
所述基质球放在所述吸水海绵上;
所述竹骨架在所述植生槽内,填充土壤填充所述竹骨架和所述植生槽的间隙,并覆盖所述基质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陡软质岩边坡包括坡度大于等于60°的土质边坡、土石边坡/或风化岩边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南方山地风电场环保型植生槽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槽深度为13~25cm,内直径为15~17cm,方形或者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锡江肖超群吴刚龙海飚徐昌宏高革命王卫红张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