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及其垃圾处理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523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中垃圾收集装置,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前端设置第一入口,所述第一腔室下方设置泵口,泵口通过管路与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后方设置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腔室内置滤水部,所述第一入口与滤水部连通,泵口位于滤水部外,所述滤水部将入口和泵口分隔。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前方设置第二入口,第二腔室下方设置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与第一出口对接;所述第二腔室内置活塞,活塞从对接处向后滑动、使第一腔室内垃圾从第一出口经第二入口进入第二腔室、从第二腔室下方流出第二腔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在任意需要处理水中垃圾的湖泊河流中都可以使用,不限制场所地点;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流畅,后期维护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及其垃圾处理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中垃圾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及其垃圾站。
技术介绍
目前水体垃圾处理的方式大多为人工清理,现在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几乎全部是有以前的渔船改装的,打捞队员们使用捞兜进行垃圾打捞,工作效率十分低下,部分湖汊草丛里积存有一些不干净的漂浮物,工人迫不得已时要下水打捞,人工清污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达不到理想的清污效果。现有技术中有“CN201620682978.5”依靠网捞垃圾,其工作效率慢;另外在收集水中垃圾过程中,垃圾的含水量往往很多,垃圾整体较重,不便转移;因此在水体垃圾处理过程中,大多需要做水分离,不然垃圾的含水量往往很多,垃圾整体较重,不便转移;现有技术中的水分离大多是将垃圾收集之后再做分离,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前端设置第一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腔室,/n所述第一腔室前端设置第一入口,所述第一腔室下方设置泵口,泵口通过管路与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后方设置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腔室内置滤水部,所述第一入口与滤水部连通,泵口位于滤水部外,所述滤水部将入口和泵口分隔;/n第二腔室,/n第二腔室前方设置第二入口,第二腔室下方设置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与第一出口对接;所述第二腔室内置活塞,活塞从对接处向后滑动、通过真空吸力使第一腔室内垃圾从第一出口经第二入口进入第二腔室、从第二出口流出第二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前端设置第一入口,所述第一腔室下方设置泵口,泵口通过管路与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后方设置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腔室内置滤水部,所述第一入口与滤水部连通,泵口位于滤水部外,所述滤水部将入口和泵口分隔;
第二腔室,
第二腔室前方设置第二入口,第二腔室下方设置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与第一出口对接;所述第二腔室内置活塞,活塞从对接处向后滑动、通过真空吸力使第一腔室内垃圾从第一出口经第二入口进入第二腔室、从第二出口流出第二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部为空心柱,在所述空心柱的两端设置凸出于空心柱表面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使空心柱与第一腔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空心柱安装在第一腔室内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布满网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源吕嘉宁严天宏李雨诗梁策张熠辉潘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