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区块链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48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4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区块链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时,包括:向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发送备份请求,所述备份请求包括对应于第一区块链网络的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备份成功,所述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由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区块头信息成功保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后生成;将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数据备份至目标存储空间中。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节点交集中的节点,所述节点交集为第一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与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的交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区块链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区块链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区块链是一种能够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其能够把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务以区块为单位进行存储,并以密码学算法将区块按时间先后顺序连接,形成类似链条的一种数据结构。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以及不可篡改等特点,其在诸多方面都有着较高的应用前景。相关场景中,区块链网络也会面临网络损坏的问题,此时可以依据备份文件来对区块链网络进行恢复。然而,区块链网络在备份恢复过程中会失去区块链网络共识可信的优点,从而导致相关的安全性问题。例如,备份账本数据可能经过篡改,进而导致恢复的账本出现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区块链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区块链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节点交集中的节点,所述节点交集为第一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与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的交集,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发送备份请求,所述备份请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的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备份成功,所述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由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区块头信息成功保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后生成;将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数据备份至目标存储空间中。可选地,还包括:向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发送备份恢复请求,所述备份恢复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身份信息;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区块头信息;根据所述区块头信息以及对应于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中的区块数据恢复所述第一区块链;将所述第一区块链广播至所述节点交集中的其他节点。可选地,所述向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发送备份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中发起交易阻塞事件;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写入备份记录信息。可选地,所述第一节点运行有与所述第一节点系统隔离的智能合约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智能合约装置执行以下操作:向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四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备份请求,所述配置信息备份请求包括加密配置信息集合以及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的哈希值,其中,所述目标节点包括所述节点交集中的每一节点,所述加密配置信息集合包括由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加密得到的加密配置信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四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确定所述配置信息备份成功,所述配置信息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由所述第四节点在所述加密配置信息集合以及各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的哈希值成功保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后生成。可选地,所述操作还包括:获取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生成对应于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加密秘钥;针对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通过与该目标节点相对应的加密秘钥进行加密,得到该目标节点的加密配置信息;对每一所述加密秘钥进行秘钥混淆,生成对应于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混淆秘钥;将各所述混淆秘钥发送至所述混淆秘钥相对应的目标节点。可选地,所述对每一所述加密秘钥进行秘钥混淆,生成对应于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混淆秘钥,包括:将每一所述加密秘钥分割为目标数量个秘钥段,所述目标数量为所述目标节点的数量;通过如下公式生成所述混淆秘钥:I={(i,1),(i+1,2)...,(n,n-i+1),...(n-i,n-1),(n-i+1,n)}其中,I为第i个目标节点的混淆秘钥,该混淆秘钥I包括n个秘钥段,n为所述目标节点的数量,(i,x)为由第i个目标节点的加密秘钥分割得到的第x个秘钥段,i∈[1,n],x∈[1,n],i和x为正整数。可选地,所述操作还包括:向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五节点发送配置信息恢复请求;接收所述第五节点发送的所述加密配置信息集合以及各所述配置信息的哈希值;获取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混淆秘钥,所述混淆秘钥由对每一目标节点所对应的加密秘钥进行秘钥混淆生成,所述加密秘钥为加密该目标节点所对应的配置信息时所使用的秘钥;基于每一所述混淆秘钥确定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加密秘钥;通过每一所述加密秘钥对所述加密配置信息集合进行解密,得到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通过所述哈希值对解密得到的每一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校验;在校验成功时,基于每一所述配置信息恢复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节点配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区块链的方法,应用于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备份请求,所述第一节点为节点交集中的节点,所述节点交集为第一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的交集,所述备份请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的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对所述区块头信息进行校验;在校验成功时,将所述区块头信息保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备份成功通知消息。可选地,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备份恢复请求;对所述备份恢复请求中的所述第一节点的身份信息进行校验;在校验成功时,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区块头信息。可选地,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节点中的智能合约装置发送的配置信息备份请求,所述配置信息备份请求包括加密配置信息集合以及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的哈希值,所述加密配置信息集合包括由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加密得到的加密配置信息,所述目标节点包括所述节点交集中的每一节点,所述智能合约装置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系统隔离;将所述加密配置信息集合以及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的哈希值保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备份成功通知消息。可选地,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节点中的智能合约装置发送的配置信息恢复请求;向所述智能合约装置发送所述加密配置信息集合以及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的哈希值。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区块链的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节点交集中的节点,所述节点交集为第一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与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的交集,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发送备份请求,所述备份请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的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备份成功,所述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由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区块头信息成功保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后生成;执行模块,用于将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数据备份至目标存储空间中。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区块链网络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区块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节点交集中的节点,所述节点交集为第一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与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的交集,所述方法包括:/n向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发送备份请求,所述备份请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的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n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备份成功,所述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由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区块头信息成功保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后生成;/n将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数据备份至目标存储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区块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节点交集中的节点,所述节点交集为第一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与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的交集,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发送备份请求,所述备份请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的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头信息备份成功,所述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由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区块头信息成功保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后生成;
将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数据备份至目标存储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三节点发送备份恢复请求,所述备份恢复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身份信息;
接收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的区块头信息;
根据所述区块头信息以及对应于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中的区块数据恢复所述第一区块链;
将所述第一区块链广播至所述节点交集中的其他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发送备份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中发起交易阻塞事件;
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写入备份记录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运行有与所述第一节点系统隔离的智能合约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智能合约装置执行以下操作:
向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第四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备份请求,所述配置信息备份请求包括加密配置信息集合以及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的哈希值,其中,所述目标节点包括所述节点交集中的每一节点,所述加密配置信息集合包括由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加密得到的加密配置信息;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四节点发送的配置信息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确定所述配置信息备份成功,所述备份成功通知消息由所述第四节点在所述加密配置信息集合以及各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的哈希值成功保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后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还包括:
获取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
生成对应于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加密秘钥;
针对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通过与该目标节点相对应的加密秘钥进行加密,得到该目标节点的加密配置信息;
对每一所述加密秘钥进行秘钥混淆,生成对应于每一所述目标节点的混淆秘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瀚何光宇徐石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