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交异性板桥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斜拉桥主梁桥面系构造,具体来说是一种正交异性板桥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城市汽车交通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景观和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城市景观桥得以迅速发展。中等跨径景观桥常使用钢主梁方案,钢主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一直是困恼工程界的难题。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直接承受车轮荷载,车轮荷载通过桥面铺装扩散后作用于钢桥面顶面,通过纵向加劲肋传递到横隔板,从横隔板传递到主梁腹板。车轮荷载作用于纵向加劲肋内或者作用于加劲肋外,桥面板局部变形不同。纵向加劲肋和桥面板组成的板件不断承担车轮动载,其疲劳问题突出,经常导致顶板U肋与顶板焊缝开裂,且该裂缝易开裂到顶板主材,严重影响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分析产生疲劳开裂的原因,提供了一种正交异性板桥面结构,有效减少了开裂的形成。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正交异性板桥面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和腹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若干横隔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有顶板U肋,相邻顶板U肋之间的距离不大于60cm,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交异性板桥面结构,包括顶板(1)、底板(2)和腹板(3),所述顶板(1)和底板(2)之间设有若干横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下表面设有顶板U肋(5),相邻顶板U肋(5)之间的距离不大于60cm,所述横隔板(4)对应顶板U肋(5)的底部开有过焊孔(6),横隔板(4)上设有隔板加劲。/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正交异性板桥面结构,包括顶板(1)、底板(2)和腹板(3),所述顶板(1)和底板(2)之间设有若干横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下表面设有顶板U肋(5),相邻顶板U肋(5)之间的距离不大于60cm,所述横隔板(4)对应顶板U肋(5)的底部开有过焊孔(6),横隔板(4)上设有隔板加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异性板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厚度不小于16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异性板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横隔板(4)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8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异性板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3)上设有腹板加劲(7)。
技术研发人员:夏至,沈建钢,谷振,许逸伦,施霄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