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346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4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包括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开口的进水槽体,所述进水槽体远离道路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槽体,所述进水槽体的下端部与储水槽体的上端部相通,所述储水槽体的上端面设置保护筒,所述保护筒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上分别连接有吸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吸水管远离抽水泵的端部伸于储水槽体的底部,所述出水管远离抽水泵的端部伸出地面。本申请具有方便雨水使用,提高雨水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本申请涉及道路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雨水回收系统是一种对雨水进行收集以备使用的装置。相关技术中,设计有一种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参照图1,其包括道路本体1,道路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储水槽体3;该相关技术在下雨时,雨水直接滴至储水槽体3内从而实现雨水的收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相关技术中的储水槽体中的雨水难以取用,故雨水利用效率低、从而浪费了雨水资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包括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开口的进水槽体,所述进水槽体远离道路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槽体,所述进水槽体的下端部与储水槽体的上端部相通,所述储水槽体的上端面设置保护筒,所述保护筒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上分别连接有吸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吸水管远离抽水泵的端部伸于储水槽体的底部,所述出水管远离抽水泵的端部伸出地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抽水泵,能够将储水槽体内的雨水快速从吸水管内吸入,并从出水管排出;这样,操作人员便能实现对所储存的雨水进行快速的利用,即有效地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并且充分地利用了雨水资源。优选的,所述进水槽体的上端口处设置有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上开设有与进水槽体内部相通的通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盖板的设置,给进水槽体的上端部提供了可供人们踩踏的部位,这样能够防止路过的人们不慎掉入进水槽体内,因此提高了安全性。优选的,所述进水槽体内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进水槽体的下底壁,所述进水槽体的下端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分流板远离储水槽体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板以及排水管的设置,使得雨水存满之后能够将雨水从排水管处排出,这样便能表面雨水过多而溢出于地面,从而减少了道路本体上积水现象的发生。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上端部朝远离储水槽体的方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分流板,使得雨水能够顺着倾斜的分流板而快速进入储水槽体内,这样便能提高储水槽体的储水效率。优选的,所述通水孔的整体位于分流板靠近储水槽体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通水孔掉落至进水槽体内后,雨水将会全部掉落至分流板靠近储水槽体的一侧,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储水槽体的储水效率。优选的,所述进水槽体与储水槽体相通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的设置,对雨水中较大的杂质进水了过滤,因此减少了储水槽体内的大颗粒杂质,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储水槽体内的水质,另一方面避免了较大的杂质被吸水管吸入而损坏抽水泵,即延长了抽水泵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保护筒的上端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置有检修板,所述检修板可拆卸连接于保护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板的设置,减少了保护筒敞开时,抽水泵所受到的腐蚀,因此进一步延长了抽水泵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检修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拉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件的设置,给操作人员提供了可持握的部件,这样操作人员便能快速打开检修板,从而提高了对抽水泵的检修效率。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操作人员启动抽水泵,能够将储水槽体内的雨水快速从吸水管内吸入,并从出水管排出;这样,操作人员便能实现对所储存的雨水进行快速的利用,即有效地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并且充分地利用了雨水资源。2.分流板以及排水管的设置,使得雨水存满之后能够将雨水从排水管处排出,这样便能表面雨水过多而溢出于地面,从而减少了道路本体上积水现象的发生。3.过滤网的设置,对雨水中较大的杂质进水了过滤,因此减少了储水槽体内的大颗粒杂质,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储水槽体内的水质,另一方面避免了较大的杂质被吸水管吸入而损坏抽水泵,即延长了抽水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道路本体;2、进水槽体;3、储水槽体;4、防护盖板;41、通水孔;5、分流板;6、排水管;7、过滤网;8、保护筒;81、检修口;9、抽水泵;91、吸水管;92、出水管;10、检修板;101、拉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2-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参照图2,包括道路本体1,在道路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开口的进水槽体2,进水槽体2由石板搭建而成,并且在内侧壁涂抹混凝土层以实现加固以及减少水的流失。在进水槽体2远离道路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槽体3,进水槽体2的下端部与储水槽体3的上端部相通。雨水经过进水槽体2之后,将会流至储水槽体3内,从而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参照图2,进水槽体2的上端口处设置有防护盖板4,防护盖板4由石板制成,并且防护盖板4利用自身的重力盖于进水槽体2的上端。防护盖板4上还竖直贯穿开设有与进水槽体2内部相通的通水孔41,这样雨水便能从通水孔41正常进入进水槽体2内。参照图2,进水槽体2内设置有分流板5,本实施例中,分流板5为不锈钢板,不锈钢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固定于进水槽体2的底壁上。分流板5的上端部朝靠近道路本体1的方向倾斜,以方便雨水沿着分流板5向下流动。参照图2,进水槽体2的下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水管6,排水管6位于分流板5靠近道路本体1的一侧。当储水槽体3内的雨水集满时,储水槽体3内的雨水将会溢出,接着过多的雨水将会从分流板5的上端部溢出,从而分流板5设置有排水管6的一侧,这样能实现将多余的雨水进行排出。参照图2,通水孔41的整体位于分流板5靠近储水槽体3的一侧,即下雨时,雨水会直接滴至分流板5靠近储水槽体3的一侧,从而提高储水效率。参照图2,进水槽体2与储水槽体3相通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7,过滤网7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这样,便能够初步过滤较大的垃圾杂质,从而提高雨水的质量。参照图2,储水槽体3的上端面上通过焊接固定有保护筒8,保护筒8内设置有抽水泵9,抽水泵9上分别通过卡箍连接有吸水管91和出水管92。吸水管91远离抽水泵9的端部伸于储水槽体3的底部,出水管92远离抽水泵9的端部伸出地面;吸水管91穿过储水槽体3并与储水槽体3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参照图3,保护筒8的上端开设有检修口81,检修口81处设置有检修板10。检修板10通过螺栓连接于保护筒8,且检修板10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拉动件101,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持握并打开检修板10。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雨水收集之后,启动抽水泵9,储水槽体3内的雨水便会从吸水管91内被吸至出水管92,并从出水管92内喷出,这样使用者便能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包括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开口的进水槽体(2),所述进水槽体(2)远离道路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槽体(3),所述进水槽体(2)的下端部与储水槽体(3)的上端部相通,所述储水槽体(3)的上端面设置保护筒(8),所述保护筒(8)内设置有抽水泵(9),所述抽水泵(9)上分别连接有吸水管(91)和出水管(92),所述吸水管(91)远离抽水泵(9)的端部伸于储水槽体(3)的底部,所述出水管(92)远离抽水泵(9)的端部伸出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包括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端开口的进水槽体(2),所述进水槽体(2)远离道路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槽体(3),所述进水槽体(2)的下端部与储水槽体(3)的上端部相通,所述储水槽体(3)的上端面设置保护筒(8),所述保护筒(8)内设置有抽水泵(9),所述抽水泵(9)上分别连接有吸水管(91)和出水管(92),所述吸水管(91)远离抽水泵(9)的端部伸于储水槽体(3)的底部,所述出水管(92)远离抽水泵(9)的端部伸出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体(2)的上端口处设置有防护盖板(4),所述防护盖板(4)上开设有与进水槽体(2)内部相通的通水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体(2)内设置有分流板(5),所述分流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进水槽体(2)的下底壁,所述进水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焕毫钟柱鹏曾德运谭月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