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娜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461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进水侧砖及设置在两侧进水侧砖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土层、碎石层、底部基石层,所述底部基石层中穿设有横置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集水管下侧连接有排水支管,所述进水侧砖为中空结构,所述进水侧砖的外侧设有坡道石,所述进水侧砖的内侧设有侧石靠背,所述进水侧砖的外侧壁上嵌装有挡网,所述进水侧砖的内部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进水侧砖与种植土层接触的内侧壁上嵌装有第二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推广使用于市政道路,可实现道路积水快速排出,降低道路内涝风险,且可涵养适量水,生态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本技术属于市政道路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技术介绍
传统市政道路设计强调路面硬化、结构稳定,绿化带凸出地面、追求景观效果,路面降水应及时排出,降低隐患。低影响开发设施则是通过透水铺装、下沉绿地、生物滞留带等形式对道路原有设施改造实现雨水的渗滞蓄排。但是现有的隔离绿化带,难以实现道路积水快速排出,路基容易受水渗透,路基含水量的增加,破坏路基结构固结及胶结状态,导致路基丧失原有的结构强度,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沉陷、开裂等病害,且容易造成堵塞进一步加重积水内涝,同时堵塞使得种植土层缺水,影响植株生长,生态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道路积水难以快速排出,增加道路内涝风险,且生态效益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进水侧砖及设置在两侧进水侧砖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土层、碎石层、底部基石层,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进水侧砖(1)及设置在两侧进水侧砖(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土层(5)、碎石层(6)、底部基石层(7),所述底部基石层(7)中穿设有横置的集水管(9),所述集水管(9)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集水管(9)下侧连接有排水支管(8),所述进水侧砖(1)为中空结构,所述进水侧砖(1)的外侧设有坡道石(3),所述进水侧砖(1)的内侧设有侧石靠背(2),所述进水侧砖(1)的外侧壁上嵌装有挡网(4),所述进水侧砖(1)的内部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进水侧砖(1)与种植土层(5)接触的内侧壁上嵌装有第二滤网(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进水侧砖(1)及设置在两侧进水侧砖(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土层(5)、碎石层(6)、底部基石层(7),所述底部基石层(7)中穿设有横置的集水管(9),所述集水管(9)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集水管(9)下侧连接有排水支管(8),所述进水侧砖(1)为中空结构,所述进水侧砖(1)的外侧设有坡道石(3),所述进水侧砖(1)的内侧设有侧石靠背(2),所述进水侧砖(1)的外侧壁上嵌装有挡网(4),所述进水侧砖(1)的内部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进水侧砖(1)与种植土层(5)接触的内侧壁上嵌装有第二滤网(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水侧砖(1)两侧内壁上的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石玉宁
申请(专利权)人:刘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