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40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涉及纤维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架、第一输送机、第一滑轮、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支架的内侧固定有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斜下方的支架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二输送机的下方设有第三输送机,支架的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一横板,第一横板下方的支架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二横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内侧皆固定有导轨,支架远离第一输送机的一侧固定有框架,框架内固定有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支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框架,解决了铺棉加工时缺少高效的铺棉装置和铺棉加工时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
本技术属于纤维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纤维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众多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其中包括开松和混合处理、梳理、铺棉、针刺、定型加热和收卷等;其中,铺棉的过程一般与梳棉机配套,将梳棉机输出的棉网顺着机器的输出方向往复运动均匀的铺叠成网,铺棉网址所需要的厚度和宽度,经加压后送至下一工序,用于下一步骤中的针刺加工,加固蓬松的纤维网,而在现有的铺网过程中,没有专业的铺网设备来满足使用需要,铺网的效率太低,无法实现在不间断的进料过程中进行铺棉作业,其次,往复式的铺棉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一旦出现偏差,便会导致铺棉出现故障误差,导致现有的铺棉设备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支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框架,解决了铺棉加工时缺少高效的铺棉装置和铺棉加工时稳定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输送机、第一滑轮、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所述支架的内侧固定有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斜下方的支架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二输送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输送机,所述支架的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支架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内部皆固定有导轨,所述第二输送机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导轨内,所述支架远离第一输送机的一侧固定有框架,所述框架内固定有气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一输送带和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一机架的内侧两端对称式转动连接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的表面缠绕有第一输送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机包括第二输送辊、第二机架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机架为钝角三角形结构,其三角部分处皆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的表面缠绕有第二输送带。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机包括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辊和支柱,所述支柱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输送辊,所述第三输送辊的表面缠绕有第三输送带。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内侧通过连接块与第一输送机中的第一机架焊接固定,所述第一输送机中的第一机架通过支撑杆与支架内侧的第一横板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机中的第二机架端部焊接固定,所述气缸的端部固定在框架的内侧,且框架为U形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支架,解决了铺棉加工时缺少高效的铺棉装置的问题,本技术能够高效准确的对纤维进行铺棉作业,实现了不间断的进料过程中的铺棉操作,节省大量的操作时间,工作效率极高,其次铺棉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度堆积现象,能够保持平整的进行铺棉,通过支架固定第一输送机,而第二输送机在支架内侧滑动连接,第三输送机位于第二输送机下方,棉网通过第一输送机向上输送,再进入第二输送机上,斜向下输送进入第三输送机上进行铺棉,第二输送机往复的运动,将输出的棉网在第三输送机上进行铺棉堆叠,实现高效的铺棉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框架,解决了铺棉加工时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具备高度的稳定性,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在铺棉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保证铺棉的精准性,通过框架内侧的气缸输送,控制第二输送机的来回移动,使第二输送机底端输出的棉网进行等间距的铺设,气缸的伸缩行程由外部控制结构控制,配合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在支架内侧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内滑动,保证结构的稳定,实现轻松稳定的铺棉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铺棉方向实施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输送机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输送机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支架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输送机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架;11、第一横板;12、第二横板;13、连接块;2、第一输送机;21、第一机架;22、第一输送带;23、第一输送辊;3、支撑杆;4、导轨;5、第一滑轮;6、框架;61、气缸;7、第二输送机;71、第二输送辊;72、第二机架;73、第二输送带;8、第三输送机;81、第三输送带;82、第三输送辊;83、支柱;9、第二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输送机2、第一滑轮5、第二输送机7和第三输送机8,支架1的内侧固定有第一输送机2,第一输送机2将梳棉机梳出的棉网进行上升导向,用于后续的铺棉使用,第一输送机2斜下方的支架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输送机7,第二输送机7用于第一输送机2上导出的棉网进行斜向下的导向,使其均匀整齐的铺设在第三输送机8上,第二输送机7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5和第二滑轮9,通过第一滑轮5和第二滑轮9用于保持稳定的往复运动,不会出现过大的偏差,第二输送机7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输送机8,第三输送机8用于将铺棉完成后的棉网进行输送,进入下一工序,支架1的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一横板11,第一横板11下方的支架1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二横板12,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作为中间的支撑结构,对第一输送机2和第二输送机7进行结构上的固定和限位滑动使用,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的内部皆固定有导轨4,第二输送机7通过第一滑轮5和第二滑轮9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导轨4内,利用导轨4的配合实现对第二输送机7的稳定滑动平移,支架1远离第一输送机2的一侧固定有框架6,框架6内固定有气缸61,通过气缸61的工作,来实现第二输送机7的往复稳定的平移过程。其中如图1、3所示,第一输送机2包括第一机架21、第一输送带22和第一输送辊23,第一机架21的内侧两端对称式转动连接第一输送辊23,第一输送辊23的表面缠绕有第一输送带22;第一输送机2中通过第一机架21转动连接第一输送辊23,第一输送辊23利用外部的驱动结构控制旋转,使其表面的第一输送带22进行转动运输,对梳棉机导出的棉网进行输送;在说明书附图中对驱动结构已省略;其中如图1、4所示,第二输送机7包括第二输送辊71、第二机架72和第二输送带73,第二机架72为钝角三角形结构,其三角部分处皆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71,第二输送辊71的表面缠绕有第二输送带73;第二输送机7中的第二机架72对第二输送辊71进行三角式的定位安装,在其上套设第二输送带73,用于对棉网的二次输送,配合相关结构往复移动,实现堆叠使用,在说明书附图中同样未对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输送机(2)、第一滑轮(5)、第二输送机(7)和第三输送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侧固定有第一输送机(2),所述第一输送机(2)斜下方的支架(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输送机(7),所述第二输送机(7)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5)和第二滑轮(9),所述第二输送机(7)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输送机(8),所述支架(1)的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一横板(11),所述第一横板(11)下方的支架(1)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二横板(12),所述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的内部皆固定有导轨(4),所述第二输送机(7)通过第一滑轮(5)和第二滑轮(9)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导轨(4)内,所述支架(1)远离第一输送机(2)的一侧固定有框架(6),所述框架(6)内固定有气缸(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输送机(2)、第一滑轮(5)、第二输送机(7)和第三输送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侧固定有第一输送机(2),所述第一输送机(2)斜下方的支架(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输送机(7),所述第二输送机(7)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5)和第二滑轮(9),所述第二输送机(7)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输送机(8),所述支架(1)的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一横板(11),所述第一横板(11)下方的支架(1)内侧焊接固定有第二横板(12),所述第一横板(11)和第二横板(12)的内部皆固定有导轨(4),所述第二输送机(7)通过第一滑轮(5)和第二滑轮(9)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导轨(4)内,所述支架(1)远离第一输送机(2)的一侧固定有框架(6),所述框架(6)内固定有气缸(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纤维生产用铺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2)包括第一机架(21)、第一输送带(22)和第一输送辊(23),所述第一机架(21)的内侧两端对称式转动连接第一输送辊(23),所述第一输送辊(23)的表面缠绕有第一输送带(22)。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粤新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