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39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侧壁中开设有门槽,且门槽通过铰链与门板固定连接,所述门板的外壁上开设有把手槽,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且箱体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废弃布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润滑柱、自增压阀以及水箱以及步进电机,解决了现阶段中的废弃纤维布料回收装置,其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废弃布料缠绕堆积在设备内部难以取出,造成设备堵塞的现象的问题,同时现阶段中的废弃纤维布料回收装置,其在进行静电油投放时会发生投放不均匀造成部分布料间摩擦容易产生较高静电反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设备,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广义的纺织机械还包括生产化学纤维的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其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而现阶段中的纺织工业,其在进行纺织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量的边角料,其边角料也是具有极高的价值,利用列设备对边角料进行集中回收,而后利用一系列设备对该边角料进行再造,即可生产出纺织工作所需的部分原料。而现阶段中的废弃纤维布料回收装置,其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废弃布料缠绕堆积在设备内部难以取出,造成设备堵塞的现象的问题,同时现阶段中的废弃纤维布料回收装置,其在进行静电油投放时会发生投放不均匀造成部分布料间摩擦容易产生较高静电反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通过润滑柱、自增压阀以及水箱,滚柱、步进电机,在使用时,水箱内可投放静电油,利用自增压阀将静电油喷洒进入到润滑柱内,因为润滑柱与废弃布料接触,进而润滑柱再次将静电油涂抹在废气布料的外侧壁上,进电机可带动滚柱进行转动,而滚柱的外侧壁与废弃布料的外壁配合连接,进而起到辅助布料进出的效果,同时滚柱也避免了废弃布料堆积在设备内部现象发生,进而解决了现阶段中的废弃纤维布料回收装置,其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废弃布料缠绕堆积在设备内部难以取出,造成设备堵塞的现象的问题,同时现阶段中的废弃纤维布料回收装置,其在进行静电油投放时会发生投放不均匀造成部分布料间摩擦容易产生较高静电反应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侧壁中开设有门槽,且门槽通过铰链与门板固定连接,所述门板的外壁上开设有把手槽,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且箱体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废弃布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滚柱的旁侧设置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通过联动皮带与第二滚柱转动连接,所述回收槽的中心处设置有水箱。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滚柱的旁侧设置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通过联动皮带与第二滚柱转动连接,所述回收槽的中心处设置有水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柱上设置有套筒,且套筒的上下两侧外壁上套接有轴承,所述套筒的外壁上焊接有圆盘,且圆盘的外壁上开设有梭型爪槽,所述梭型爪槽设置有三条,所述梭型爪槽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梭型爪槽呈凸点式结构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柱上设置有通孔柱,且通孔柱的上方侧壁中焊接有顶柱,所述顶柱的内部开设有导流槽,且通孔柱的内部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末端的通孔柱外壁上镶嵌有金属网,所述通孔柱的底部侧壁通过转轴与底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且蓄水槽的底部的水箱的内部镶嵌有斜管,所述斜管的末端外壁通过弯管与放水管连通,且放水管上安装有自增压阀。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滚柱、步进电机,在使用时,步进电机可带动滚柱进行转动,而滚柱的外侧壁与废弃布料的外壁配合连接,进而起到辅助布料进出的效果,同时滚柱也避免了废弃布料堆积在设备内部现象发生,解决了现阶段中的废弃纤维布料回收装置,其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废弃布料缠绕堆积在设备内部难以取出,造成设备堵塞的现象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润滑柱、自增压阀以及水箱,在使用时,水箱内可投放静电油,利用自增压阀将静电油喷洒进入到润滑柱内,因为润滑柱与废弃布料接触,进而润滑柱再次将静电油涂抹在废气布料的外侧壁上,解决了现阶段中的废弃纤维布料回收装置,其在进行静电油投放时会发生投放不均匀造成部分布料间摩擦容易产生较高静电反应的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滚柱侧剖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的水箱侧剖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的润滑柱侧剖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箱体;2、门槽;3、铰链;4、门板;5、把手槽;6、出料口;7、废弃布料;8、进料口;101、回收槽;102、第一滚柱;103、第二滚柱;104、润滑柱;105、步进电机;106、联动皮带;107、水箱;108、放水管;1021、轴承;1022、套筒;1023、圆盘;1024、梭型爪槽;1041、顶柱;1042、导流槽;1043、通孔柱;1044、导流孔;1045、金属网;1046、转轴;1047、底板;1071、蓄水槽;1072、斜管;1073、弯管;1074、自增压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方侧壁中开设有门槽2,且门槽2通过铰链3与门板4固定连接,门板4的外壁上开设有把手槽5,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回收槽101,且回收槽101的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滚柱102,回收槽101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润滑柱104,且第一滚柱102关于润滑柱104的对立侧的回收槽101内设置有第二滚柱103,箱体1的左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8,且箱体1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出料口6,进料口8与出料口6之间设置有废弃布料7,第二滚柱103的旁侧设置有步进电机105,且步进电机105通过联动皮带106与第二滚柱103转动连接,步进电机105增加了废弃布料7的收卷输送效果,回收槽101的中心处设置有水箱107。其中如图2-3所示,第一滚柱102上设置有套筒1022,且套筒1022的上下两侧外壁上套接有轴承1021,轴承1021可辅助第一滚柱102进行转动,套筒1022的外壁上焊接有圆盘1023,且圆盘1023的外壁上开设有梭型爪槽1024,梭型爪槽1024设置有三条,梭型爪槽1024可对废弃布料7起到划开效果,便于后期对废弃布料7进行开松工作,梭型爪槽1024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梭型爪槽1024呈凸点式结构设置。其中如图2、4所示,水箱107的内部开设有蓄水槽1071,且蓄水槽1071的底部的水箱107的内部镶嵌有斜管1072,水箱107可对静电油起到保存效果,而自增压阀1074可对静电油进行增压,便于混入废弃布料7上,斜管1072的末端外壁通过弯管1073与放水管108连通,且放水管108上安装有自增压阀1074。其中如图2、5所示,润滑柱104上设置有通孔柱1043,且通孔柱1043的上方侧壁中焊接有顶柱1041,顶柱1041的内部开设有导流槽1042,且通孔柱1043的内部开设有导流孔1044,导流孔1044的末端的通孔柱1043外壁上镶嵌有金属网1045,通孔柱1043的底部侧壁通过转轴1046与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方侧壁中开设有门槽(2),且门槽(2)通过铰链(3)与门板(4)固定连接,所述门板(4)的外壁上开设有把手槽(5),所述箱体(1)的左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8),且箱体(1)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出料口(6),所述进料口(8)与出料口(6)之间设置有废弃布料(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方侧壁中开设有门槽(2),且门槽(2)通过铰链(3)与门板(4)固定连接,所述门板(4)的外壁上开设有把手槽(5),所述箱体(1)的左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8),且箱体(1)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出料口(6),所述进料口(8)与出料口(6)之间设置有废弃布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回收槽(101),且回收槽(101)的内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滚柱(102),所述回收槽(101)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润滑柱(104),且第一滚柱(102)关于润滑柱(104)的对立侧的回收槽(101)内设置有第二滚柱(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柱(103)的旁侧设置有步进电机(105),且步进电机(105)通过联动皮带(106)与第二滚柱(103)转动连接,所述回收槽(101)的中心处设置有水箱(10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弃纤维布料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柱(102)上设置有套筒(10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粤新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