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36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包括浸出槽主体,所述浸出槽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螺栓孔,所述一号螺栓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浸出槽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螺母,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上端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搅拌叶,所述一号搅拌叶的下端设置有二号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支撑板安装较为简单,便于拆卸支撑板对浸出槽主体内部进行清理维修,两组搅拌叶交叉搅拌,使搅拌更加均匀,提高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
本技术涉及浸出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
技术介绍
浸出是用适当的浸出剂选择性地浸溶固体物料中某个组元或一些组分,形成含有欲提取金属的溶液,并由此与其他不溶组分初步分离的过程,浸出槽就是在常压和低于373K温度下实现浸出作业的液固反应器,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现有的浸出槽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浸出槽上端的电机支撑板与主体之间不便于拆卸,不利于对主体内部进行清理,其次,搅拌结构效率不搞,且搅拌不均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包括浸出槽主体,所述浸出槽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螺栓孔,所述一号螺栓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浸出槽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螺栓孔,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螺母,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上端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搅拌叶,所述一号搅拌叶的下端设置有二号搅拌叶。优选的,所述浸出槽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电箱,所述控制电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浸出槽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浸出槽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控制按钮便于对浸出槽主体进行电源控制。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凹槽相匹配,所述固定螺栓与一号螺栓孔、二号螺栓孔、螺母均相匹配,所述一号螺栓孔与二号螺栓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与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连接板与浸出槽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安装支撑板,且便于拆卸支撑板对浸出槽主体内部进行清理、维修。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两组,第一组所述搅拌杆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搅拌叶,第二组所述搅拌杆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搅拌叶,所述一号搅拌叶与二号搅拌叶成交叉错位式分布在搅拌杆外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两组搅拌叶上下交叉搅拌,提高搅拌效率,且搅拌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搅拌电机与传动结构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结构与连接轴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搅拌电机、传动结构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浸出槽主体与支撑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搅拌电机与浸出槽主体之间为导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部分部件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通过设置有固定螺栓、凹槽、连接板,在安装支撑板时,将支撑板两端放入凹槽内,支撑板与连接板相贴合,使一号螺栓孔与二号螺栓孔相对应,利用固定螺栓穿过一号螺栓孔、二号螺栓孔后与螺母相连接,使将支撑板与连接板相固定,支撑板安装较为方便,且便于拆卸支撑板对浸出槽主体内部进行清理、维修,通过设置有搅拌电机、连接轴、一号搅拌叶、二号搅拌叶,搅拌电机的型号为YE3-100L1-4,将两组搅拌杆分别与连接轴相连接,将一号搅拌叶、二号搅拌叶分别两组搅拌杆相连接,并使每组一号搅拌叶下端均有一组二号搅拌叶,使一号搅拌叶与二号搅拌叶成交叉排布,通过一号搅拌叶、二号搅拌叶交叉搅拌,使搅拌更加均匀、效率更高,使用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的局部侧剖视图。图中:1、浸出槽主体;2、控制电箱;3、控制按钮;4、出料口;5、支撑底座;6、支撑板;7、一号螺栓孔;8、固定螺栓;9、凹槽;10、连接板;11、二号螺栓孔;12、固定螺栓;13、搅拌电机;14、传动结构;15、连接轴;16、搅拌杆;17、一号搅拌叶;18、二号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包括浸出槽主体1,浸出槽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螺栓孔7,一号螺栓孔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8,浸出槽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9,凹槽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螺栓孔11,连接板10的下端设置有螺母12,支撑板6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的上端设置有传动结构14,传动结构1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杆16,搅拌杆16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搅拌叶17,一号搅拌叶17的下端设置有二号搅拌叶18。浸出槽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电箱2,控制电箱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3,浸出槽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4,浸出槽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5,支撑底座5保证了浸出槽主体1的稳固性,便于安放。支撑板6与凹槽9相匹配,固定螺栓8与一号螺栓孔7、二号螺栓孔11、螺母12均相匹配,一号螺栓孔7与二号螺栓孔11的位置相对应,连接板10的上端外表面与支撑板6的下端外表面相贴合,连接板10与浸出槽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支撑板6的安装较为简单,且便于拆卸,方便对浸出槽主体1内部进行清理、维修。搅拌杆16的数量为两组,第一组搅拌杆16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搅拌叶17,第二组搅拌杆16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搅拌叶18,一号搅拌叶17与二号搅拌叶18成交叉错位式分布在搅拌杆16外表面,通过一号搅拌叶17、二号搅拌叶18上下交错进行搅拌,搅拌效果更好,且效率更高。搅拌电机13与传动结构14之间为活动连接,传动结构14与连接轴15之间为活动连接,搅拌电机13、传动结构14的数量均为两组,浸出槽主体1与支撑底座5之间为活动连接,搅拌电机13与浸出槽主体1之间为导电连接,部分部件之间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更换损坏部件,节约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在安装支撑板6时,将支撑板6两端放入凹槽9内,支撑板6与连接板10相贴合,使一号螺栓孔7与二号螺栓孔11相对应,利用固定螺栓8穿过一号螺栓孔7、二号螺栓孔11后与螺母12相连接,使将支撑板6与连接板10相固定,支撑板6安装较为方便,当需要对浸出槽主体1内部进行清理、维修时,依次取下若干组固定螺栓8,然后将支撑板6取下,支撑板6拆卸较为方便,便于对对浸出槽主体1内部进行清理、维修,搅拌电机13的型号为YE3-100L1-4,将两组搅拌杆16分别与连接轴15相连接,将一号搅拌叶17、二号搅拌叶18分别两组搅拌杆16相连接,并使每组一号搅拌叶17下端均有一组二号搅拌叶18,使一号搅拌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包括浸出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槽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螺栓孔(7),所述一号螺栓孔(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8),所述浸出槽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螺栓孔(11),所述连接板(10)的下端设置有螺母(12),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13),所述搅拌电机(13)的上端设置有传动结构(14),所述传动结构(1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杆(16),所述搅拌杆(16)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搅拌叶(17),所述一号搅拌叶(17)的下端设置有二号搅拌叶(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包括浸出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槽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螺栓孔(7),所述一号螺栓孔(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8),所述浸出槽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螺栓孔(11),所述连接板(10)的下端设置有螺母(12),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设置有搅拌电机(13),所述搅拌电机(13)的上端设置有传动结构(14),所述传动结构(1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的下端设置有搅拌杆(16),所述搅拌杆(16)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搅拌叶(17),所述一号搅拌叶(17)的下端设置有二号搅拌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空气搅拌式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槽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电箱(2),所述控制电箱(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3),所述浸出槽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4),所述浸出槽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5)。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宾凌勇苏科钟吕林丽薛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黄金克拉玛依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