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渣烘干气化系统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32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渣烘干气化系统处理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螺旋进料装置、储料装置、气化炉、气体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以及空气冷却装置,螺旋进料装置末端伸入储料装置内,储料装置与气化炉之间设有输料管,气化炉与气体检测装置之间设有连通管以及废气收集筒,废气收集筒与空气净化装置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横向设置于第三连接管上,并且第三连接管与空气冷却装置相连通,空气冷却装置设有通向外界的排气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分别设有第一智能阀及第二智能阀,第一智能阀及第二智能阀分别与气体检测装置控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渣烘干气化系统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化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药渣烘干气化系统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中药资源消耗大国,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中药药渣,其中中药生产企业药渣生产量约占总量70%,因此中药药渣也是中药企业中最严重的污染源之一,药渣一般由生产单位运出厂区,采取堆放、填埋、焚烧处理,也有采用生物技术制作饲料、有机肥料等处理方式;药渣堆放、填埋多在田野、山区、边远地带处,因雨水冲刷造成堆放周围环境污染,尤其对水质的影响更为严重,而药渣直接焚烧处理往往烟气排放不达标,甚至出现黑烟、有异味等污染空气环境的情况;并且药渣自身存在含水量较大,若直接采用传统的气化系统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有可能出现焚烧不充分或焚烧效果差,从而导致污染排放超标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药渣烘干气化系统处理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渣烘干气化系统处理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螺旋进料装置、储料装置、气化炉、气体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以及空气冷却装置;所述螺旋进料装置末端伸入所述储料装置内,所述储料装置与所述气化炉之间设有输料管,所述气化炉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之间设有连通管以及废气收集筒,所述废气收集筒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上,并且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相连通,所述空气冷却装置设有通向外界的排气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分别设有第一智能阀及第二智能阀,所述第一智能阀及所述第二智能阀分别与气体检测装置控制连接。优选地,所述螺旋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进料杆、驱动所述螺旋进料杆旋转的驱动电机及传动带,所述螺旋进料杆外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一个投料口,并且所述套管内壁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内设有升降台与压力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升降台及驱动电机控制连接。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方设有一块载料板。优选地,所述气化炉底部设有一个排废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螺旋进料装置,药渣通过另外设置的传送装置从投料口送入套管内,螺旋进料杆带动废药渣移动的同时,还对其进行有效的翻转效果,使药渣烘干的更为全面,更利于后续步骤进行,废药渣从螺旋进料装置落入储料装置内,若药渣重量达到压力传感器预设值时,驱动电机停止旋转,螺旋进料杆及传送装置不再继续送料,同时升降台上升,药渣从输料管转运至气化炉内进行气化燃烧,使药渣分批气化,可避免出现药渣焚烧不充分或焚烧效果差等不良问题产生,气化后的废弃物可从排废箱处取出,而药渣气化后所产生的气体从排气管处排出外界,相应的,气体排出之前需经过气体检测装置检测,检测过程中,第一智能阀与第二智能阀均为关闭状态,若检测合格,第二智能阀开启,气体经过空气冷却装置后从排气管处排出外界,若检测不合格,第一智能阀开启,气体需经过空气净化装置后再进入空气冷却装置,最后从排气管处排出,通过该方式可有效避免药渣气化后对空气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螺旋进料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升降台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螺旋进料杆1、投料口11、驱动电机12、传动带13、套管14、加热装置15、储料装置2、升降台21、载料板22、输料管23、气化炉3、排废箱31、废气收集筒4、气体检测装置41、连通管42、第三连接管43、第一连接管44、第二连接管45、第二智能阀431、第一智能阀441、空气冷却装置5、排气管51、空气净化装置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药渣烘干气化系统处理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螺旋进料装置、储料装置2、气化炉3、气体检测装置41、空气净化装置6以及空气冷却装置5;所述螺旋进料装置末端伸入所述储料装置2内,所述储料装置2与所述气化炉3之间设有输料管23,所述气化炉3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41之间设有连通管42以及废气收集筒4,所述废气收集筒4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5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43、第一连接管44以及第二连接管45,所述第一连接管44与所述第二连接管45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43上,并且所述第三连接管43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5相连通,所述空气冷却装置5设有通向外界的排气管51;所述第一连接管44与所述第三连接管43分别设有第一智能阀441及第二智能阀431,所述第一智能阀441及所述第二智能阀431分别与气体检测装置41控制连接。所述螺旋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进料杆1、驱动所述螺旋进料杆1旋转的驱动电机12及传动带13,所述螺旋进料杆1外套设有套管14,所述套管14上设有一个投料口11,并且所述套管14内壁设有加热装置15,所述储料装置2内设有升降台21与压力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12与升降台21均设有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升降台21及驱动电机12控制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方设有一块载料板22,药渣落入载料板22上,直到其重量达到压力传感器预设值,并且压力传感器还连接有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将信号分别发送到驱动电机12与升降台32的控制器,从而使驱动电机12停止转动以及升降台21伸起。所述气化炉3底部设有一个排废箱31,排废箱31上设有活动门。本技术设置螺旋进料装置,药渣通过另外设置的传送装置从投料口11送入套管14内,螺旋进料杆1带动废药渣移动的同时,还对其进行有效的翻转效果,使药渣烘干的更为全面,更利于后续步骤进行,废药渣从螺旋进料装置落入储料装置2内,若药渣重量达到压力传感器预设值时,驱动电机12停止旋转,螺旋进料杆1及传送装置不再继续送料,同时升降台21上升,药渣从输料管23转运至气化炉3内进行气化燃烧,使药渣分批气化,可避免出现药渣焚烧不充分或焚烧效果差等不良问题产生,气化后的废弃物可从排废箱31处取出,而药渣气化后所产生的气体从排气管51处排出外界,相应的,气体排出之前需经过气体检测装置41检测,检测过程中,第一智能阀441与第二智能阀431均为关闭状态,若检测合格,第二智能阀431开启,气体经过空气冷却装置5后从排气管51处排出外界,若检测不合格,第一智能阀441开启,气体需经过空气净化装置6后再进入空气冷却装置5,最后从排气管51处排出,通过该方式可有效避免药渣气化后对空气造成污染。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渣烘干气化系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螺旋进料装置、储料装置、气化炉、气体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以及空气冷却装置;/n所述螺旋进料装置末端伸入所述储料装置内,所述储料装置与所述气化炉之间设有输料管,所述气化炉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之间设有连通管以及废气收集筒,所述废气收集筒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上,并且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相连通,所述空气冷却装置设有通向外界的排气管;/n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分别设有第一智能阀及第二智能阀,所述第一智能阀及所述第二智能阀分别与气体检测装置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渣烘干气化系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螺旋进料装置、储料装置、气化炉、气体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以及空气冷却装置;
所述螺旋进料装置末端伸入所述储料装置内,所述储料装置与所述气化炉之间设有输料管,所述气化炉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之间设有连通管以及废气收集筒,所述废气收集筒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上,并且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相连通,所述空气冷却装置设有通向外界的排气管;
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分别设有第一智能阀及第二智能阀,所述第一智能阀及所述第二智能阀分别与气体检测装置控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悦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宝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