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17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涉及钩头技术领域,包括钩头本体、卡块和圆柱,所述钩头本体与卡块固定安装,所述卡块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圆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底端与钩头本体固定安装,所述长杆靠近钩头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包括插销和外壳,所述插销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外壳的右侧贯穿设置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挡块的右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通过向右拽动握把,从而让插销远离卡槽内,进而可以吊装物体,实现了简单方便的闭锁功能,防止行车工作过程中,行车产生晃动,最终导致吊钩上的物体脱钩而砸伤工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
本技术涉及钩头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
技术介绍
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零件、装置等进行移动,行车由于可以实现重物在空间水平移动或者垂直升降,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企业车间中,是工人们不可缺少的起重设备。由于行车工作时,可能会产生一些晃动,进而会导致吊钩上的重物由于晃动从而最终脱钩坠落引起事故,对工人的生命产生很大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包括钩头本体、卡块和圆柱,所述钩头本体与卡块固定安装,所述卡块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圆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底端与钩头本体固定安装,所述长杆靠近钩头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包括插销和外壳,所述插销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外壳的右侧贯穿设置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挡块的右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优选的,所述长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齿块,所述圆柱的内壁底面开设有齿槽,所述圆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挂环。优选的,所述圆柱与长杆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推拉杆的右端与插销内壁侧面之间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插销与卡槽的大小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齿块与齿槽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闭锁装置,使用时,通过向右拽动握把,从而让插销远离卡槽内,进而可以吊装物体,向右拽动握把的同时,握把带动插销向右运动,同时插销带动推拉杆向右运动,推拉杆此时在外壳内部向右运动,同时推拉杆带动挡块挤压弹簧,当钩头上挂接重物完毕时,松开握把,此时弹簧由于其弹力,带动挡块向左运动,同时挡块带动推拉杆向左运动,推拉杆带动插销最终插入插槽内,从而防止吊装的物体脱离钩头,实现了简单方便的闭锁功能,防止行车工作过程中,行车产生晃动,最终导致吊钩上的物体脱钩而砸伤工人。2、本技术中,通过齿块、齿槽和长杆的相互配合,使用时,由于重力作用,默认情况下齿块完全卡入齿槽内,从而防止钩头本体在工作过程中旋转的问题,在工作人员需要调节钩头本体的角度时,可将钩头本体向上托起,此时钩头本体带动长杆向上运动,长杆最后带动齿块脱离齿槽,此时将钩头本体旋转至需要的角度,然后松手即可,由于重力作用,齿块会自动向下运动,从而卡入齿槽中,以上起到了防止行车工作中,由于行车的震动,从而导致钩头本体旋转的问题,并且当需要调节钩头角度时,也可以轻松方便的调节角度,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中闭锁装置打开情况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中闭锁装置俯视视角的剖视图。图例说明:1、钩头本体;2、卡块;3、圆柱;4、卡槽;5、长杆;6、闭锁装置;601、插销;602、外壳;603、握把;604、推拉杆;605、挡块;606、弹簧;7、齿块;8、齿槽;9、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包括钩头本体1、卡块2和圆柱3,钩头本体1与卡块2固定安装,卡块2的侧面开设有卡槽4,圆柱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长杆5,圆柱3与长杆5活动连接,长杆5的底端与钩头本体1固定安装,长杆5靠近钩头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闭锁装置6,长杆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齿块7,圆柱3的内壁底面开设有齿槽8,齿块7与齿槽8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圆柱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挂环9。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闭锁装置6以及齿块7、齿槽8和长杆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4所示,闭锁装置6包括插销601和外壳602,插销6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握把603,外壳602的右侧贯穿设置有推拉杆604,推拉杆604的右端与插销601内壁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插销601与卡槽4的大小相适配,推拉杆60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挡块605,外壳602的内壁与挡块605的右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606。其整个闭锁装置6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闭锁装置6,使用时,通过向右拽动握把603,从而让插销601远离卡槽4内,进而可以吊装物体,向右拽动握把603的同时,握把603带动插销601向右运动,同时插销601带动推拉杆604向右运动,推拉杆604此时在外壳602内部向右运动,同时推拉杆604带动挡块605挤压弹簧606,当钩头本体1上挂接重物完毕时,松开握把603,此时弹簧606由于其弹力,带动挡块605向左运动,同时挡块605带动推拉杆604向左运动,推拉杆604带动插销601最终插入插槽内,从而防止吊装的物体脱离钩头本体1,实现了简单方便的闭锁功能,防止行车工作过程中,行车产生晃动,最终导致钩头本体1上的物体脱钩而砸伤工人。其齿块7、齿槽8和长杆5相互配合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齿块7、齿槽8和长杆5,使用时,由于重力作用,默认情况下齿块7完全卡入齿槽8内,从而防止钩头本体1在工作过程中旋转的问题,在工作人员需要调节钩头本体1的角度时,可将钩头本体1向上托起,此时钩头本体1带动长杆5向上运动,长杆5最后带动齿块7脱离齿槽8,此时将钩头本体1旋转至需要的角度,然后松手即可,由于重力作用,齿块7会自动向下运动,从而卡入齿槽8中,以上起到了防止行车工作中,由于行车的震动,从而导致钩头本体1旋转的问题,并且当需要调节钩头角度时,也可以轻松方便的调节角度,简单实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包括钩头本体(1)、卡块(2)和圆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本体(1)与卡块(2)固定安装,所述卡块(2)的侧面开设有卡槽(4),所述圆柱(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长杆(5),所述长杆(5)的底端与钩头本体(1)固定安装,所述长杆(5)靠近钩头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闭锁装置(6);/n所述闭锁装置(6)包括插销(601)和外壳(602),所述插销(6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握把(603),所述外壳(602)的右侧贯穿设置有推拉杆(604),所述推拉杆(60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挡块(605),所述外壳(602)的内壁与挡块(605)的右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6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装置,包括钩头本体(1)、卡块(2)和圆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本体(1)与卡块(2)固定安装,所述卡块(2)的侧面开设有卡槽(4),所述圆柱(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长杆(5),所述长杆(5)的底端与钩头本体(1)固定安装,所述长杆(5)靠近钩头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闭锁装置(6);
所述闭锁装置(6)包括插销(601)和外壳(602),所述插销(6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握把(603),所述外壳(602)的右侧贯穿设置有推拉杆(604),所述推拉杆(60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挡块(605),所述外壳(602)的内壁与挡块(605)的右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6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行车防脱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震孙琳刘瑶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君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