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其包括堆叠料盘输入线、位于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上方的单层料盘输送线、位于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末端的且将堆叠料盘向上提升至设定高度的提升机构、将料盘从所述提升机构中抓取至所述单层输送线上的料盘抓取移载机构、位于所述料盘抓取移载机构抓取料盘位置处的且对料盘进行定位的定位托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紧凑,空间占空小,能够实现堆叠状料盘的自动输入并以单个料盘形式逐步输出,且能够对堆叠状态的料盘中的待抓取料盘进行精确定位,保障料盘的准确抓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料盘上料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4.0的发展,智能制造在制造行业逐渐普及,各种自动化设备相继涌现出市场。要实现产品的自动化操作,产品的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以及产品在各个工站之间的自动移载成为自动化生产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单元,其中,产品的上料与下料中,常常需要将产品放置在料盘中,再以料盘堆叠状态进行输出下料,因此,在产品下料时则需要设置料盘自动供应装置来满足料盘需求,而现有技术中料盘的自动供应上料机构空间占用大,且从堆叠状料盘中抓取单个料盘时不能精准的抓取,常常出现抓取失败的现象。因此,本公司研发了一种新的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布局紧凑,空间占空小,能够实现堆叠状料盘的自动输入并以单个料盘形式逐步输出,且能够对堆叠状态的料盘中的待抓取料盘进行精确定位,保障料盘的准确抓取。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其包括堆叠料盘输入线、位于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上方的单层料盘输送线、位于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末端的且将堆叠料盘向上提升至设定高度的提升机构、将料盘从所述提升机构中抓取至所述单层输送线上的料盘抓取移载机构、位于所述料盘抓取移载机构抓取料盘位置处的且对料盘进行定位的定位托料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之间且实现两者对接的过渡输送单元、垂直于料盘输入方向设置的且与所述过渡输送单元对接的料盘补给输送线。进一步的,所述过渡输送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对接的滚轮输送模组、垂直于所述滚轮输送模组输送方向进行物料运输的同步带输送模组、驱动所述同步带输送模组进行上下运动实现高于或低于滚轮输送模组表面的第一气缸。进一步的,所述单层料盘输送线包括根据工站需求设置的若干阻挡机构、设置输送线一侧的且往料盘区域吹出负离子消除产品表面静电的离子风棒。进一步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受所述第四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若干定位柱。进一步的,所述单层料盘输送线还包括第一侧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一侧输送单元平行设置且与其配合形成输送线的第二侧输送单元、调节所述第一侧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二侧输送单元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受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的若干对支撑螺杆、平行设置的若干对滑轨,所述第一侧输送单元固定设置,所述第二侧输送单元通过螺母套设置在所述支撑螺杆上。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且可下降至输送线表面下方的第一托料板、位于输送线一侧且对堆叠状料盘一侧表面进行侧方限位的限位挡板。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托料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布在料盘的相对两侧,且包括第二气缸、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水平直线运动的第二托料板。进一步的,所述料盘抓取移载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受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一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板上的第四驱动件、受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进行前后运动的第二活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活动板上的第三气缸、受所述第三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若干吸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堆叠状料盘自动输送线,然后在料盘输入线的上方设置单层料盘输送线,在料盘输入线的末端设置提升机构,并配合料盘移载机构实现堆叠料盘的逐个取出并输出,且在料盘移载机构的抓取位置设置定位托料机构,对料盘进行精准定位,大大提高了料盘抓取的精度,操作人员可实现在料盘输入线上放入若干堆叠状料盘,以供生产线上使用,大大降低了料盘补给的频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过渡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单层料盘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提升机构和定位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料盘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00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1堆叠料盘输入线,11第一输送线,12第二输送线,13过渡输送单元,131滚轮输送模组,132同步带输送模组,1321支撑板,1322循环输送同步带,1323第一驱动件,133第一气缸,14料盘补给输送线;2单层料盘输送线,21阻挡机构,211第四气缸,212定位柱,22离子风棒,23第一侧输送单元,24第二侧输送单元,25调节机构,251第三驱动件,252支撑螺杆;3提升机构,31第二驱动件,32第一托料板,33限位挡板;4定位分料机构,41第二气缸,42第二托料板;5料盘移载机构,51第三驱动件,52第一活动板,53第四驱动件,54第二活动板,55第三气缸,56吸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100,其包括堆叠料盘输入线1、位于堆叠料盘输入线1上方的单层料盘输送线2、位于堆叠料盘输入线1末端的且将堆叠料盘向上提升至设定高度的提升机构3、将料盘从提升机构3中抓取至单层输送线2上的料盘抓取移载机构5、位于料盘抓取移载机构5抓取料盘位置处的且对料盘进行定位的定位托料机构4。堆叠料盘输入线1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输送线11与第二输送线12、位于第一输送线11与第二输送线12之间且实现两者对接的过渡输送单元13、垂直于料盘输入方向设置的且与过渡输送单元13对接的料盘补给输送线14。过渡输送单元13包括与第一输送线11和第二输送线12对接的滚轮输送模组131、垂直于滚轮输送模组131输送方向进行物料运输的同步带输送模组132、驱动同步带输送模组132进行上下运动实现高于或低于滚轮输送模组131表面的第一气缸133。同步带输送模组132包括受第一气缸133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板1321、可旋转的架设在支撑板1321上的若干循环输送同步带1322、驱动循环输送同步带1322进行循环输送的第一驱动件1323。通过滚轮输送模组131将第一输送线11上的堆叠状料盘送入第二输送线12上,通过同步带输送模组132将料盘补给输送线14上的堆叠状料盘送入滚轮输送模组131上,然后在送入第二输送线12上。由于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每一摞料盘输出时都需要在最上层放置一层空料盘,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常常会出现空料盘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本方案通过设置料盘补给输送线14,人工会定时的放置一摞空料盘在料盘补给输送线14,以满足料盘的数量需求。单层料盘输送线2包括根据工站需求设置的若干阻挡机构21、设置输送线一侧的且往料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堆叠料盘输入线、位于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上方的单层料盘输送线、位于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末端的且将堆叠料盘向上提升至设定高度的提升机构、将料盘从所述提升机构中抓取至所述单层料盘输送线上的料盘抓取移载机构、位于所述料盘抓取移载机构抓取料盘位置处的且对料盘进行定位的定位托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堆叠料盘输入线、位于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上方的单层料盘输送线、位于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末端的且将堆叠料盘向上提升至设定高度的提升机构、将料盘从所述提升机构中抓取至所述单层料盘输送线上的料盘抓取移载机构、位于所述料盘抓取移载机构抓取料盘位置处的且对料盘进行定位的定位托料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料盘输入线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之间且实现两者对接的过渡输送单元、垂直于料盘输入方向设置的且与所述过渡输送单元对接的料盘补给输送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输送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对接的滚轮输送模组、垂直于所述滚轮输送模组输送方向进行物料运输的同步带输送模组、驱动所述同步带输送模组进行上下运动实现高于或低于滚轮输送模组表面的第一气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料盘输送线包括根据工站需求设置的若干阻挡机构、设置输送线一侧的且往料盘区域吹出负离子消除产品表面静电的离子风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间占用小的堆叠式输入单个输出料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受所述第四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若干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芝,董玉雷,郑贵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