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由一平面纸板折叠形成,包括用于围成盒体的依次相连的第一至第四侧板、连接于盒体的盖板,第一侧板和/或第三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连接有通过折叠形成间壁的折叠部A,该间壁具有一个或者数个竖向隔板,该竖向隔板将盒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数个物体存放空间,间壁具有开口朝向盒底的插槽,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均依次连接有底板和通过折叠可插入该插槽内对所述物体存放空间进行分隔的折叠部B。将间壁从外盒延伸出去,使得其与外盒一页成型。这种设计为包装盒尺寸繁多的生产厂商节省了包装物料管理的时间和成本,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这种从底板延伸出去的间壁结构缓冲性能更优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玻璃烧杯套装用包装,属于化学仪器包装相关
技术介绍
自1856年,瓦楞纸板被英国人EdwardCiley和EdwardEllen专利技术后,其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包装及缓冲中。尤其在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中国,瓦楞纸板的利用率及发展趋势逐年上升。瓦楞纸板最少由一层波浪形的芯纸夹层以及一层纸板组成。在易碎品容器包装设计之中被广泛的进行使用和推广,其能够承受很高的机械强度,从而保证了在进行产品的运输、搬运和堆叠的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碰撞和摔跌而保障其产品的质量或完好程度。瓦楞纸板具有良好的可折叠性能、印刷适应性、材料可回收再生性及抗压缓冲性。多只易损产品的集合包装,因需要将每个产品单独隔离开,就必须在包装盒内增加间壁设计,从而保证每个产品相互之间的“独立”,避免了因相互碰撞和摩擦引起的损坏。传统的纸盒间壁结构,是独立于纸盒主体刀版之外的,需要再排一付刀模。且因为其纸板的不连贯性,包装厂需要人工将一个个间壁纸板组装起来。这样的间壁结构不仅给包装厂的刀模管理和间壁管理带来不便(需要与外盒一一对应),而且间壁的组装也需要一定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将间壁从外盒延伸出去,使得其与外盒一页成型。这种设计为包装盒尺寸繁多的生产厂商节省了包装物料管理的时间和成本,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这种从底板延伸出去的间壁结构缓冲性能更优秀。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由一平面纸板折叠形成,包括用于围成盒体的依次相连的第一至第四侧板、连接于盒体的盖板,第一侧板和/或第三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连接有通过折叠形成间壁的折叠部A,该间壁具有一个或者数个竖向隔板,该竖向隔板将盒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数个物体存放空间,间壁具有开口朝向盒底的插槽,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均依次连接有底板和通过折叠可插入该插槽内对所述物体存放空间进行分隔的折叠部B。本技术将原先的分离式间壁改为了与外盒一体的间壁结构。节约人工组装间壁的成本,降低了仓储管理纸盒及间壁的难度,极大程度地规避了包装时间壁与外盒不符的错误发生。同时从纸盒底板处延伸的间壁结构,相较于单独的间壁纸板,在纸盒内部的位置更稳固,强度也更高。该技术应广泛应用于多只产品的集合包装中。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包装盒打开盖板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一包装盒展开图。图3是实施例一包装盒成型过程底部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包装盒打开盖板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例二包装盒展开图。图6是实施例二包装盒成型过程顶视示意图。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盖板,2-间壁,3-折叠部A,4-底板,5-折叠部B,6-缝隙,7-竖向隔板,8-凹口,9-底板,10-折边A,11-缺口,12-锁扣,13-折边B,14-豁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由一平面纸板折叠形成。选择的包装材质为加强瓦楞纸板(面纸200g牛皮纸,芯纸130g瓦楞纸,里纸160g牛皮纸),楞型为E楞,纸板厚度为2±0.3mm,纸板的耐破强度为1500kPa,边压强度为700KN/m。具有良好的可折叠性、适印性、抗压性。此技术将原先的分离式间壁改为了与外盒一体的间壁结构。本实施例包装盒包括用于围成盒体的依次相连的第一至第四侧板(从左至右)、连接于盒体的盖板1。盖板1与位于盒体长度方向上的侧板相连,盖板1外侧设置有用于插入盒体的折边A10,盖板1与折边A10相接处设有一缺口11,与盖板1相连侧板相间隔的侧板对应地设置有用于插入该缺口11的锁扣12。与盖板1和锁扣12相连侧板相邻的侧板设置有用于折入盒体内的折边B13。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连接有通过折叠形成间壁2的折叠部A3,该间壁2具有一个或者数个竖向隔板7。竖向隔板7将盒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数个物体存放空间,物体存放空间沿盒体的长度方向排列。间壁2具有开口朝向盒底的插槽,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均依次连接有底板4和通过折叠可插入该插槽内对物体存放空间进行分隔的折叠部B5。本实施例中,折叠部A3沿纵向开设有缝隙6,折叠部A3被折叠后,该缝隙6形成插槽内。对应的,折叠部B5的外边沿具有与竖向隔板7一一对应的凹口8,折叠部B5插入所述间壁的插槽后,该凹口8卡住间壁的竖向隔板7。缝隙6在竖向隔板7的底部形成豁口14,便于折叠部B5插入该缝隙6。本实施例包装盒的生产工艺如下:1、通过裁切和涂胶,得到图2的纸板;2、沿着压痕线,将纸板折叠,再将纸盒涂胶处粘合,即完成盒体;3、将间壁部分的纸板折叠入盒体内;4、接着将纸板的底板和折叠部B部分进行折叠,折叠部B插入间壁的缝隙中,使得纸盒的底部成型完整。5、将产品放置于间壁内,再将纸盒摇盖合上,插上锁扣即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项技术所使用的包装材料是常见的瓦楞纸板,裁切后的纸板是一页成型,很好的利用了纸盒底底板设计成巧妙的折叠结构;2、加工过程简单。将普通的瓦楞纸盒底部改为可折入盒内的间壁结构,无需再增加间壁的刀模,也省去了人工组装间壁的成本,只需一副刀模即可完成模切工作。3、仓储管理方面。相较间壁与外盒分离的纸盒,本专利技术技术的应用,节约了管理纸盒间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也避免包装时出现的间壁与外盒不匹配的情况发生。实施例二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间壁分割有六列储物空间,则相应的,缝隙6在竖向隔板7的顶部进行断开。并且两个折叠部A3的尺寸不相同,这样可实现不同大小的储物空间。当然,也可以在通过在同一个折叠部A3设置不同间隔距离的压痕,来实现不同体积的储物空间。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至第四侧板从右至左排序。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由一平面纸板折叠形成,包括用于围成盒体的依次相连的第一至第四侧板、连接于盒体的盖板(1),第一侧板和/或第三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连接有通过折叠形成间壁(2)的折叠部A(3),该间壁(2)具有一个或者数个竖向隔板(7),该竖向隔板(7)将盒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数个物体存放空间,间壁(2)具有开口朝向盒底的插槽,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均依次连接有底板(4)和通过折叠可插入该插槽内对所述物体存放空间进行分隔的折叠部B(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由一平面纸板折叠形成,包括用于围成盒体的依次相连的第一至第四侧板、连接于盒体的盖板(1),第一侧板和/或第三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连接有通过折叠形成间壁(2)的折叠部A(3),该间壁(2)具有一个或者数个竖向隔板(7),该竖向隔板(7)将盒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数个物体存放空间,间壁(2)具有开口朝向盒底的插槽,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盒底的一侧均依次连接有底板(4)和通过折叠可插入该插槽内对所述物体存放空间进行分隔的折叠部B(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存放空间沿盒体的长度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A(3)沿纵向开设有缝隙(6),折叠部A(3)被折叠后,该缝隙(6)形成所述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B(5)的外边沿具有与竖向隔板(7)一一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世泰新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