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包括顶固支架、一对侧固支架、底部弹性支架;侧固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一对第二连接板,一对第二连接板固定位于第一连接板两端,使得侧固支架形成“工”字型结构;一对侧固支架的其中一端的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分别对称安装在顶固支架两侧,且第二连接板与顶固支架之间的第一螺栓上安装第一弹性支撑;一对侧固支架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底部弹性支架固定连接,且底部弹性支架上安装若干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底部弹性支架与电控柜,底部弹性支架与电控柜之间的第二螺栓上安装第二弹性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周期短、物料成本低的特点,便于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的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电设备
,尤其涉及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风力发电机舱控制设备对于电控柜自身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海上风力发电,有地震和台风的风险存在,及低频共振的情况存在。但是,目前对海上风力发电电控柜的可靠性要求在25年,这样对电控柜的抗震和倾斜摆动要求迫在眉睫。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电控柜的抗震功能、控制电控柜倾斜摆动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电控柜的抗震功能、控制电控柜倾斜摆动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包括顶固支架、一对侧固支架、底部弹性支架;所述侧固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一对第二连接板,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使得所述侧固支架形成“工”字型结构;一对所述侧固支架的其中一端的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顶固支架两侧,且第二连接板与顶固支架之间的第一螺栓上安装第一弹性支撑;一对所述侧固支架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底部弹性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底部弹性支架上安装若干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弹性支架与电控柜,所述底部弹性支架与电控柜之间的第二螺栓上安装第二弹性支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或第二弹性支撑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两端径向向外延伸设有挡板,两片所述挡板之间安装有橡胶圈。进一步的,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若干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弹性支架横截面为“U”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顶固支架上安装有若干顶部固定螺栓,所述顶部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顶固支架与电控柜。进一步的,所述顶固支架为方形框架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减振安装装置由于弹性支撑的设计以及各加固件的配合,从而满足了海上环境的工况,实现抗震、减振、抗摇摆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周期短、物料成本低的特点,便于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的广泛使用。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安装电控柜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的第一弹性支撑或第二弹性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结合图1-5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包括顶固支架1、一对侧固支架5、底部弹性支架10;所述侧固支架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及一对第二连接板502,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502固定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01两端,使得所述侧固支架5形成“工”字型结构;一对所述侧固支架5的其中一端的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3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顶固支架1两侧,且第二连接板与顶固支架1之间的第一螺栓3上安装第一弹性支撑2;一对所述侧固支架5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底部弹性支架10固定连接,且所述底部弹性支架10上安装若干第二螺栓7,所述第二螺栓7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弹性支架10与电控柜6,所述底部弹性支架10与电控柜之间的第二螺栓7上安装第二弹性支撑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支撑2或第二弹性支撑8包括套管12,所述套管12两端径向向外延伸设有挡板13,两片所述挡板13之间安装有橡胶圈1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套管12及挡板13均采用钢铁材质,可以根据电控柜的规格来选择不同的钢铁材质,使得电控柜振动的时候力通过挡板13传递给橡胶圈14,起到减震作用。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若干加强筋4。所述底部弹性支架10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顶固支架1上安装有若干顶部固定螺栓11,所述顶部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所述顶固支架1与电控柜。所述顶固支架1为方形框架型结构。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通过顶固支架1、第一弹性支撑2、第一螺栓3、侧固支架5与电控柜6配合,实现了电控柜柜体顶部的减振缓冲功能;如图1至图4所示,通过顶固支架1、顶部固定螺栓11与电控柜6配合,实现了电控柜柜体的加固和吊装功能;如图1至图4所示,通过底部弹性支架10与电控柜6配合,实现了电控柜柜体的底部固定与支撑功能;如图1至图4所示,通过侧固支架5、第二螺栓7、第二弹性支撑8、底部弹性支架10与电控柜6配合,实现对电控柜柜体底部支撑、减振的作用。以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固支架、一对侧固支架、底部弹性支架;/n所述侧固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一对第二连接板,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使得所述侧固支架形成“工”字型结构;/n一对所述侧固支架的其中一端的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顶固支架两侧,且第二连接板与顶固支架之间的第一螺栓上安装第一弹性支撑;一对所述侧固支架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底部弹性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底部弹性支架上安装若干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弹性支架与电控柜,所述底部弹性支架与电控柜之间的第二螺栓上安装第二弹性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固支架、一对侧固支架、底部弹性支架;
所述侧固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一对第二连接板,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使得所述侧固支架形成“工”字型结构;
一对所述侧固支架的其中一端的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顶固支架两侧,且第二连接板与顶固支架之间的第一螺栓上安装第一弹性支撑;一对所述侧固支架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底部弹性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底部弹性支架上安装若干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弹性支架与电控柜,所述底部弹性支架与电控柜之间的第二螺栓上安装第二弹性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柜的减振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勃,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