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3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及压缩机。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包括:基座,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第一轴向通孔;柱塞,至少部分柱塞位于第一轴向通孔内;油汽分离结构,包括设在柱塞的外壁面和/或本体上的离心分离通道,柱塞沿第一轴向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本体可移动地设置,使离心分离通道具有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排气管断开的第二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高压侧的冷媒迁移至压缩机端,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以解决压缩机泵体异常磨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及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传统压缩机
,由于压缩机系统停机后,高压侧的冷媒容易迁移至压缩机端,使压缩机本体内部液态冷媒增多,进而导致压缩机在随后启动的一段时间内吸不到冷冻油,压缩机泵体润滑不良造成泵体异常磨损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排气组件,能够防止高压侧的冷媒迁移至压缩机端,即防止迁移至压缩机本体的压缩腔内,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以解决压缩机泵体异常磨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及压缩机,能够防止高压侧的冷媒迁移至压缩机端,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以解决压缩机泵体异常磨损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包括:基座,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第一轴向通孔;柱塞,至少部分柱塞位于第一轴向通孔内;油汽分离结构,包括设在柱塞的外壁面和/或本体上的离心分离通道,柱塞沿第一轴向通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本体可移动地设置,使离心分离通道具有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排气管断开的第二状态。进一步地,离心分离通道为绕第一轴向通孔的中心轴线延伸的螺旋通道。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轴向通孔的内壁面的第一凹槽,柱塞的外壁面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成离心分离通道。进一步地,排气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柱塞一端的第一过流孔以及设置在柱塞的外壁面的与第一过流孔连通的第一径向通孔,离心分离通道经第一径向通孔与第一过流孔连通。进一步地,排气组件包括沿柱塞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径向通孔。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第二径向通孔,第二径向通孔与离心分离通道连通。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轴向通孔的内壁面的定位凹槽,排气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柱塞的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凹槽配合。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第二径向通孔,第二径向通孔通过定位凹槽与离心分离通道连通,定位块具有封堵第二径向通孔的第一位置和打开第二径向通孔的第二位置。进一步地,排气组件还包括截止结构,截止结构用于使离心分离通道与排气管断开。进一步地,截止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轴向通孔的内壁面上的凸起,凸起具有第一倾斜表面,柱塞具有第二倾斜表面,当第二倾斜表面与第一倾斜表面抵接,离心分离通道处于第二状态,当第二倾斜表面与第一倾斜表面脱开,离心分离通道处于第一状态。进一步地,油汽分离结构还包括与本体连接的端盖,端盖用于防止柱塞从第一轴向通孔内脱出,端盖上设有与第一轴向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排气管,与压缩机本体的内腔连通;排气组件,与排气管连接,排气组件设置在排气管的远离压缩机本体的一端,排气组件为上述的排气组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排气组件设置在排气管的远离压缩机本体的一端,压缩机工作时,通过排气管排出的物质经过排气组件时,在离心分离通道内经离心力作用实现油汽分离,可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吐油率,减少压缩机排出去的冷冻油量,从而能够提高系统能效;由于柱塞在第一轴向通孔内可移动,使得离心分离通道具有两种状态,当离心分离通道处于第一状态时,离心分离通道与排气管连通,此时,压缩机可以通过排气管和离心分离通道实现正常排气,当离心分离通道处于第二状态时,离心分离通道与排气管断开连通,因此,压缩机内物质不能经离心分离通道排出,压缩机停机后,高压侧的冷媒也不能通过排气管进入压缩机内,从而能够防止高压侧的冷媒迁移至压缩机端,降低压缩机内部液态冷媒含量,使压缩机启动时能够及时吸到冷冻油,进而使压缩机泵体正常润滑,避免出现泵体异常磨损现象,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压缩机本体和排气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的实施例的离心分离通道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的实施例的离心分离通道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的基座的剖视图;图7示出了图5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的基座的侧视图;图8示出了图7的X-X向剖视图;图9示出了图5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的柱塞和定位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1示出了图9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基座;11、本体;12、第一轴向通孔;13、第一凹槽;14、第二径向通孔;15、定位凹槽;16、凸起;17、第一倾斜表面;18、安装孔;20、柱塞;21、第二凹槽;22、第一径向通孔;23、第二倾斜表面;24、第三径向通孔;25、第三凹槽;30、油汽分离结构;40、离心分离通道;50、第一过流孔;60、定位块;70、端盖;71、第三通孔;80、压缩机本体;90、排气管;100、排气组件;110、回油管;120、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在传统压缩机
,压缩机本体80’(压缩机本体80’用于对冷媒进行压缩,压缩机本体80’包括气缸及法兰等结构,压缩机本体80’的腔体内设置有电机130’)与排气管90’连接,压缩机本体80’通过排气管90’直接排气进入系统管路中,由于压缩机系统停机后,高压侧的冷媒容易迁移至压缩机端(也就是容易迁移至压缩机本体的压缩腔内),使压缩机本体内部液态冷媒增多,进而导致压缩机在随后启动的一段时间内吸不到冷冻油,压缩机泵体润滑不良造成泵体异常磨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及压缩机。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工作时,通过排气管向冷媒侧排气,其中,排出的物质包括冷媒和雾状冷冻油,压缩机停机时,冷媒侧压力高于压缩机本体内部压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排气组件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排气组件设置在排气管的远离压缩机本体的一端,压缩机排出的物质通过排气管并经排气组件进入冷媒侧。如图2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0),包括本体(1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上的第一轴向通孔(12);/n柱塞(20),至少部分所述柱塞(20)位于所述第一轴向通孔(12)内;/n油汽分离结构(30),包括设在所述柱塞(20)的外壁面和/或所述本体(11)上的离心分离通道(40),所述柱塞(20)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孔(12)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本体(11)可移动地设置,使所述离心分离通道(40)具有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排气管断开的第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包括本体(1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上的第一轴向通孔(12);
柱塞(20),至少部分所述柱塞(20)位于所述第一轴向通孔(12)内;
油汽分离结构(30),包括设在所述柱塞(20)的外壁面和/或所述本体(11)上的离心分离通道(40),所述柱塞(20)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孔(12)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本体(11)可移动地设置,使所述离心分离通道(40)具有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排气管断开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分离通道(40)为绕所述第一轴向通孔(12)的中心轴线延伸的螺旋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向通孔(12)的内壁面的第一凹槽(13),所述柱塞(20)的外壁面上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13)和所述第二凹槽(21)围成所述离心分离通道(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柱塞(20)一端的第一过流孔(50)以及设置在所述柱塞(20)的外壁面的与所述第一过流孔(50)连通的第一径向通孔(22),所述离心分离通道(40)经所述第一径向通孔(22)与所述第一过流孔(5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沿所述柱塞(2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径向通孔(2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上的第二径向通孔(14),所述第二径向通孔(14)与所述离心分离通道(4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少波赵旭敏廖春伟陈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