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分解含氢化合物的燃氢发动机所属
本专利涉及一种燃氢发动机,其主要特征是基于传统内燃发动机,使用余热分解含氢化合物作为燃料的燃氢发动机,属于氢能源、燃氢发动机、环保低排放
技术背景氢能源是完全清洁的二次能源,氢能源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目标、保护生态与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随着氢能源技术发展,基于氢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探索方兴未艾。已知的氢能源汽车发动机目前主要有二种氢的利用技术途径:一是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电动驱动模式,二是以直接燃烧氢的发动机模式,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涉及氢的储存、运输、加注、车载供氢及使用安全等技术问题。尽管氢能源是清洁的二次能源,但是氢的储存运输并不容易,氢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危化品,而且储存、运输、车载供氢及使用过程中容易泄漏,泄漏后不容易察觉的特点,因此氢气的存储运输问题困扰着氢能源的应用发展,目前仍然没有完美解决方案,氢的储存运输是亟待解决问题。根据有关统计;当前氢能源技术投入研究经费的50%用于氢储存技术研究。目前主要的技术方案有:高压容器储氢 ...
【技术保护点】
1.余热分解含氢化合物的燃氢发动机,是基于传统发动机技术基础上进行多技术系统的集成,其特征是基于传统发动机增加三个技术系统;车载液氨的储存系统、车载分解制氢系统、燃氢发动机启动及燃料切换控制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余热分解含氢化合物的燃氢发动机,是基于传统发动机技术基础上进行多技术系统的集成,其特征是基于传统发动机增加三个技术系统;车载液氨的储存系统、车载分解制氢系统、燃氢发动机启动及燃料切换控制系统。
2.车载液氨的储存系统,其特征是由液氨存储压力容器16、加注控制阀12、减压阀14、电磁控制阀15、压力及温度传感器2、燃料及气体管路8等组成,加注控制阀12位于液氨存储压力容器16与加注口之间,用于加注时的开闭控制,减压阀14、电磁控制阀15位于液氨存储压力容器16至发动机缸外预热套18连接燃料及气体管路8上,用于液氨的减压及开闭控制,压力及温度传感器2用于监测液氨存储压力容器16内液氨的状态。
3.车载分解制氢系统;其特征是由发动机缸外预热套18、催化分解发生器3、尾气排气管1、压力及温度传感器2、燃料及气体管路8、辅助加热器5、辅助加热器燃油喷嘴20、辅助加热器电子点火塞21等组成,发动机缸外预热套18在发动机气缸体19外,围绕气缸体19形成热交换器,催化分解发生器3串接在排气管1近发动机端,催化分解发生器3内部有催化剂,催化剂呈多孔结构,兼顾导热与增加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