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车身
本技术涉及车辆车身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同时,本技术也涉及一种具有上述传力结构的车辆车身。
技术介绍
车辆车身前部碰撞传力结构的设计对碰撞力的传递吸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车的碰撞性能。现有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力通过前轮罩边梁与机舱纵梁传递至车身A柱下段加强板,再经由车身A柱下段加强板传递至门槛梁。由于目前设计中,前轮罩边梁及机舱纵梁与车身A柱下段加强板之间一般成90°角连接,其会使得撞击力难以过渡传递,并可能造成A柱下段加强板直接发生变形,进而钣金结构侵入乘员舱挤压乘员,而危害乘员安全。此外,现有设计中机舱纵梁和前轮罩边梁与门槛梁之间一般也存在高度差,这也会导致撞击力不能快速有效地进行传递,并且还存在A柱下段加强板与门槛梁连接位置易发生应力集中的问题。在碰撞过程中,由于不能及时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分散,也会使A柱下段加强板和门槛梁连接处发生严重变形,进而使得钣金侵入乘员舱,对乘员腿部及脚部造成伤害。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纵梁(1)、前轮罩边梁(2)、车身A柱(4),以及门槛梁(3)和连接结构(5),所述连接结构(5)的前端与所述前轮罩边梁(2)固连,且所述连接结构(5)以弯曲状向后下方延伸,并使所述连接结构(5)的后端与所述门槛梁(3)固连,所述机舱纵梁(1)和所述车身A柱(4)分别靠近于所述门槛梁(3)而固连于所述连接结构(5)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纵梁(1)、前轮罩边梁(2)、车身A柱(4),以及门槛梁(3)和连接结构(5),所述连接结构(5)的前端与所述前轮罩边梁(2)固连,且所述连接结构(5)以弯曲状向后下方延伸,并使所述连接结构(5)的后端与所述门槛梁(3)固连,所述机舱纵梁(1)和所述车身A柱(4)分别靠近于所述门槛梁(3)而固连于所述连接结构(5)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5)沿自身延伸方向具有上下布置且弯曲方向相反的两个弯曲部位(m、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纵梁(1)与所述车身A柱(4)于下方的所述弯曲部位(n)处和所述连接结构(5)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5)和所述前轮罩边梁(2)因固连而于两者间围构形成有第一腔体(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A柱(4)通过自身中的A柱下段加强板(401)和所述连接结构(5)固连。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仁宽,郑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