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以及车辆存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74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停车场以及车辆存取方法,其中,所述停车场包括:存车口、取车口以及若干AGV停车单元;所述存车口和取车口与停车区域相连通,若干AGV停车单元以阵列形式均匀排布于所述停车区域中,且所述停车区域中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AGV停车单元尺寸相对应的空位,任一所述AGV停车单元能够沿X方向或Y方向进行平移运动,且所述空位及若干AGV停车单元具有各自的位置坐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停车区域设置紧密阵列排布的若干AGV停车单元,并能够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存取方法实现存车和取车,显著提高了停车区域的利用率,同时存车、取车自动化,克服了现有停车场需要自己寻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停车场以及车辆存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场
,尤其涉及一种停车场及车辆存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停车场基于人工停放,车辆过道占据停车场约50%的面积。如此导致无法充分利用停车场的占地面积,且还存在难以寻车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停车场及车辆存取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停车场,其包括:存车口、取车口以及若干AGV停车单元;所述存车口和取车口与停车区域相连通,若干AGV停车单元以阵列形式均匀排布于所述停车区域中,且所述停车区域中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AGV停车单元尺寸相对应的空位,任一所述AGV停车单元能够沿X方向或Y方向进行平移运动,且所述空位及若干AGV停车单元具有各自的位置坐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停车场的改进,所述存车口和取车口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存车口并排设置,多个所述取车口并排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停车场的改进,所述存车口和取车口均为五个,五个存车口和取车口并排设置于所述停车区域的一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如上所述停车场的车辆存取方法,其包括如下存车步骤和/或取车步骤:所述存车步骤包括:将车辆驶入存车口中停泊的AGV停车单元上;查询所述停车区域中空位的实际位置,如空位与车辆驶入的存车口相对设置,则所述存车口中停泊的AGV停车单元运动至所述空位处;r>否则,移动与所述空位同一排和/或同一列的所述AGV停车单元,使得空位与车辆驶入的存车口相对设置;所述取车步骤包括:查找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的实际位置,如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与取车口相对设置,则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移动至对应的取车口中;否则,查找所述停车区域中空位的实际位置,移动与所述空位同一排和/或同一列的所述AGV停车单元,使得空位与取车口相对设置,以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和空位之间的连线为对角线,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沿所述对角线所在的矩形轨迹进行移动,并最终移动至对应的取车口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存取方法的改进,所述存车步骤还包括:查询所述停车区域中空位的实际位置,并获取所述实际位置的位置坐标,根据所述位置坐标判断空位与存车口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存取方法的改进,所述存车步骤还包括:调度所述停车区域中空余的AGV停车单元,使其补充至对应存车口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存取方法的改进,所述调度所述停车区域中空余的AGV停车单元,使其补充至所述存车口中包括:查找停车区域中空余的AGV停车单元实际位置,如有与对应的存车口相对设置的空余AGV停车单元,移动该空余AGV停车单元至对应的存车口中;否则,查找所述停车区域中空位的实际位置,移动与所述空位同一排和/或同一列的所述AGV停车单元,使得空位与存车口相对设置,以空余AGV停车单元和空位之间的连线为对角线,空余AGV停车单元沿所述对角线所在的矩形轨迹进行移动,并最终移动至对应的存车口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存取方法的改进,查找停车区域中空余的AGV停车单元实际位置,并选择与对应存车口之间连线最短的空余AGV停车单元作为补充对应存车口的AGV停车单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存取方法的改进,所述取车步骤还包括:接收取车请求,然后执行如上所述的取车步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存取方法的改进,所述取车请求由客户端发送,所述客户端为手机、手环、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或者个人电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停车区域设置紧密阵列排布的若干AGV停车单元,并能够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存取方法实现存车和取车,显著提高了停车区域的利用率,同时存车、取车自动化,克服了现有停车场需要自己寻车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停车场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中平移空位至取车口处的过程示意图;图4-10为为本专利技术中取车的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场,其包括:存车口1、取车口2以及若干AGV停车单元3。其中,存车口1和取车口2与停车区域相连通。如此,通过存车口1可将汽车驶入,通过取车口2可将停放的汽车取出。为了实现提供多个存车通道以及取车通道,存车口1和取车口2均为多个,多个存车口1并排设置,多个取车口2并排设置。一个实施方式中,存车口1和取车口2均为五个,五个存车口1和取车口2并排设置于停车区域的一侧。若干AGV停车单元3以阵列形式均匀排布于停车区域中。如此,显著提高了停车区域的利用率。同时,为了使得若干AGV停车单元3能够进行移动,停车区域中至少具有一个与AGV停车单元3尺寸相对应的空位。如此,各AGV停车单元3可进行X方向或Y方向的平移。同时,为了对各AGV停车单元3及空位进行定位,空位及若干AGV停车单元3具有各自的位置坐标。上述AGV停车单元3可采用现有的AGV产品,其通过自身的舵机以及行走轮等能够沿在停车区域铺设的轨道上进行X方向或Y方向的平移运动。针对上述实施例介绍的停车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停车场的车辆存取方法。具体地,该停车场的车辆存取方法包括:存车步骤和/或取车步骤。即,可按照存车步骤或取车步骤实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按照存车步骤和取车步骤实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中,存车步骤包括:将车辆驶入存车口中停泊的AGV停车单元上;查询停车区域中空位的实际位置,如空位与车辆驶入的存车口相对设置,则存车口中停泊的AGV停车单元运动至空位处,进而完成一次车辆的存车。如果停车区域中空位不在与存车口相对的位置,此时需要移动与空位同一排和/或同一列的AGV停车单元,使得空位与车辆驶入的存车口相对设置。例如,如图2、3所示,首先将与该空位同一排的各AGV停车单元平移一个单位位置,则空位被窜动至与存车口相对的一列,此时再将与该空位同一列的各AGV停车单元平移一个单位位置,则可将空位窜动至与存车口相对的位置处。判断空位与对应存车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基于空位的实际坐标位置。具体地,存车步骤还包括:查询停车区域中空位的实际位置,并获取实际位置的位置坐标,此时根据位置坐标判断空位与存车口之间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场包括:存车口、取车口以及若干AGV停车单元;/n所述存车口和取车口与停车区域相连通,若干AGV停车单元以阵列形式均匀排布于所述停车区域中,且所述停车区域中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AGV停车单元尺寸相对应的空位,任一所述AGV停车单元能够沿X方向或Y方向进行平移运动,且所述空位及若干AGV停车单元具有各自的位置坐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场包括:存车口、取车口以及若干AGV停车单元;
所述存车口和取车口与停车区域相连通,若干AGV停车单元以阵列形式均匀排布于所述停车区域中,且所述停车区域中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AGV停车单元尺寸相对应的空位,任一所述AGV停车单元能够沿X方向或Y方向进行平移运动,且所述空位及若干AGV停车单元具有各自的位置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车口和取车口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存车口并排设置,多个所述取车口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车口和取车口均为五个,五个存车口和取车口并排设置于所述停车区域的一侧。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停车场的车辆存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存取方法包括如下存车步骤和/或取车步骤:
所述存车步骤包括:
将车辆驶入存车口中停泊的AGV停车单元上;
查询所述停车区域中空位的实际位置,如空位与车辆驶入的存车口相对设置,则所述存车口中停泊的AGV停车单元运动至所述空位处;
否则,移动与所述空位同一排和/或同一列的所述AGV停车单元,使得空位与车辆驶入的存车口相对设置;
所述取车步骤包括:
查找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的实际位置,如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与取车口相对设置,则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移动至对应的取车口中;
否则,查找所述停车区域中空位的实际位置,移动与所述空位同一排和/或同一列的所述AGV停车单元,使得空位与取车口相对设置,以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和空位之间的连线为对角线,目标车辆所在AGV停车单元沿所述对角线所在的矩形轨迹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曜轩曾小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达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