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72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包括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上的散热器格栅、粘结在散热器格栅上的灯光模组、控制灯光模组的无线控制器以及覆盖在灯光模组上端卡接在散热器格栅上的透光电镀条。通过对传统汽车保险杠的散热器格栅进行改进,将灯光模组引入散热器格栅内,再利用透光电镀条进行包覆,利用无线控制器对灯光模组进行控制,以达到灯光模组开关和动作模式的选择的目的,将一成不变的保险杠改造成可发光的装饰单元,使其更具有个性化,满足差异性定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
本技术属于汽车外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车灯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照射功能,外观、科技感、酷炫、豪华效果开始被消费者追求。氛围灯作为一种新型灯种在汽车中使用日渐增多,引起广大消费者关注,特别是在汽车内饰中,氛围灯已经在中高端汽车市场普及,但汽车外饰与氛围灯相结合的产品在市场上几乎是见不到的,随着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外饰与氛围灯的结合产品必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新宠,为弥补市场空缺以及迎合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有必要开发一种汽车外饰与氛围灯的结合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包括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上的散热器格栅、粘结在散热器格栅上的灯光模组、控制灯光模组的无线控制器以及覆盖在灯光模组上端卡接在散热器格栅上的透光电镀条;所述散热器格栅翻边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两侧的散热器格栅上开设有用于限制透光电镀条移动的限位凸起,所述避让凹槽内设置有卡爪,邻近所述卡爪的避让凹槽内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卡爪与散热器格栅一体成型,所述卡爪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卡爪的一条直角边垂直于避让凹槽底部,所述卡爪的一个直角面朝向散热器格栅的翻边方向,所述卡爪的锐角端处于避让凹槽的上方;所述散热器格栅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多条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散热器格栅翻边与散热器格栅中间面之间的转角处,所述支撑块上均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灯光模组粘结在支撑块的避让槽内;所述透光电镀条与散热器格栅仿形,所述透光电镀条的外边上设有多个与避让凹槽数量及位置一致的凸边,所述凸边上均开设有卡接口,每个所述卡接口均与相对应的卡爪卡接,同时每个避让凹槽两侧的限位凸起与相对应的凸边两侧的透光电镀条外边相互接触,所述透光电镀条的内边覆盖在支撑块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灯光模组为RGB-LED氛围灯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灯光模组内电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控制器内电连接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发射模块所发射的灯光模组开关信号、灯光模组动作模式选择信号。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灯光模组通过3M胶带粘结在散热器格栅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无线控制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散热器格栅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透光电镀条的材料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透光电镀条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制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通过对传统汽车保险杠的散热器格栅进行改进,将灯光模组引入散热器格栅内,再利用透光电镀条进行包覆,利用无线控制器对灯光模组进行控制,以达到灯光模组开关和动作模式的选择的目的,将一成不变的保险杠改造成可发光的装饰单元,使其更具有个性化,满足差异性定制需求。(2)本技术提供的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既可应用于汽车装饰,又能用于夜间示宽灯、转向灯、日间/夜间前后行车灯、行车速度变色灯、充电状态变色指示灯、充电过程呼吸灯等各个领域,提高行车安全、提升整车外观及科技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中散热器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透光电镀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A剖视图。图6为图1中B-B剖视图。图7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8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9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如下:散热器格栅1、灯光模组2、3M胶带3、透光电镀条4、避让凹槽11、限位凸起12、卡爪13、直角面131、锐角端132、散热通孔133、支撑块14、避让槽15、凸边41、卡接口4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所示: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包括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上的散热器格栅1、粘结在散热器格栅1上的灯光模组2、控制灯光模组2的无线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以及覆盖在灯光模组2上端卡接在散热器格栅1上的透光电镀条4。参阅图3、图5、图6和图8所示:所述散热器格栅1翻边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避让凹槽11,所述避让凹槽11两侧的散热器格栅1上开设有用于限制透光电镀条4移动的限位凸起12,所述避让凹槽11内设置有卡爪13,邻近所述卡爪13的避让凹槽11内开设有散热通孔133,所述卡爪13与散热器格栅1一体成型,所述卡爪13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卡爪13的一条直角边垂直于避让凹槽11底部,所述卡爪13的一个直角面131朝向散热器格栅1的翻边方向,所述卡爪13的锐角端132处于避让凹槽11的上方;所述散热器格栅1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多条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设置在散热器格栅1翻边与散热器格栅1中间面之间的转角处,所述支撑块14上均开设有避让槽15。参阅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灯光模组2粘结在支撑块14的避让槽15内,所述灯光模组2通过3M胶带3粘结在散热器格栅1上,所述灯光模组2为RGB-LED氛围灯带;所述灯光模组2内电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控制器内电连接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发射模块所发射的灯光模组2开关信号、灯光模组2动作模式选择信号;所述无线控制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散热器格栅1上。参阅图1、图4、图7和图9所示:所述透光电镀条4与散热器格栅1仿形,所述透光电镀条4的外边上设有多个与避让凹槽11数量及位置一致的凸边41,所述凸边41上均开设有卡接口42,每个所述卡接口42均与相对应的卡爪13卡接,同时每个避让凹槽11两侧的限位凸起12与相对应的凸边41两侧的透光电镀条4外边相互接触,所述透光电镀条4的内边覆盖在支撑块14上;所述透光电镀条4的材料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透光电镀条4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制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上的散热器格栅、粘结在散热器格栅上的灯光模组、控制灯光模组的无线控制器以及覆盖在灯光模组上端卡接在散热器格栅上的透光电镀条;/n所述散热器格栅翻边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两侧的散热器格栅上开设有用于限制透光电镀条移动的限位凸起,所述避让凹槽内设置有卡爪,邻近所述卡爪的避让凹槽内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卡爪与散热器格栅一体成型,所述卡爪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卡爪的一条直角边垂直于避让凹槽底部,所述卡爪的一个直角面朝向散热器格栅的翻边方向,所述卡爪的锐角端处于避让凹槽的上方;所述散热器格栅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多条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散热器格栅翻边与散热器格栅中间面之间的转角处,所述支撑块上均开设有避让槽;/n所述灯光模组粘结在支撑块的避让槽内;/n所述透光电镀条与散热器格栅仿形,所述透光电镀条的外边上设有多个与避让凹槽数量及位置一致的凸边,所述凸边上均开设有卡接口,每个所述卡接口均与相对应的卡爪卡接,同时每个避让凹槽两侧的限位凸起与相对应的凸边两侧的透光电镀条外边相互接触,所述透光电镀条的内边覆盖在支撑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外饰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汽车前保险杠上的散热器格栅、粘结在散热器格栅上的灯光模组、控制灯光模组的无线控制器以及覆盖在灯光模组上端卡接在散热器格栅上的透光电镀条;
所述散热器格栅翻边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两侧的散热器格栅上开设有用于限制透光电镀条移动的限位凸起,所述避让凹槽内设置有卡爪,邻近所述卡爪的避让凹槽内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卡爪与散热器格栅一体成型,所述卡爪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卡爪的一条直角边垂直于避让凹槽底部,所述卡爪的一个直角面朝向散热器格栅的翻边方向,所述卡爪的锐角端处于避让凹槽的上方;所述散热器格栅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多条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散热器格栅翻边与散热器格栅中间面之间的转角处,所述支撑块上均开设有避让槽;
所述灯光模组粘结在支撑块的避让槽内;
所述透光电镀条与散热器格栅仿形,所述透光电镀条的外边上设有多个与避让凹槽数量及位置一致的凸边,所述凸边上均开设有卡接口,每个所述卡接口均与相对应的卡爪卡接,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作伟赵恩波张龙朱兆博刘西宇蒋阳潘昱企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汽富维东阳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