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71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包括逆变器主体、底板、固定板、通电插槽和通电导线,所述逆变器主体左右两侧的底部且分别靠近正面与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底板的底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片,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限位板、第一伸缩杆以及插板的结构设计与配合,使得该装置具有了可上下调节的效果,避免了由于该车载逆变器安放在较为狭隘、隐蔽的地方而导致不便进行使用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传统的车载逆变器的一体式固定安装方式而导致使用者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载设备
,具体涉及了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需要对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由于车内自带的充电口较少,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在汽车上外接车载逆变器进行充电使用,由于汽车内部的空间并不大,人们在选择安装逆变器时均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车内较为隐蔽的地方,从而来尽可能减小逆变器的占用面积,但是,这样就会造成人们在需要用到该逆变器时比较不方便,很难将通电连接线插入至逆变器内实现接电充电操作,从而对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从而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具备可进行上下和角度调节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固定方式不可进行调节而使得使用者对该逆变器进行使用的问题。本技术的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包括逆变器主体、底板、固定板、通电插槽和通电导线,所述逆变器主体左右两侧的底部且分别靠近正面与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包括逆变器主体(1)、底板(2)、固定板(4)、通电插槽(15)和通电导线(22),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主体(1)左右两侧的底部且分别靠近正面与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2),所述底板(2)的底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杆(3),所述固定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片(5),所述第一金属片(5)底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插杆(7),所述固定板(4)内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凹陷槽(6),所述底板(2)顶部的左右两侧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沿水平纵向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9),所述底板(2)顶部的左右两侧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沿水平纵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包括逆变器主体(1)、底板(2)、固定板(4)、通电插槽(15)和通电导线(22),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主体(1)左右两侧的底部且分别靠近正面与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2),所述底板(2)的底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杆(3),所述固定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片(5),所述第一金属片(5)底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插杆(7),所述固定板(4)内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凹陷槽(6),所述底板(2)顶部的左右两侧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沿水平纵向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9),所述底板(2)顶部的左右两侧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沿水平纵向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板(10),所述第一连接板(9)与第二连接板(10)远离底板(2)的左右两侧均沿垂直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板(11),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的水平纵向之间均留有通口,所述第一伸缩杆(12)的输出端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之间的通口固定连接有插板(13),所述插板(13)活动卡接于多个限位板(11)之间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可调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位于固定连接杆(3)的正下方且通过凹陷槽(6)与插杆(7)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开设有卡槽且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8),所述第一磁铁(8)与第一金属片(5)相互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巨力众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