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立君专利>正文

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70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属于灌注桩桩底检测装置领域,使用过程中通过将装置放置在灌注桩区域,之后通过浮力沉底框架将装置下降到合适位置,之后启动驱动机构带动沉底开合机构运转,将装置内部打开,之后启动切换电机带动切换机构运转,之后使伺服电机带动沉底移动机构运转,将沉底检测探头放下,使其灌注桩底部区域进行接触,进行有效的探测,探测完毕之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沉底移动机构上升,将沉底检测探头回收至隔离仓内部,之后启动切换电机带动切换机构运转,之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沉底开合机构运转将装置密封,之后启动浮力沉底框架将装置上升至水面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桩底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灌注桩底沉渣是影响桩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过厚的沉渣将产生“软垫”效应,从而降低桩承载力,增加桩身沉降。研究表明,当沉渣厚度加大,且强度减弱时,桩端阻力最大损失可达80%以上,而且沉渣越厚,桩基承载力损失越大。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作为成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其控制和测量措施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和桩基承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现行的相应国家标准和规范对沉渣厚度控制有明确的要求。当桩以摩擦力为主时,沉渣允许厚度不得大于100mm,当桩以端承力为主时,不得大于50mm;对于端承桩,其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对于摩擦型桩不大于150mm。现有沉渣厚度检测方法主要为“重锤法”,主要依靠工程师手感和经验进行判断沉渣厚度,检测的精度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包括:浮力沉底框架、防水外壳和沉底检测探头,所述浮力沉底框架左侧中部与防水外壳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外壳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隔离仓和驱动仓;所述驱动仓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仓内部位于驱动机构上侧固定安装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左侧活动套接在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右侧沉底开合机构啮合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后侧与沉底移动机构啮合连接,所述沉底移动机构左端与沉底检测探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左联动轮、右联动轮、花键轴、转动斜齿轮和转动轴,所述伺服电机主轴前端与驱动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上侧与转动齿轮下侧啮合连接,所述转动齿轮轴心与花键轴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左端从左到右依次活动套接有左联动轮和右联动轮,所述花键轴位于左联动轮和右联动轮中部与切换机构活动连接,所述花键轴右端与驱动仓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左联动轮左侧轴心与转动轴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左侧延伸至隔离仓内部与转动斜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左侧与驱动仓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斜齿轮后侧与沉底开合机构啮合连接,所述右联动轮后侧与沉底移动机构啮合连接。优选地,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电机、切换杆、联动杆和换挡拨叉,所述驱动仓内部位于伺服电机上方固定安装有切换电机,所述切换电机主轴与切换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切换杆前端与联动杆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联动杆一端与换挡拨叉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换挡拨叉一端轴心与花键轴中部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沉底开合机构包括:转动齿轮圈、移动密封块、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转动斜齿轮后侧与转动齿轮圈啮合,所述转动齿轮圈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圈和齿轮圈,所述转动齿轮圈前侧与移动密封块后侧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密封块设置有四组,所述移动密封块左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隔离仓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活动套接在限位槽内部。优选地,所述沉底移动机构包括:联动轴、联动斜齿轮、回收线辊、固定轴和连接线,所述右联动轮后侧与联动斜齿轮左侧啮合连接,所述联动斜齿轮轴心与联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轴中部与驱动仓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联动轴后端与回收线辊前侧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线辊后侧轴心与固定轴前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左端与驱动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线辊通过连接线与沉底检测探头右侧轴心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轴与回收线辊连接处设置有扭力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过程中通过将装置放置在灌注桩区域,之后通过浮力沉底框架将装置下降到合适位置,之后启动驱动机构带动沉底开合机构运转,将装置内部打开,之后启动切换电机带动切换机构运转,之后使伺服电机带动沉底移动机构运转,将沉底检测探头放下,使其灌注桩底部区域进行接触,进行有效的探测,探测完毕之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沉底移动机构上升,将沉底检测探头回收至隔离仓内部,之后启动切换电机带动切换机构运转,之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沉底开合机构运转将装置密封,之后启动浮力沉底框架将装置上升至水面回收。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切换电机带动切换杆转动,带动联动杆移动,带动换挡拨叉移动,使其与左联动轮和右联动轮接触,从而之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花键轴转动,带动换挡拨叉转动,带动左联动轮或右联动轮转动,从而带动沉底移动机构或者沉底开合机构运转。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启动切换电机,使伺服电机带动左联动轮运转,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转动斜齿轮转动,带动转动齿轮圈转动,带动移动密封块移动,带动沉底开合机构进行开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拆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拆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拆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拆分图。附图标号:101浮力沉底框架、102防水外壳、103沉底检测探头、104隔离仓、105驱动仓、201伺服电机、202驱动齿轮、203转动齿轮、204左联动轮、205右联动轮、206花键轴、207转动斜齿轮、208转动轴、301切换电机、302切换杆、303联动杆、304换挡拨叉、401转动齿轮圈、402移动密封块、403限位槽、404限位块、501联动轴、502联动斜齿轮、503回收线辊、504固定轴、505连接线、506扭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考图1-5,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包括:浮力沉底框架101、防水外壳102和沉底检测探头103,浮力沉底框架101左侧中部与防水外壳102右端固定连接,防水外壳102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隔离仓104和驱动仓105;驱动仓105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仓105内部位于驱动机构上侧固定安装有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左侧活动套接在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右侧沉底开合机构啮合连接,驱动机构后侧与沉底移动机构啮合连接,沉底移动机构左端与沉底检测探头103固定连接。沉底移动机构包括:联动轴501、联动斜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包括:浮力沉底框架(101)、防水外壳(102)和沉底检测探头(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沉底框架(101)左侧中部与防水外壳(102)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外壳(102)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隔离仓(104)和驱动仓(105);/n所述驱动仓(105)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仓(105)内部位于驱动机构上侧固定安装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左侧活动套接在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右侧沉底开合机构啮合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后侧与沉底移动机构啮合连接,所述沉底移动机构左端与沉底检测探头(10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包括:浮力沉底框架(101)、防水外壳(102)和沉底检测探头(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沉底框架(101)左侧中部与防水外壳(102)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外壳(102)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隔离仓(104)和驱动仓(105);
所述驱动仓(105)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仓(105)内部位于驱动机构上侧固定安装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左侧活动套接在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右侧沉底开合机构啮合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后侧与沉底移动机构啮合连接,所述沉底移动机构左端与沉底检测探头(10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201)、驱动齿轮(202)、转动齿轮(203)、左联动轮(204)、右联动轮(205)、花键轴(206)、转动斜齿轮(207)和转动轴(208),所述伺服电机(201)主轴前端与驱动齿轮(202)轴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202)上侧与转动齿轮(203)下侧啮合连接,所述转动齿轮(203)轴心与花键轴(206)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206)左端从左到右依次活动套接有左联动轮(204)和右联动轮(205),所述花键轴(206)位于左联动轮(204)和右联动轮(205)中部与切换机构活动连接,所述花键轴(206)右端与驱动仓(105)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左联动轮(204)左侧轴心与转动轴(208)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08)左侧延伸至隔离仓(104)内部与转动斜齿轮(207)轴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08)左侧与驱动仓(105)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斜齿轮(207)后侧与沉底开合机构啮合连接,所述右联动轮(205)后侧与沉底移动机构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电机(301)、切换杆(302)、联动杆(303)和换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立君石立群方薇资伟曹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石立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