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斜管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39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斜管保护装置,其包括下部底板以及翻盖组件,下部底板用于与混凝土地面固定连接,其上开设一第一容纳槽,翻盖组件设于第一容纳槽内,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一观察通孔;翻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部翻盖、滑动铰链和弹性件,滑动铰链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上部翻盖转动连接,滑动铰链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容纳槽的侧壁滑动连接,弹性件沿弹力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滑动铰链和第一容纳槽的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下部底板与混凝土地面固定连接,使装有测斜管的洞口完全密封起来,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使上部翻盖远离滑动铰链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的侧壁相抵接,保证了测斜管保护装置的密封性,防止测斜管不易被泥沙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斜管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测斜管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基坑开挖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对基坑安全作出及时反馈,需要设置测斜监测点。测斜点的布置一般为取芯、埋设测斜管、架设测斜管保护装置,测斜管保护装置用于避免测斜管裸露在外造成破坏。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测斜管保护装置包括圆形套筒和保护盖,圆形套筒套设在测斜管的外部,保护盖通过铁链与圆形套筒的顶部连接,把保护盖盖设在圆形套筒上以保护测斜管。然而,现有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由于保护盖和圆形套筒没有紧密结合,在施工过程中,设有测斜监测点的道路上有大型履带式挖掘机经过,其履带上带有湿土,保护盖容易被掀开。随后的运土车就会对测斜管造成破坏。同时,大量泥沙进入到测斜管中,影响监测工作。当保护盖被掀开,铁链裸露在外,运输车辆碾压保护盖,破坏铁链,造成保护盖丢失,施工现场留有大量无盖体的监测点,而且容易绊倒过往人员,有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由于保护盖的缺失,监测人员需要经常更换保护盖,浪费人力物力,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测斜管保护装置,解决目前的测斜管保护装置中的保护盖容易丢失导致测斜管被破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测斜管保护装置,包括下部底板以及翻盖组件,所述下部底板用于与混凝土地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底板上开设一第一容纳槽,所述翻盖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一观察通孔;所述翻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部翻盖、滑动铰链和弹性件,所述滑动铰链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上部翻盖转动连接,所述滑动铰链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沿弹力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铰链和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上部翻盖远离所述滑动铰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相抵接。根据本技术提出一种测斜管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下部底板与混凝土地面牢牢固定,使装有测斜管的洞口完全密封起来,防止车辆直接压于测斜管上和泥沙进入测斜管,在下部底板的第一容纳凹槽内设置翻盖组件,只要水平滑动上部翻盖挤压弹性件就能打开上部翻盖,非常简捷方便,再通过观察通孔方便对监测点进行测量;监测完成后,压缩的弹性件产生的回弹力让上部翻盖紧紧抵于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上,使得整个翻盖组件不易被掀开,保证上部翻盖与下部底板的密封性,以防止泥沙进入破坏测斜管。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测斜管保护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至少设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螺旋弹簧沿所述滑动铰链的长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翻盖组件还包括一弹性件保护盖,所述弹性件保护盖设置在所述弹性件正上方,用于盖设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保护盖与所述下部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翻盖远离所述滑动铰链的端部设有一卡扣,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翻盖远离所述滑动铰链的端部设有一卡扣,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翻盖外表面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拉手和两个连接底座,所述拉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底座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底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将所述下部底板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的螺钉。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的上部翻盖开启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的弹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测斜管保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10、下部底板;11、第一容纳槽;111、卡槽;12、观察通孔;13、螺纹孔;20、翻盖组件;21、上部翻盖;211、第二容纳槽;212、卡扣;22、滑动铰链;23、弹性件;30、弹性件保护盖;40、拉手;50、连接底座;60、螺钉;70、测斜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请参照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测斜管保护装置,包括下部底板10以及翻盖组件20。所述下部底板10上开设一第一容纳槽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槽11的截面为方形,所述翻盖组件20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内,并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相适配以用于盖设所述第一容纳槽11,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底部开设一观察通孔12,通过该观察通孔12对监测点进行测量。所述翻盖组件20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部翻盖21、滑动铰链22和弹性件23,滑动铰链22为长条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定义X方向为滑动铰链22的宽度方向,Y方向为滑动铰链22的长度方向,所述滑动铰链22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上部翻盖21转动连接,所述滑动铰链2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23沿弹力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铰链22和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侧壁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23的弹力,使所述上部翻盖21远离所述滑动铰链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的侧壁相抵接,保证了所述测斜管保护装置的密封性,防止测斜管70不易被泥沙破坏。请参照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3为波浪状的弹性钢片,所述弹性钢片的长度与所述滑动铰链22相等,二者并排连接,使得所述弹性钢片在挤压过程中受力均匀。滑动铰链22挤压弹性钢片使其沿X方向压缩,那么其弹力方向为X方向。请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盖组件20还包括一弹性件保护盖30,所述弹性件保护盖30设置在所述弹性件23的正上方,所述弹性件保护盖30与下部底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弹性件保护盖30用于保护所述弹性件23不受泥沙污染,提高所述弹性件23的使用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底板10的形状为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其他的形状,所述下部底板10四个角位置上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内设有将所述下部底板10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的螺钉60,通过螺钉60使下部底板10与混凝土地面牢固连接,避免下部底板10被掀开,在工程竣工后可取出所述螺钉60,转移所述下部底板10进行二次利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11远离所述弹性件23的端部设有一卡槽111,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斜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底板以及翻盖组件,所述下部底板用于与混凝土地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底板上开设一第一容纳槽,所述翻盖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一观察通孔;/n所述翻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部翻盖、滑动铰链和弹性件,所述滑动铰链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上部翻盖转动连接,所述滑动铰链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沿弹力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铰链和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上部翻盖远离所述滑动铰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斜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底板以及翻盖组件,所述下部底板用于与混凝土地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底板上开设一第一容纳槽,所述翻盖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一观察通孔;
所述翻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部翻盖、滑动铰链和弹性件,所述滑动铰链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上部翻盖转动连接,所述滑动铰链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沿弹力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铰链和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连接,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使所述上部翻盖远离所述滑动铰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性钢片,所述弹性钢片呈波浪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至少设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螺旋弹簧沿所述滑动铰链的长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斜管保护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明管锋喻文杰侯世磊王伟曹鹏飞邹华石钰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新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